科学课程新课程标准解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课程新课程标准解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6-17 20:02:00

文档简介

课件139张PPT。新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这次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
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已于2001年7月以实验稿的方式向社会正式公布。从2001年秋季起在全国27个省市38个实验区开始了课程标准的实验。新课程标准解读一、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二、新课程标准的结构
三、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四、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学过程的理解
五、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任务一、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1.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2.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3.为什么这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它是按门类制定的;
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
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
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2.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纲要》第七条指出: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
第十二条指出: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究竟如何?(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内容不能违背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教材的内容要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不能无限制提高难度,教材内容设计呈现方式要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
也就是说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一个基本性的要求,这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不同版本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有很大差异,教材的编写者要努力体现本地域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的特殊发展的需求,要考虑本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及特殊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具有特色的丰富课程资源,开发出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能体现当地实际、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教材。(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一方面,教材编写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教材不断检验完善教材和课程标准。
通过使用新教材,实验区的教师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实质,同时又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课程标准奠定基础。 3.为什么这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基于我国“教学大纲”的种种弊端以及这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及改革目标,这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
至少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理解和考虑: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1996年教育部组织对我国义务教育实施状况的调研表明,我国现行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况,90%的学生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同一学段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知识面较窄,同一知识深度较深。
同时,对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要求做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缺乏弹性和选择性。这种现状导致大多数学生负担过重,学生辍学率增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
因此,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是一个绝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
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儿童,着眼于全体儿童的发展。 (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现行的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国家对未来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的纲领性文件,各学科或领域学生素质的要求应成为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这次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加强课程的目标意识,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目前,即便仍沿用教学大纲的国家,其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学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教师教学是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我国现行的教学大纲对各科教学工作都做出了十分具体细致的规定,以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真正能够起到具体直接的指导作用。教学大纲便于教师学习和直接运用,但是“刚”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没有给教材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不利于教材多样化的实现,无法适应全国不同地区的学校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与之相比,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
但与教学大纲相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同时,这次课程改革把实施三级管理政策作为重要目标,给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新课程标准的结构 1. 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3. 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各部分的简要分析
4. 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的制定1.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课程标准分为:
①前言
②课程目标
③内容标准
④实施建议
⑤附录五部分。
以前教学大纲分为:
①教学目的
②教学内容及要求
③教学建议三部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几种陈述方式:①学习领域+学段(语文、数学等)
学习领域+水平(体育);
②目标领域+等级(英语);
③主题领域(科学)
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着显著的区别。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比较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1)《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2)课程标准中目标的描述 结果性目标
1、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2、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3)《标准》中的内容部分和实施建议均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准确理解标准,减少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
(4)《标准》的附录部分对标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便于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案例:《物理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背景与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
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课程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教科书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 学生学习评价建议3. 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各部分 的简要分析(1)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的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做了详细的说明。 案例《物理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
1.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2)课程标准中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 案例:科学标准(7—9年级)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3)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生物科学探究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与环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生物圈中的人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技术
健康地生活化学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4)课程标准中的内容部分和实施建议均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教师、教材编写人员、教育管理者等)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减少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 (5)课程标准的附录部分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便于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这种课程标准框架,是经过学习和借鉴各国的课程标准,并结合我国的教育传统及教师的理解和接受水平,反复研究所形成的,将课程目标、内容及要求、课程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4.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的制定新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
1999年1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立,正式启动课程改革工作。
2000年1月至2001年6月,首先审议并确定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之后启动课程标准研制、形成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初稿直到最后定稿工作,随后启动教材编写、部署教材出版,然后,对20个学科50种教材进行了初审和复审。2001年年初,确立了27个省(市)的36个县(区)作为首批课改实验区。其中,山东省高密市、青岛市内四区进入国家级实验区。
2001年秋季,20万一年级学生、8万三年级学生、10万初一学生使用部分学科的新教材。
已公布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有17个学科的18个标准。三、新课程标准的特点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历史课程标准》)
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地理课程标准》)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处理、呈现的过程,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危害。(《数学课程标准》)
知道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科学课程标准》)
在唱歌、绘画、制作的过程中,共同分享创作的乐趣和喜悦,体会怎样表达对祖国、对亲人的爱。(《艺术课程标准》)
2.突破学科中心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
通过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历史知识。(《历史课程标准》)
增加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等现实问题的探究,降低对运算速度、证明技巧的训练。(《数学课程标准》)加强地理基础知识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密切联系。(《地理课程标准》)
反映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削弱传统生物学按群详细介绍生物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知识。(《生物课程标准》)
加强化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相联系的内容,降低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配平、浓度计算等)的要求。(《化学课程标准》)3.改善学习方式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组织学生拟定调查提纲,对经历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长辈进行访谈,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认识这段历史的原因及危害。(《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
组织学生观看《林则徐》《鸦片战争》《甲午风云》等影片,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影片的历史背景,讲述历史故事。(《历史课程标准》)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生物课程标准》)
分组调查一个民族不同地区的艺术,并将艺术形式与该地区的建筑、服饰、方言等联系起来,全班分享调查结果。(《艺术课程标准》)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各学科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例如:成长记录与分析;
测验与考试;
答辩;
作业(长周期作业、短周期作业);
集体评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成长记录与分析”提倡学生不断反思并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
最好的作业、最满意的作品、最感兴趣的一本课外书、最难忘的一次讨论……
通过记录并反思学生的成长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为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学生积累素材。此外,不少学科课程标准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例如:
通过活动——
设计实验,探究哪些垃圾可能被自然降解,哪些垃圾不能被自然降解。
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和称量每天垃圾的重量,估算一个城市或一个乡镇每周生活垃圾的总量。
组织学生设计问卷,调查每个家庭对生活垃圾中可再生利用的垃圾的处理方式,写出调查报告。考察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的表现: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
能否积极主动地完成收集一周垃圾的任务。
能否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
是否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社区垃圾污染环境问题的忧虑。
能否在调查报告中积极提出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
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发展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
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四、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学过程的理解 什么是教学过程?
