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14 17:0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10题,满分20分)
1.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出现了“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的现象。福建漳州、同安一带的土布原畅销于台湾、辽宁等地,此时也是“壅滞不能出口”。外国棉纱棉布的冲击,使这些地区出现了纺、织分离和耕、织分离。材料说明
A.民族工业产品占领市场
B.中国市场已被全面打开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
【答案】D
2.下表展示的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由该表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
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
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农村消费情况”,与城市化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中东部地区的工业制造能力,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信息,故排除C项;材料中表达了从沿海到内地的农村消费情况,即北部农村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而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更深,据此可判断出D项正确。
3.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国力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B.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答案】C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没有固定的提示语,随题意而出。要求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再作出判断。一般认为材料类型选择题是把材料解析题特有的考查功能向选择题的一种延伸。材料类型选择题不但提供材料,也提出了正确答案,不过这正确答案隐藏在备选项中,需要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备选项的基础上去选择。
4.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近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与上述观点一致的主张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变法维新,君主立宪
C.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D.民主科学,俄国道路
【答案】A
【解析】从“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可以看出,这种选择是一种利用西方思想理论将其“中国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洋务运动的主张,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是对洋务运动消极影响的评价,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这场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它不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用现代化的手段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这违反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运动破产。故选A选项。
5.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B.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C.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D.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答案】D
【解析】“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 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维护封建统治,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没阐释 “中体西用”的思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剖析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6.“开平煤矿产的煤,除供应国内各局以外,还投放市场。煤的质量优良,价格便宜,很快打开销路,并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材料表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C.使中国实现了富强
D.彻底打破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B
7.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材料中“轮船招商”属于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外商企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表明“轮船招商”属于民用工业,B项正确。“轮船招商”属于民用工业,与军事工业无关,排除A。“轮船招商”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兴办的洋务工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外商企业,排除C、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8.当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时,清朝官商阶层部分精英企图引进外部的先进技术,使其在中国开花结果,但三十年后发现仅是一棵“无果花”。从时代潮流看,洋务运动是受到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而引起的积极回应。洋务运动最大的历史价值在于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奠定了制度变革的基础
【答案】A
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不包括
A.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外商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的影响
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诱导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也使部分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外商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也带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缓慢,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的条件,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0.19世纪70年代前后,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企业
A.都建在南方的通商口岸
B.都是私人出资建立的近代企业
C.都是外国人出资建立的近代企业
D.说明中国工业文明战胜了自然经济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2题,40分)
11.(18分)对历史的探究,不同的视角就会有不同的结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洋务运动大事年表
1861年 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三个洋炮局。
1862年 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开设江南制造局。
1865年 左宗棠在福州城外的马尾开设福州船政局。
1872年 在李鸿章的支持下上海开设轮船招商局。
1877年 李鸿章在天津开办开平矿务局。
1878年 大沽与天津之间开设电报线路。
1879年 上海至天津的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在天津以北铺修了