教学论认为:
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其实教学过程还可以这样表述:
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
从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一)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教学”一词,最简单的理解便是“教”与“学”,也可理解为“师教生学”或“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归根结底,“教”为了“学”。
在新课程下,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二)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因此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
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
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 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
这可以从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罗森塔尔效应得到验证。
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对一座少女雕像产生了爱情,他的期望使这座少女雕像“活”了起来。1968年,瑞典教育家罗森塔尔对美国一所小学18个班的学生进行的试验,进一步表明外界的殷切期望会对人产生强烈的激励效应,即“皮格马利翁—罗森塔尔”效应。 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做出艰苦努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不断将教师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更高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 (三)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的完美实现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的。
因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鲁迅语)”。“聪明的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愚昧的教师总是堵在学生的前面。” 基于以上的观点,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现有的认知水平,尤其是与新知识有联系的现有水平;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感。
在吃准、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双重教学方案:
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
备教法,更要备学法;
备教路,更备学路;
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我们的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明白、记不住,因此,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
其实“说”也只是浮在表面上,并没有什么深度地说。
教师的讲为主的教学过程,占用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时间,使教师成为课堂上的独奏者,学生只是听众、观众,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达、诉说。
契可夫曾说过:“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跟老师交谈。” 这就要求教师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积极创设能激起学生回答欲望、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学习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包办代替的多,讲道理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
即使让学生自学也是由“扶”到“半扶半放”,再到“放”。
叶圣陶先生说:“教者,在于引导、启发。”这就是说教师是指导者就不能“代庖”,教师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 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目中有人”,把自己视为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基于此,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必将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另外,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到、反馈到学生目前学习的最新进展情况。
学生出现了问题,没关系,这正是教学的切入点,是教师“点”和“导”的最佳时机。
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必将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必作直接的详尽的解答,只对学生作适当的启发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
课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
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
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
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
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水平的提高。(四)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组织性和协调性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加大发展;
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 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不再是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探讨的神奇世界;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们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
可以说,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根本任务。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科学知识永远在演进中,它是一个不断构造和改组的过程”,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观正是接受了这种辩证的认识,而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扩大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积累知识的过程。
因此科学的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在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进而发展各种能力。 教师应时时刻刻把这种观念渗透到教学设计中,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课型特征,挖掘出教材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思维方式、方法,通过各种形式巩固和训练,最终达到学生能自如地运用,真正“会学”的目的。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
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IT”、学会创新。
这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过程更加流畅。五、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任务 (一)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课程的实施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理想中的课程(纲要);现实中的课程(标准);教师的课程(教材);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课程(教案、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的课程形式);学生接受的课程
教师是连接理想中的课程与学生所接受的课程之间的桥梁,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
尽管课程实施有其他多种途径(如自学、社会调查等),但教学无疑占据着课程实施的核心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教师把课程计划作为自己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时,课程才开始得以实施。 新的课程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等方面都作了重大的变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的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教师的素质、对新课程的理解与主动适应、创造性地使用课程是关键。 事实表明,一些新的课程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不是课程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教师没有积极参与或不能适应的缘故。
西方有些学者认为“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就是教师的惰性”,这里的“惰性”,我们可以理解为“习惯做法”。
采用新课程,就意味着要放弃原来熟悉的一套方法和程序,而且有一些曾是很成功的做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准确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理念,认真分析实施新课程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新的任务,是他能成功实施新课程重要前提与保证。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任务分析1. 全面理解“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的课程,都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理念的首位,强调从获取知识为教育的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的探索过程、的文化价值以及知识的特征有所认识;
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方面有所发展;
使学生在定量思维、空间观念、合情推理和演绎等方面有所发展;
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的反思方面获得发展。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正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1) 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学生身体、智慧、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重新定位,每一门课程都提出了如下三个目标的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个学生是否全面发展,不是看他所有的学科成绩是否都优秀,而是要看他的身心是否健康,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
因此,促进全面发展不再是所有学科优势互补共同完成的一个任务。 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的理解与支持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2) 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自主性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的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能够作出正确的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教育。 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之前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几个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3) 不同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特征,又表现出在基础、思维及能力等方面巨大的个体差异。
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做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 重新认识教学的本质简单认识:
教师教,学生学。
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
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
这是一种侧重于传授内容的总体叙述。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
这是侧重于学生获得发展的叙述。
1983年激进的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冯.格拉色斯费尔德(Von Glasersfeld)指出:
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看作是个人建构自己经验的产物,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知道学生在特定的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
这种“建构”观点推动了现代教学的发展。 在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 、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的发展。
强调教学是一种活动:
(1)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
活动是学生经历化过程的活动。
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 。(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教材这一“文本”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依此来实现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
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3)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
——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促进可教师本身的成长。 3.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现有的大纲重点是对教学作出规定: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师、课本为中心,过度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在这样的课程下,学生的情感是被动的、缺乏自信的,不是自主探索的,也谈不上合作学习。
学习的知识更多的是结论的知识,更多的是的技能和技巧,缺乏应用价值。 与现有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教育的目标与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原来的侧重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得学生的学习是基于主体的、积极的、有自信的、主动探索的、集体合作的基础上,获得过程的知识。
这样的知识才是具有应用价值、终身有用的知识。 课堂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理念、改变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注学生的情感——能够积极地并且是自信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状态很重要的标志。
谈起学习,很自然会联想起背许多公式,做大量繁杂的题,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并未反映的本质,长期这样,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不良感受。 新课程标准与原有的教学大纲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标准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
教师在实施心得课程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题材,如生活中的问题、有趣的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作为学习的素材。 这些素材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发展学生收集处理数据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是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提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要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应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
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
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想法;
和学生一道寻求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者——组织学生发现、寻求、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料,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引导者——进到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
合作者——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恰当的利用新技术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活动中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计算机(计算器)将成为学习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电脑和网络将成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可以免除学生做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从而在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解决更广泛的现实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运算等方面的优势,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学习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保证。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仅仅是对概念、技能和结论的记忆和模仿,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等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要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素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教学应努力将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去学习从生活中产生、发展的,体会的价值,增进对的理解和应用的信心。 (3) 关注学生的差异 ——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新课程改革将促进学生发展放到了中心位置,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的的基础、对学习的情感、方式、方法,以及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遵循共同规律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关注每一个(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注重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差异及其成因。 在此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个别辅导等),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教学,真实而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反映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反馈。 教师应根据所选择的素材,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用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就同一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或开放性(在问题条件、结论、解题策略或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开放度)问题(包括课题学习、作业的层次性(巩固性、拓展性、探索性的),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4. 教师应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1) 新课程给教师留有创造的空间
现行的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了清晰明确的规定,而且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详细的教学顺序以及课时数,这对教师的教学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但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 规定了教学、评价的最高要求,不能突破这些要求,否则视为“超纲”。
在这种环境下,教师过度依赖教科书与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新的课程所提出的要求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这些要求是绝大多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的,它的重点不是对教学过程规定或要求。
因此,新课程不直接对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顺序等问题作出硬性的规定,只是对这些问题提供翔实的建议、指导和多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模式。 新的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
——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多元表现;
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
——不使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不同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在一起上课; 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
——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
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
——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
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大大减少和淡化了考试得分点,教师要花很多的时间查找资料、教材补充的内容。 因此,新的课程对教师教学与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具有弹性的,给教师的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
这样的设计,便于教师准确的把握国家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意识,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有利于拓展课程,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教学的多样化、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只是执行者。
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更多的创造形式、新内容的空间。
《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新的舞台,也对教师的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变化,教师将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工作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
另外,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2) 教师的特殊位置——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出在一个极为有利的研究位置。教师与知识建构的实践密切相关。他们在参与教育实践的同时,也产生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实践中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参与者。
教师应该通过体验学生学习、考察自己的教学活动来学会教学,以学徒身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与那些不太熟悉新知识、不善调查研究、不能创造性地提出与解决问题的学生进行交往。
逐渐学会开发能反映学生兴趣和需求的活动。 (3) 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共同发展”表述了教师的自身价值。
教学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自身也得到了发展。
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和研究,开展创造性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一方面,教学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
因为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而充分的 发展,而人的身心发展有它的规律,所以要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对这种发展规律有充分的认识。 另一方面,教学又是一种艺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这就决定了教学要涉及人的感情、精神、价值观等。
教学过程充满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认知、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冲突。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实践,不断加深对规律及学习心理的研究。
新的课程呼唤创造性教师,新的课程也必将造就大批的优秀教师。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课件208张PPT。科学新课程标准
——科学教育的总则素质教学专题2:    《科学标准》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言,叙述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和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叙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及其四个分目标: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部分为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描述科学课程的具体内容目标及活动建议。
 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教材编写建议等四部分组成。
 第五部分为附录,含案例及有关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
第一部分 前 言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
1、在以相对论、量子论、DNA双螺旋结构和板块学说的提出为标志的科学革命的推动下,科学理论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得到迅猛的发展。
  2、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等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负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都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上述挑战,学生做到四个必须:
1、学生必须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2、必须初步养成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树立社会责任感;
3、必须更多地学习终身必备的科学知识,以顺应时代的要求;
4、必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以解决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因此,7~9年级的科学课程必须进行整体设计,力求创建一门将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和价值(一)科学课程(7~9年级)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
(二)科学课程建立在以下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并将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  
(三)科学课程的独特作用   同各分科课程相比,科学课程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这样的课程,有助于(4点)
1、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根据统一的科学概念、原理和各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
2、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3、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总体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科学方法的训练;
4、学生较为全面地关注和分析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获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二)立足学生发展 (三)体现科学本质 (四)突出科学探究 (五)反映当代科学成果 三、设计思路  根据本《标准》前言中改革背景与课程理念所阐明的原则,课程内容突出“整合”与“探究”两个特点。
1、“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综合作为惟一追求的目标,而是通过对内容的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从基本科学观念上理解科学内容。
2、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科学观念与能力的最关键的途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手段。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形成参与社会决策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等都有其独特的作用。科学课程整合的特点一、是试图超越学科界限,保留带有结构性的基本内容,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
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结合与渗透,并力求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与关联。各领域的具体内容目标均按此科学素养的四要素统一设置。对科学课程内容的整合
则从统一的科学概念与原理,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探究活动等途径进行。   对科学探究的具体设计力求突出科学素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所喜爱,并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发。要围绕各领域的具体内容目标设计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要注意不同领域的特点,在要求上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从而在科学方法与能力上给学生以比较全面的训练。科学课程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在总体上把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第一、第五领域明显地是以综合为特色和要求的,其内容均将渗透到其他三个领域中去,第二、第三、第四领域在编写教材时也需要重新进行整合。这只是本《标准》的表述和呈现方式,并不代表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和教材的组织结构。   第二个层次是对主题的设计,例如物质科学中的"物质结构"这一主题就划分为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以及物质的分类三部分,从物质结构的系统观念上将有关内容整合在一起。第三个层次是主题下的设计,一般分专题性与结构性两类。前者如水、空气、健康与环境、人与环境等,它们都从不同学科领域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探讨同一问题,体现综合特色;后者则把有密切逻辑联系的概念与原理整合在一起,它主要是从科学探究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进行整合,如生命科学中人体的新陈代谢。 《标准》既有指导性又有灵活性,在内容标准中列出了"活动建议"。这些活动带有一定的典型性、指导性和启发性,但并非是教学中必须采纳的,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以调整、改造和补充。同样,本《标准》附录一中的"案例",也是为了能起到一定的参考和示范作用而给出的。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目标:
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
分目标:   科学课程的分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专题)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玛克利姆·高尔基一、教学目标预设的现状分析为写教学目标而写目标目标体系不全面目标要求不合理目标陈述笼统、抽象、模糊没有目标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概念不清……二、教学目标研究的历史背景30年代 “行为主义之父”泰勒50年代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60年代 马杰,三要素行为目标60年代末 加涅,五大学习结果80年代末 皮连生,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学三、概念什么叫目标?目标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表示按确定方向努力,达到所要达到的境地二是表示标准、尺度和指标什么叫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
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区别教学目的描述抽象、笼统、模糊;教学目标的描述明确、具体、详细,且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前者具有稳定性,后者具有灵活性教学目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题外话:能区分吗?课程意识和教学意识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案例与课例)校本教研与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四、教学目标的功能指导测量与评价的功能指导教学策略选择的功能指导学习的功能五、教学目标的分类
布鲁姆新课程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性格 化(五层次)认知领域: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
评价(六层次)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教学目标的陈述策略行为目标策略:马杰认为好的行为目标应具有三个要素
(1)规定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条件
(2)说明通过教学活动后,学生能做什么
(3)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
例如:传统教学目标陈述
“使学生了解电解质的含义”
行为目标策略陈述
“提供一组物质,说出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注意:规范的教学目标应包含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后预期达到的基本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编写认知目标可供选用的动词表建议:教学目标的陈述“传统目标写法+行为目标写法”
例如:1、“使学生了解电解质的含义”
改为:1、“使学生了解电解质的含义”
⑴ “提供一组物质,说出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⑵“不看课本,能用课本原话或自己的语言给电解质下定义”情感领域目标的制定情感目标的陈述
三要素:
行为条件(通过……)
行为表现(感受、体验、确立、形成……)
行为标准(精神、态度、意识、兴趣……)例1:
通过“绪言: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的学习,感受化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
例2:
通过对“侯氏制碱法”的学习,积极体验侯先生勇于探索、报效祖国的精神,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正确态度情感目标的层次结构
3 编写情感目标可供选用的动词表-----七、现代教学设计新思维传统备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
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激发情感
强调解题技巧,忽视生活运用
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程整合
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新策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及其教学策略
概念: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
策略:
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育理念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2、合作学习及其教学策略
概念: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策略:
合理分组,异质互补
精心设计,有效讨论
及时评价,促进发展课堂教学新策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探究学习及其教学策略
概念:探究学习时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的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课堂教学新策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策略:
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
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经历探究过程
鼓励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尽可能让学生明确探究的任务
启发学生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让知识与生命共生教育必须唤醒、开发、提升学生潜能
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知、情、意三方面的发展
教育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独特的发展
教育必须促成每个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一、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 二、生命科学
三、物质科学
四、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一)科学探究的目标和要求   进行科学探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其基本过程具有六个要素: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某些探究过程只包含其中的几个要素,而且也不一定按上面呈现的顺序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方法与过程的理解。科学探究能力是通过完成部分探究活动和完整的探究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的。为了有效地指导教学和评价,此处按六个方面提出学习要求和达成目标。达成目标是对学生完成7~9年级科学课程后所应达到的要求。
一、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A、探究过程要素 ;B、学习要求 ;C、达成目标 )
A1、提出科学问题 ;
B1、在观察、调查、阅读等情境中发现问题,尝试提出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的问题。
C1、收集相关信息,将已有的科学知识和问题相联系,尝试提出可检验的猜想和假设。
A2、进行猜想和假设
B2、收集相关信息,将已有的科学知识和问题相联系,尝试提出可检验的猜想和假设。
C2、能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通过思考作出猜想和假设;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A、探究过程要素 ;B、学习要求 ;C、达成目标 )
A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
B3、选择取得证据的途径和方法,决定收集证据的范围和要求,以及所需的相关材料、仪器、设备和技术等,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C3、能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实验、调查、访问、资料查询等);考虑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能确定需要测量的量,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变量;理解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A4、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
B4、使用有关设备和材料进行调查、检索、观察、测量和实验;安全地操作;记录观察和测量的结果。
C4、能使用基本仪器进行安全操作;能从多种信息源中选择有关信息;能进行一系列观察、比较和测量; 会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理解实验对科学探究的作用。
(A、探究过程要素 ;B、学习要求 ;C、达成目标 )A5、检验与评价
B5、分析、处理观察、测量和实验结果,与猜想和假设进行比较,作出解释;收集更多的证据支持解释,检查解释及过程、方法上是否存在问题,必要时提出改进措施。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能注意与预想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并作出简单的解释;能提出改进工作方法的具体建议;
C5、了解科学探究需要运用科学原理、模型和理论 (A、探究过程要素 ;B、学习要求 ;C、达成目标 )A6、表达与交流
B6、书写探究报告,并以适当的形式进行交流。
C6、能用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交换意见;认识表达和交流对科学探究的意义;认识探究的成果可能对科学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
10412(二)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实验技能  进行科学探究需要一定的实验技能,如:   1.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技能。涉及的工具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天平、秒表、温度计、显微镜、电流表、电压表、地图和地球仪、星图、普及型天文望远镜等。   2.基本实验技术,主要包括收集某种气体、配制溶液、分离混合物、加热、制作简单标本的技术等。   3.查阅信息资料的技术,主要包括查阅图书报刊资料、利用网络收集信息等。 二、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领域划分为五个主题: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生物的新陈代谢,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人、健康与环境。 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本主题包括三方面内容: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细胞,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生命系统与其他物质系统一样也是具有层次的,并遵循共同规律;逐步理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学会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检索表的使用和简单检索表的编制;学习观察、测量、描述、分类等科学方法。
教师应特别注意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通过具体的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在观察、描述、分类等方面的能力,并应注意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本课程中相关的“统一概念”的理解
(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具体内容目标 :
1.识别生物与非生物。
2.学会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测量工具。
3.观察常见生物,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4.观察和描述常见生物的生活环境,注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5.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活动建议:
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池塘或土壤中的微小生物;用显微镜观察酸牛奶中的乳酸菌及池塘或土壤中的微生物。
观察常见的、比较典型的生物(如蚯蚓);养殖小动物或种植植物,并对其形态、生活习性进行观察,撰写观察报告。
观察搜集到的生物资料,讨论、交流,得出生物多样性的结论,归纳出生命的基本特征。 (二)细胞 具体内容目标
1. 学会制作简单的装片。
2. 绘制简单的生物图。
3. 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水平),应用细胞的结构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4. 识别动物和植物细胞。
5. 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6. 说明细胞的分裂及其意义。
7. 说出什么是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8. 说明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并用来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9. 感受观察工具的使用及发展对提高人类 认识自然能力的作用。 活动建议:
观察洋葱鳞茎表皮、番茄果肉等植物细胞;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等动物细胞;观察酵母等真菌细胞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切片)。
提供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的玻片标本、挂图或光盘,观察各种不同的组织,理解组织的概念。
查询、展示光学、电子显微镜照片资料并开展讨论;通过对科学发展史的调研,认识科学发展中工具和技术的创新所起的作用。 (三)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具体内容目标
1.学会使用简单的检索表,并尝试编制自己的检索表,说出分类的方法。
2.列举生物分类的单位。
3.识别种群。
4.区别不同生物群落(附植被)。
5.比较几种不同生境的生物,知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6.概述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
7.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来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8.了解生物圈。
9.感受生物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体验生命系统的构成与其他物质系统一样,也具有层次性。
活动建议:
提供教师事先简化了的或与所要分类检索的生物相关的局部检索表,让学生对8~12种生物尝试使用自己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编制出自己的检索表;并通过讨论,更深入地了解分类的方法和优化自己的检索表。
观察腐木上的生物群落。 观察生物与它所生活的环境或向学生提供拟态、保护色等与适应性有关的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或写出自己的观察、分析报告;鼓励学生找出有关的事实来说明生物与环境的一致性;探究不同生境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某种生物小生境的研究。 通过观察池塘、森林、农田、海滨某一类型的生态系统,参观生态村等将生态原理应用于生产的实例,制作生态球,组织小型生态模型设计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尝试应用有关原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 本主题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人体的新陈代谢、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命活动的新陈代谢过程,认识生物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认识不同进化水平及生活方式的生物具有不同的新陈代谢方式,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初步建立起生物体是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的观念;学会或掌握生物学常用的测量和实验技能。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学会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出科学结论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
(一)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具体内容目标
1.对图指认绿色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
2.知道无机盐、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3.说出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过程。
4.说出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5.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6.说出植物的呼吸作用。
7.了解新陈代谢原理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影响。 活动建议:
认识营养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一致性。
进行缺乏水分和缺失某些矿质元素(如氮、磷、钾、铁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
进行茎的运输实验。
进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观察蒸腾作用及其对植物体内水分上升影响的实验等。
进行叶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和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实验;结合自己种植植物或农业生产中
的现象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开展探究讨论和实践活动。 探究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旺盛时期的呼吸作用。
调查、讨论当地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子处理等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参观无土栽培蔬菜基地并组织学生讨论与此相关的问题,例如:有了无土栽培技术,我们还要不要保护耕地?你认为如何改进现有的无土栽培技术等等。
(二)人体的新陈代谢具体内容目标
1. 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2.举例说明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从而理解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了解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4.描述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血液循环。
5.描述人体的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尿的生成和排出过程。
6.说出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了解输血与血型,认识献血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活动建议: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和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对消化系统结构的认识,讨论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
用盐酸和唾液淀粉酶对食物进行消化的对比实验,证明酶的重要作用。
观察动物肺泡切片,了解肺泡气体交换功能的结构基础。
观察鱼尾的血液微循环。
组织学生对“血常规”化验单进行分析讨论。 (三)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 1.了解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
2. 了解细菌、真菌的主要特点。
3.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4.概括新陈代谢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活动建议:
观察各种能证明细菌、真菌无处不在的生活、生产事实或进行有关的探究性活动,例如面团在一定温度、湿度下的自然发酵。
分析讨论鱼类、鸟类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观察鸟喙、鸟足的类型和功能;昆虫的适应性。
根据植物和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讨论并概括出生物新陈代谢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主题3 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主题包括植物的感应现象、动物行为、人体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和人体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行为反应需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   教师应注意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科学前沿的进展。具体内容目标
1. 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了解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2. 了解若干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3.列举人体的主要感官和感受器的结构及功能。
4.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5.列举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6.列举激素对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
7.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活动建议:
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
观察动物的取食、蟋蟀的争斗行为;蚯蚓对刺激(如光、热)的反应,观察蚂蚁(或蜜蜂)的社群行为,鸟类的筑巢与育雏、迁徙行为,收集有关动物节律行为的资料 。
进行盲点的测试。
探究人体某种反射现象;收集资料,关注脑科学的前沿进展。
调查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症状,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与衰退。 主题4生命的延续和进化本主题包括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与发育、人类的生殖与发育和遗传与进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对与此有关的新型农业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克隆技术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作扩展性介绍。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认识生物体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了解生殖和发育方式也具有多样性;了解DNA、基因、染色体之间的关系,以及遗传、变异现象,并认识它们在物种延续和进化中的作用;学会种植、嫁接等农业操作技能,并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理解遗传育种和人工种子等新技术的基本原理。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关于进化的科学理念,关注与这一主题内容相关的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的进展及其应用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一)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具体内容目标
1.列举绿色植物的生殖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2.认识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的形成。
3.说出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必要条件。
4.描述芽的发育。 活动建议:
进行种植、人工传粉、嫁接、扦插的实验(如黄瓜嫁接在南瓜上等等);收集组织培养、人工种子等植物无性繁殖技术的资料;调查良种培育在生产中的作用;调查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影响花粉萌发的条件。 (二)人类的生殖与发育具体内容目标
1.说出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知道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3.了解人体的发育过程和各发育阶段的生理特点。
4.说出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建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5.列举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的多样性。
6.举例说明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认识从事科学工作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建议
提供有关性教育的录像片,组织座谈会,参观有关展览。
参观养猪场、奶牛场,了解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
收集关于动物克隆技术的资料。 (三)遗传与进化 具体内容目标
1.识别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2.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认识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举例说明基因工程。
3.举例说明基因的作用,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
4.列举遗传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5.举例说明优生的重要性。
6.列举生物进化现象。
7.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活动建议
调查遗传和变异现象,如人类某种遗传特征。
用彩色回形针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收集基因工程的资料。
通过查资料等方式,调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带来的有关生命伦理学问题。
调查近亲结婚的危害。
收集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主题5 人、健康与环境本主题包括人体保健、健康与环境、人类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免疫的现象、类型和作用;了解常见病、传染病的基本知识;理解体育锻炼、卫生习惯、生活模式、膳食及环境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提高建立健康生活模式的自觉性;学会对食物中毒、溺水、触电等意外事故的防范和急救的基本方法;把人类及其活动放到整个生物圈中去认识,提高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师应注意紧密结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关于健康的教育,引导学生高度关注环境问题,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对社会的影响,提高社会责任感。 (一)人体保健具体内容目标
1.了解健康的概念。 2.识别免疫现象、类型。
3. 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4.说出七大营养素的作用,建立平衡膳食的观念。
5.了解人体各系统卫生保健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模式,提高戒除不良嗜好(吸烟、酗酒)和远离毒品的自觉性。
6.列举青春期常见疾病(如青春期肺结核、青春期高血压病等)。
7.了解引起冠心病、肿瘤及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 8.了解遗传病。 活动建议:
就皮肤的免疫作用以及对花粉、青霉素等物质的过敏性反应开展讨论;对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恶性肿瘤的免疫监视、脱敏反应等问题进行讨论。
让学生记录自己3~5天的饮食,对照科学膳食的“金字塔”看看自己的饮食是否科学合理,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快餐的营养价值,或进行一日三餐设计方案竞赛活动等。
调查吸烟、酗酒、饮食不平衡等不良生活习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香烟烟雾对动植物的影响。
举办青春期卫生讲座,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是从少年走向青年的重要阶段。
收集冠心病、糖尿病等家族遗传病史的资料(二)健康与环境具体内容目标
1.认识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2.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
3.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4. 了解环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
5.了解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活动建议:
调查传染病的传染方式(如流感、肠炎等)。
收集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的资料,出专题墙报;请有关专家做报告。
调查环境毒物在食物链中的富集;调查常见的中毒现象(农药、药物、有害动物和有害植物等等)。
练习触电、蛇虫咬伤急救的基本方法。 (三)人类与生态环境具体内容目标
1. 认识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了解自然环境的人口承载量。
2.认识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
3.了解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 活动建议:
调查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
收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收集珍稀动植物的资料;收集濒临灭绝和已经灭绝的动植物的资料;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三、物质科学  物质科学领域划分为常见的物质、物质的结构、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与能源四个主题。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接触更多的物理和化学现象,了解物质的一些性质,理解物质运动形态及其相互作用最基本的原理,认识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意义,初步建立物质结构模型的观念,并用它们解释物质的有关特性。这部分内容对学生形成认识物质世界的科学观念和正确方法有重要作用。 主题1 常见的物质   本主题包括六方面内容:物质的性质、水、空气、金属、常见无机物、常见有机物。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常见物质的基本性质,形成对自然界物质的总体认识。   通过调查水的污染与保护、水与生命起源、水与农业、水与健康、空气污染等问题,学生将认识水和空气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意识,提高用正确的科学观点分析有关社会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一) 物质的性质具体内容目标
1. 区分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质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如密度、比热容、熔点、沸点、导电性、溶解性、酸碱性等,并能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测定物质的密度,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4.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了解溶解度的意义并会查阅溶解度表。
5.了解外界条件能够影响物质的性质。 活动建议:
探究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如蜡烛的燃烧过程等)。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探究物质的溶解性;用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探究不同物质和相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密度;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和不同质量的同一物质吸收热量与温度升高的关系。 观察晶体熔化,描绘晶体熔化图线。 (二) 水具体内容目标
1.知道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举例说出水对生命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水及其他常见的溶剂。
2.区别悬浊液、溶液和乳浊液。
3.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列举我国和本地区水资源的情况和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和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活动建议:
研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观察了解活性炭和明矾的净水作用;想象没有水的生活;阅读有关文章,讨论水中矿物质对健康的影响。 调查本地区水资源和水污染的情况。 (三) 空气 具体内容目标
1. 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
2.感受大气压的存在,了解大气压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3.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等重要物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4.描述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和近地臭氧的危害;关注温室效应的成因和温室效应的利弊。 5.列举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防治方法和空气质量指数的主要内容。活动建议:
测定空气主要成分的实验;查找空气成分发现过程的资料;调查稀有气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探究大气压的存在。 氧气的性质实验;检测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收集臭氧层与人类健康关系的资料;讨论温室效应的利弊。 收集、收看当地或全国重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报告;调查当地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及其造成的影响。(四) 金属 具体内容目标
1.区别金属和非金属,了解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举出金属冶炼发展的历程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及对环境影响的典型例子。 3.通过典型金属和酸以及某些盐的反应,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4.属腐蚀条件和防止金属腐蚀常用的方法。
5.说出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形成自觉回收金属的意识。
6.了解新金属材料的发展和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
活动建议 :
观察记录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样品的外观。 通过查阅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资料,了解在不同时代常用金属使用状况的变化。 探究金属活动性的顺序。 调查金属锈蚀带来的损失;调查生活中常用的金属防腐蚀的措施。 探究废干电池的综合利用;调查金属回收的状况,并提出建议。(五)常见的化合物具体内容目标
1.区别单质和化合物,辨认常见的化合物。 2.说出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如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
3.了解酸和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酸和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了解强酸、强碱的使用注意事项。
4.说出中和反应的特点。活动建议 :
观察记录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及其产物的性质。 测定土壤的酸碱性,提出改良土壤的建议;测定常见溶液、几种果汁、食品、人体汗液的酸碱性;自制酸碱指示剂;调查当地酸雨情况以及对农作物和建筑物的影响。 中和反应实验。(六)常见的有机物 具体内容目标
1.区别无机物和有机物。
2.说出重要的矿物能源(天然气、石油和煤)的成因,初步形成节约能源的意识。
3.知道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
4.了解对经济生活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机合成材料。活动建议:
调查日常生活中的有机物。 调查生活中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使用;比较燃烧天然气、石油和煤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查阅我国古代石油和天然气使用的历史资料。 调查生活中塑料、橡胶、化学纤维的使用情况;鉴别常见的有机材料(如鉴别聚乙烯与聚氯乙烯,棉花、羊毛和腈纶等)。 调查对本地区生活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有机物(如酒精、醋酸、尿素、有机合成材料等);调查“白色污染”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主题2 , 4.27 物质的结构   本主题包括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物质的分类三部分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模型,知道常见元素,知道自然界的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了解物质按其结构划分的主要分类和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学习元素和人体健康的关系、同位素的应用等知识,更好地理解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的化学符号表达方法、分类方法、建立模型的思想与方法,提高他们通过元素周期表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本主题的教学中,应当注意结合科学史的典型事例,使学生认识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意义,了解模型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和科学发展的作用,逐步领会不同组织水平上物质结构的系统观念和量变引起质变的观念。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具体内容目标
1.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了解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大小的数量级,了解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前景。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3.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中子由夸克构成。
4.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活动建议:
寻找分子存在的证据;证明离子的存在;观察扩散现象。 观察两种物质混合后体积的变化,并用粒子模型解释。 观察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并加以比较;查阅建立C60结构模型的过程。 通过图书馆或网络等途径收集原子结构模型发展的有关资料。 (二)元素 具体内容目标
1.了解自然界的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 2.说出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了解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
3.初步学会使用元素周期表,知道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4.认识常见元素符号(H、 O、 C、 N、 S、 Si、 Na、 Fe、 Cu、 Cl、 Ca、 Ag、 Al、 I、 K、 P ),会查阅元素符号。
5.知道同位素的结构特点。 6.认识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活动建议:
调查常见肥料有效成分的主要元素。 调查市场上某些保健品中具有保健作用的主要元素;收集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资。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说出同位素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阅读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及应用的典型历史事实的资料。 (三)物质的分类 具体内容目标
1.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学会混合物的分离技能(过滤、蒸发和纸层析)。
2.会查元素的化合价,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
3.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4.运用物质组成的分类方法,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5.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6.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活动建议:
用简单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纯水、净水、矿泉水和自来水进行比较;自制蒸馏水;调查和评价饮用水净化的方法;粗盐的提纯;用纸层析方法对叶绿素、墨水进行分离。主题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本主题包括五方面内容:常见的化学反应、运动和力、电和磁、波、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常见的化学反应以及遵循的质量守恒定律;认识描述机械运动的方法、力以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理解最基本的电路、欧姆定律和电磁的相互作用;了解声、光和电磁波的一些特性。本主题与现代生活和社会有密切的联系,在这些学习背景下,学生将更好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通过以上述知识为载体的探究活动,学生将了解实验的归纳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和理想化的方法,并增强技术设计(包括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在本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用以下观念指导教学设计: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是科学的统一概念和原理之一,自然界的物质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不同的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发生着相互作用。
(一)常见的化学反应 具体内容目标
1.举例说明氧气的氧化性以及氢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和可燃性。
2.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3.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变化。4.了解燃烧的条件,知道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5.知道防范常见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如一氧化碳、甲醇、苯、甲醛、尼古丁、二恶英、毒品等)。
6.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以及两者的区别。
7.说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8.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来解释常见的现象。
9.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计算。
10.通过实验认识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活动建议:
检验氢气和一氧化碳燃烧后的产物;探究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之间的转化。 调查燃烧与中毒;探究自燃、爆炸、灭火的条件;调查火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调查日常生活中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定其产物。 (二)运动和力 具体内容目标
1.举例说明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2.理解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含义。
3.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摩擦力、弹力),并理解其意义。
4.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用图示方法来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5.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6.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7.了解压强的含义,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8.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描述它的特点。
9.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
10.感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并能解释有关的现象。
11.通过力学发展史中的典型事例领悟科学精神。
活动建议
观察周围物体的运动。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测量力的大小。 探究为什么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 讨论:假如没有摩擦。 感受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 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制作升空气球。 探究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调查力学知识在现代生活、技术中的应用(如血压、注射器、体育运动、深潜技术、高空探测气球等)。(三)电和磁 具体内容目标
1.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出电路图,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
2.了解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
3.理解欧姆定律,并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
4.知道半导体和超导体及其应用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5.通过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描述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特点。
6.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说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7.了解常用电器、家庭电路以及安全用电的常识,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8.通过了解电磁知识在技术中的应用和电磁学发展史中的典型事例,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活动建议:
探究使两个小灯泡同时点亮的连接方式;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用铁屑描绘磁体的磁感线,并用小磁针探测磁体周围磁场的方向;用小磁针探知直线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探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观察家庭电路,调查家用灯具;探究节日小彩灯的连接情况;探究楼梯灯、过道灯的控制;设计简单的电磁控制电路。 阅读说明书,练习使用简单的家用电器(如台灯、电扇、电热器、电吹风、电饭煲等);调查在自然界或生命活动中的电现象;查阅磁悬浮列车的有关资料。
(四)波 具体内容目标
1.了解波的简单知识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2.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4.应用凸透镜模型解释照像机、放大镜和人眼球的作用,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树立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5.描述声音发生和传播的条件,解释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了解乐音的特性,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6.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波。
7.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在光学和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8.关注现代通信技术(如电视、移动电话、同步卫星通信、激光通信、网络等)的进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活动建议:
观察水波的现象。
探究阳光透过树荫成像的原因。
对学生视力和眼镜进行调查;制作简易照像机。
调查噪声污染。
观察太阳光的色散现象;感知电磁波的存在;调查和交流超声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参观博物馆或查询资料,了解我国在古代声学和光学方面的成就。
无线电通信和光纤通信实验;调查信息传播的新技术;调查电磁波在传递信息中的应用和通信技术在本地区的发展。 (五)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具体内容目标 2010.5.4
1.知道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2.知道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3.知道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4.举例说出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5.举例说出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活动建议:
调查氮肥的种类及使用情况。
铜与氧化铜之间的相互转化实验。主题4 能与能源   本主题包括能量转化与守恒、能源与社会两个部分。通过探究活动和具体实例,学生将了解各种形式的能,认识能的多样性,在认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了解各类能源的特点,并联系实际,会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审视各种物质运动形态的变化,增强节能和环保的意识。    在本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使学生逐步理解能是自然科学的统一概念之一,能量转化和守恒是自然科学最基本的规律,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学习这一部分知识,对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能量转化与守恒具体内容目标
1.列举能的多种形式(机械能、热能、电磁能、化学能、核能等)。
2.了解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以及它们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动能和势能可以转化以及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3.建立机械功的概念,认识简单机械的作用,了解做功伴随能的转化(或转移)。
4.用简单机械原理解释人体的运动。
5.用实例说明功率的概念,能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从能的传递和转化认识功率和机械效率。
6. 述克服摩擦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知道内能改变的两种途径,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用热量来量度热能的变化。7.举例说明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认识燃料的热值,说明生物体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8.知道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可以用电功来量度,会计算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知道电功率的含义,能从说明书或铭牌了解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
9.知道裂变和链式反应、聚变和热核反应,知道放射性及其应用。
10.初步了解能量的转化与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
11.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通过对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发现史的学习,领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活动建议 :
考察各种玩具中的能量转化。 调查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机械做功的实例。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观察化学反应中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讨论人体能量来源及其转化。 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调查家庭用电的情况;能根据电能表读数的变化估算消耗的电能。多媒体展示或网上查询链式反应和热核反应;查阅有关放射性发现的史料;查阅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发明的史料。 讨论设计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永动机”是否可能;举办有关爱因斯坦生平的讲座。
 (二)能源与社会 具体内容目标
1.了解能源的分类及各类能源的特点,认识太阳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 2.通过讨论,认识能源的利用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3认识提高效率和节能的关系,树立提高效率的意识 。
4.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调查过度开发不可再生能源带来的社会问题,认识能源合理利用和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活动建议:
调查我们生活中的能源。
调查本地区能源及其消耗情况,讨论发展本地区能源的对策。
查阅世界发展核能和发生核事故的有关资料,讨论发展核能的利弊。
设计与制作有关利用能源的模型或方案,如简易太阳能集热器、节能型房屋、节能型台灯、节能型汽车等。四、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领域由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我们生存的地球两大主题组成。学生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了解人类生存环境的物质性、整体性和系统性,认识宏观世界的运动和发展是相互联系而有规律的,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形成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观察、测量、绘图、识别等基本技能。 主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本主题包括四季的星空、太阳系与星际航行、银河系和宇宙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观测星空、制作星图、参观讨论以及课堂听讲,获得对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大致了解,激发对天文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在本主题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观察等实践活动的条件,并且要引导学生关注天文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一)四季的星空具体内容目标
1.使用星图(或天球仪)观测四季的星空。
2.识别若干著名的恒星与星座。
3.说出阳历(包括节气)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4.知道农历与月相的关系。
5.了解日食与月食的成因。活动建议:
学习星图的使用,练习借助星图或天球仪认星。
制作和使用活动星图。
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
学习利用恒星辨认方向。
记录月相的变化。(二)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具体内容目标
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概况。
2.关注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3.了解日、地、月的距离和相对运动。
4.了解九大行星、卫星及小行星带,知道太阳系的总体构成和运动。
5.了解彗星的构成,知道哈雷彗星。
6.知道陨星对地球的撞击。
7.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
8.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活动建议
收集关于太阳与月球的资料,观测太阳黑子与月球的环形山。
收集九大行星及小行星的资料,探讨行星和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土星的光环和木星的条纹、红斑。
收集彗星的资料及历史上的彗星记录。
讨论小行星撞击地球与恐龙灭绝的可能联系。 收集人类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中成就的资料。(三)银河系和宇宙 具体内容目标
1.描述银河系的构成、大小与形状。
2.说出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3.初步了解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脉冲星)、黑洞。
4.知道超新星爆发。
5.了解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
6.知道宇宙是均匀的、无边的、膨胀的。
7.从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恒星的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起源与演化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
8.了解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活动建议
收集关于恒星与星系的资料,并交流讨论。
观看有关的录像资料,访问有关的网站。
收集与交流关于宇宙和宇宙演化的资料。
收集与交流中国天文学成就的资料。主题2 人类生存的地球   本主题包括地球、地形和地壳的运动、土壤、地球上的水体、天气与气候五部分内容。在这一主题学习中,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地球空间的环境构成,认识地形、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人类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我们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本主题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环境与资源等重大问题在当地的具体表现,通过科学探究,初步了解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简单设想。 (一)地球 具体内容目标
1.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能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
3.了解世界上不同时区的区时。
4.知道日界线两侧不同日期的规定。5.知道一年中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
6.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7.关注卫星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仪在制作地图和生活、工作中的作用。
活动建议
能用多种方法论证地球是个球体。
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小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
查询世界主要城市的区时。
设计测定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观看卫星遥感地图。 2010.5.11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本领域包括科学史、技术设计、当代重大课题三个主题,在教材编写和教学中,应渗透到各领域的内容之中。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将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技术设计的过程,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主题1 科学史   (一)科学史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1.提供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方法以及技术发明的历史背景、现实来源和应用。这些内容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进而使学生感受科学在人类文化与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认识到科学是一种生动的、基本的人类文化活动,引导他们重视科学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关注科学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科学史有关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系统,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而且已有的结论也可能被修正,科学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过程。 3.通过对科学史上一些重大发现、发明过程的介绍以及一些简单而典型的著名案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促进和改善学生对相应的科学思想方法的理解,进而了解科学的本质,培育科学精神。4.通过历史上的一些著名的反例,从反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加深他们对相应问题的理解,培养严谨缜密的科学思维;通过一些科学家犯错误、遭遇挫折和失败的例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增强信心和勇气;通过对科学思想形成中的曲折与艰辛以及那些伟大的探索者的失败与成功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的丰富人文内涵。 5.应当强调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中引入科学史,主要是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途径和手段,科学史不应作为新的知识点来考核,其教学效果应当通过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理解以及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育来体现。
(二)科学史进入科学课程的基本方式   1.作为引入新知识的背景材料。   例如,问题的提出、解决与发展,概念的提出与发展,重大科学事实的发现,重要科学规律、原理、方法的建立、应用与发展,理论体系的建立,新的分支学科的诞生。   2.作为例题与习题。   3.作为相关资料插入。   例如,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人物及著作的简单介绍。   4.作为扩展性阅读材料。   5.作为科技活动素材。 (三)本《标准》所涉及的部分科学史料举例   下表所列科学史料有些已在相应内容标准中给出,所列内容只是初步的建议,给教材编写人员和教师留有选材和具体处理的充分余地。 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的建立。
感受观察工具的使用及发展对提高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的作用。望远镜、显微镜的发明。
描述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血液循环。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
了解细菌、真菌的主要特点。巴斯德与微生物学的建立。 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了解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人类认识植物感应性现象和发现植物生长素的简要历史线索。
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认识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举例说明基因工程;用彩色回形针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沃森、克里克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达尔文与进化论。说出七大营养素的作用,建立平衡膳食的观念。埃伊克曼、芬克与维生素B1的发现。
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弗莱明、钱恩、弗劳雷与青霉素的发明。
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等重要物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氧气的发现与拉瓦锡的燃烧理论。
举出金属冶炼发展的历程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及对环境影响的典型例子;查阅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资料。贝塞麦、西门子、托马斯。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道尔顿、卢瑟福、玻尔等。
认识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作用;阅读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及应用的典型历史事实的资料。门捷列夫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伽利略的有关工作与生平;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通过力学发展史中的典型事例领悟科学精神。阿基米德:杠杆原理、浮力原理;帕斯卡对大气压强的测量。
通过了解电磁知识在技术中的应用和电磁学发展史中的典型事例,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欧姆、法拉第、麦克斯韦、赫兹。
了解我国古代在光学和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墨经》中关于小孔成像的记述;朱载?土育的声学研究成就;天坛。 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通过对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发现史的学习,领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查阅有关放射性发现的史料。居里夫妇。
查阅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发明的史料。奥本海默与曼哈顿工程。
举办有关爱因斯坦生平的讲座(介绍质能关系等内容。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使用星图(或天球仪)观测四季的星空。古代的著名星图。识别若干著名的恒星与星座。国际标准星座的由来;中国古代的二十八宿。
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万户与中国古代火箭等;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以来在航天事业上的成就;阿波罗登月。
了解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托勒密、哥白尼、布鲁诺。
收集与交流中国天文学成就的资料。中国古代天文学历史。 认识地壳是变动的,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张衡创制地动仪。
知道板块学说的要点,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到板块学说。
讨论能源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李四光利用地质学理论寻找石油。
关注现代农业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作用。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主题2技术设计   技术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工艺知识、技术期望、工具仪器设备、能源和材料去进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   技术与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活动,它的成果是科学理论的发现,其途径是科学探究;而技术则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成果是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发明,其途径的核心部分是技术设计。科学理论常常可以转化为技术原理,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又为科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 技术设计是技术活动(技术发明与技术改进)的核心环节。技术设计能力是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21世纪提供技术创新的人才支撑,必须注重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在科学课程中,并不设置独立的技术设计章节,但在一些科学探究活动中会涉及教具、仪器的制作,解决实际问题方案的制定等,这实质上都涉及到技术设计的问题。因此应将有关技术设计的教育有机地贯穿其中。 技术设计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设计活动过程主要包含如下的环节:   1.确定一个技术课题。   2.提出设计建议,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对其作出选择。   3.实施解决方案。   4.评价方案及结果。   5.交流方案、问题及结果。   应该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 主题3 当代重大课题   本主题所述的内容,涉及到科学与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它们既体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正面影响,也涉及到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它们都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主题带有很强的综合性,是学生学习分析综合性问题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主题学习,学生将形成关注环境、资源等社会重大问题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知道应当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逐步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与习惯。 (一)环境与资源 具体内容目标
1.关注本地区资源的特性与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包括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以下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与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与防治:酸雨、汽车尾气、粉尘(可吸入颗粒物); 水体污染与防治:富营养化、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土壤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
3.知道我国自然灾害的概况和减灾防灾的措施,如水旱灾、风灾、地震、虫灾、滑坡、泥石流、沙尘暴。
4.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其意义。 活动建议
讨论能源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作用;调查当地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技术。
模拟降雨流水对土壤的影响;测定雨水的pH值,调查当地酸雨的状况;搜集氟利昂对臭氧层的危害的资料;调查当地污水处理的方法。
讨论种草、植树造林在减灾防灾中的作用。(二)现代农业与基因工程
具体内容目标
1.关注现代农业技术(集约化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对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作用。
2.列举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活动建议:
讨论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通过收集资料撰写有关基因工程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的汇总材料;调查本地区现代农业技术的使用状况。(三)通信与交通
具体内容目标
1. 关注现代通信技术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关注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活动建议
调查学生家庭近十年通信手段的变化;收集和交流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影响的资料; 收集和交流有关信息高速公路对经济影响的资料。 讨论大城市中发展私人小汽车的利与弊。(四)材料 具体内容目标
举例说明以下的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传统材料:钢铁、铜、铝、水泥、橡胶、陶瓷、玻璃、塑料、玻璃钢等。
新型材料:稀土材料、超导材料、特种纤维、纳米材料等。 活动建议
调查某一常用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调查了解生活中遇到的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收集材料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作用的资料; 通过你所熟悉的实例讨论生产使用塑料制品的利与弊。(五)空间技术
具体内容目标
1.关注航天器技术(例如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基本功能及其应用。
2.关注空间资源开发和空间环境保护的概况。
3.关注空间技术对改善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作用。
活动建议
了解我国气象卫星的作用;了解卫星通讯的特点和作用;收集和交流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状况的资料 收集和交流空间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前景的资料。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应营造这样一种环境教师和学生一起以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自然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帮助学生,同时发展教师自身对科学的认识和对学生的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不是单纯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
因此,必须关注学生原有认识对科学学习的影响,借助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原有经验的局限性,主动建构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一)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 (二)注重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结合 (三)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科学学习 (四)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 (五)安排教学计划与教学时间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 (六)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 (一)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   本《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这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   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提倡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实验进行探究活动,注意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开发并鼓励学生参与开发各种层次的、以小型为主的探究性课题。   探究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无论何种形式,关键是要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和基本特征。 有些探究活动只包含了探究的部分要素和特征,例如,学生根据教材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案例1"哪一支蜡烛先熄灭"就是这样的一种探究活动。虽然问题不是学生提出的,但学生能围绕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提出猜想和初步解释。当事实证据不支持他们的假设时,又要寻找原因和修改解释,并且用改变塑料罩大小的实验来收集更多的证据,以完善自己的解释。通过活动,学生还能很好地认识科学探究需要理论的支持。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需要由参与部分的逐渐到参与完整的探究活动。完整的探究活动基本上包含了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和全部特征(见案例2)。 探究活动的指导与开放程度可以不同。科学探究中每一个要素的目标和整体的目标都是分层次的。如提出问题,按照问题的来源,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个由低到高不同的层次:
1学生根据教师、教材或其他途径给出的问题进行探究
2?学生从所提供的问题中得到启发而提出新的问题;
3?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层次越低教师的指导性越强,层次越高探究开放的程度越大。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根据多种因素来把握指导与开放的程度。这些因素包括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学内容的性质、学生的特点和资源的情况等。随着学习的进展,应使开放的程度逐渐提高。 探究活动应当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但获取证据的方式是多样的。某些问题和证据可以来自于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见案例15),这样做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一些重要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标准》虽然强调科学探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但还应当认识到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教学中,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以形成优化的教学模式。 (二)注重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结合   教师应当认识到,只有使学生将进行科学探究与学习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7~9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在科学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学习建立科学模型,由此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形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 教师应努力改变让学生"照方抓药"的实验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的实验研究方法。学生实验的指导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可设计成实验卡的形式,而不是仅仅列出实验步骤让学生按其操作。 (三)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科学学习   教师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科学学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原有的认识、经历及其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例如:在科学教学的第一节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他们自己对科学、科学家的认识,阅读过哪些科学书籍,参加过哪些科学活动等等。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并采取相应的做法和措施。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持合理的怀疑态度,为学生提供多种表达自己想法和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可能是错误的)观点。 对于学习科学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提供帮助和指导,发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使他们树立学习科学的信心。(四)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例如: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鼓励他们运用口头、书面、绘画、图表、数学公式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在学生之间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培养学生提出论据、回答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对彼此的科学解释提出批评和质疑,要引导学生学会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解释。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协作性的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尝试中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五)安排教学计划与教学时间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掌握时间。一些重要科学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实验、分析、讨论。科学探究是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进行的活动,如果学生对某次探究活动特别感兴趣,或者探究过程中学生又发现了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则可以延长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和讨论。有时在某个概念或原理的教学中,学生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可以增加相关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为了促进相互交流可以增加小组活动。 (六)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   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学生和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开展科学技术小组活动和参观博物馆、科学技术馆、动植物园、农业生产基地、工厂、城市垃圾处理场等。 应当重视充分利用校外信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媒体中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引起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意识。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于那些超出人类感官极限的自然现象,对于学生难以亲身经历或具有某种危险性的科学探究过程,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必要的补充。在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应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新的学习环境。 二、评价建议   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将促进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提高,有效地改进教学,以保证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   科学课程应在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而且要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发挥评价的诊断、教育和发展功能。 (一)评价主体   科学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评价使学生成为成功者、积极参与者和自我反思者。科学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主体主要应包括学校内部的校长、教师、学生和学校外部的考试机构、科学教育团体、家长等。
特别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强调学生自我比较,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以体现评价主体的交互性和多元化。 (二)评价内容   1.对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的评价 2.对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3.对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
4.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认识的评价 1.对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的评价   科学探究的重要目标是体验科学过程,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具体的评价目标包括: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六个方面。但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有重点地选择其中几项,有针对性地制订评价标准。 例如,对学生完成"判断导线的首尾"探究活动的评价要点,主要包括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表达与交流三个方面。(1)制订解决该问题计划方案的评价标准为:可否形成一个正确的电路;能否作出正确的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是最优的方案。(2)获取事实与证据的评价标准为:能否按电路图连接成正确的电路;实验过程中操作是否规范,以及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情况,如是否检查电路、实验完毕是否整理好器材等。(3)表达与交流的评价标准为:能否完成实验报告;能否清楚地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能否在汇报交流时相互配合。 2.对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要注重科学内容的理解与应用,而不是单纯记忆;要注重从整体上对科学的认识以及对统一科学概念的领会,而不是仅停留在各学科的具体知识上。评价的依据应是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三个领域内容标准提出的科学知识要求;技能的评价目标包括观察技能、实验技能和查阅信息资料技能等方面。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评价要尽量融合在科学探究过程的情景中。   例如,评价学生是否能初步理解速度的含义和学会速度的测量方法,可以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实践活动来完成。根据学生对玩具小车运动快慢的记录和对比较快慢依据的描述,对学生作出评价。 3.对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   主要依据学生在科学课程各类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热情关注、记录实验结果是否实事求是、是否有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等来评价学生在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上的变化。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多元地进行。要按照科学课程标准目标提出的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例如,在"观察蚯蚓"的活动中,可以有重点地对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进行口头评价或书面记录。   又如,依据学生在"制作一种最简单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活动中的下列表现进行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制作活动;完成作品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能和同学合作等。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要及时做好这方面的记录。 4.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认识的评价   要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和寻找范例,来评价学生对有关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参与决策的意识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例如,噪声污染是一个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问题。可以根据学生在调查讨论过程中的关注和参与程度,以及能否从科学、技术和社会多个角度分析噪声污染的来源和提出解决方法,对学生作出评价。 在以上评价中,特别要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是否有提出新想法、新观点的勇气和欲望,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和合理的质疑精神,是否能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和新工艺等。 (三)评价方法   科学课程(7~9年级)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连续观察与面谈、实践活动、书面测试、个人成长记录等方法。   连续观察与面谈:通过对学生较长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或面谈,记录学生在科学课程达成目标上的表现,从而作出评价。该方法作出的评价较客观深入,但花费时间较多,适用于对学生某一方面或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表现作出评价。 实践活动评价:实践活动包括科学探究、实验、调查、科技制作、问题研讨、演讲表演、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评价指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出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例如,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表达交流、实验操作等;分析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如作品与制作、调查报告、观察记录、实验报告等。实践活动评价主体要体现多元化,提倡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等的组织形式(详见案例10)。实践活动评价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 书面测试:书面测试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要改变以知识记忆为主、脱离实际的书面测试内容和方法,试题要努力创设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的情境,加强试题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   个人成长记录:由学生本人、家长、教师记录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成长经历,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成绩,在校内外参加科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体会、成果以及家长、教师的期望等,发展地、综合地对学生作出评价。 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在具体设计评价方案时都要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要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科学素养的全貌,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动手动脑,反对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信心和兴趣,评价的要求应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应多采用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和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方式,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力求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原有基础、学习和探究过程、学习结果和长期效应四个方面作全程性的评价,注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的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评价过程应包括明确对学生学习的期望,收集并分析学生的表现和确定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三个部分。要把评价结果以书面或口头的方法及时地反馈给学生,不能单纯地告诉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要告诉学生学习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激励学生进一步达到目标的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科学课程的实施,需要特定的课程资源。校长、教师都应努力建设、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并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尽量给学生提供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从而对课程资源的作用、配置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校内资源 (二)社会资源
 (一)校内资源   校内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要注重实物资源、信息资源和交流渠道。   实物资源包括实验室、实验仪器、教学设备、网络设施、标本、模型、挂图以及校园环境和其他活动场所、设施等。通过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探究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并设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境。   信息资源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可资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料,它的获取主要来自教科书、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   在科学学习中,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都是信息源。建立稳定的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提供交流的机会,是至关重要的。 为有效地发挥科学课程校内资源的作用,应加强对它的管理和合理使用,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标准的要求,逐步建立、完善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所,配置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通过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2.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自主地进行实验活动,为了保证实验安全、有序,实验室的开放必须有一定的管理制度。   3.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开发教学素材,丰富学校科学教育的教学资源,如教学材料、实验方案、教学论文、CAI课件、图片、录像带、幻灯片、学生优秀作业和小论文等,形成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4.发挥师生的信息源作用,建立稳定的信息交流渠道,如科学讨论会、校园墙报、广播站、学生科学刊物等。   5.建立资源的维护和管理系统,使学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不断发展。 (二)社会资源   科学课程的校外资源极为丰富。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   1.利用大众传媒,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进行科学教育。   2.与青少年活动场所、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包括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电教馆等建立稳定的联系,便于学生进行学习。   3.参观科研机构、高校实验室、高新技术开发区、示范农场、工厂、农村等;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做科学技术报告;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在那里劳动和服务,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为公众服务的意识。   4.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还存在很多容易被教师忽视的教育资源,如家庭、街道、商店、田野、森林、河流等都可以为科学教育所利用。   对属于教育系统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有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并促进其与校内科学教育的配合。   对非教育系统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从长远考虑,有计划地与之建立必要的联系,使其在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各类活动时兼顾学校科学教育的需要。 四、教材编写建议  科学教材是体现科学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工具。《标准》所阐述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都应在教材中得到体现。   (一)科学教材内容的选择 (二)科学教材内容的整合
(三)科学教材的呈现方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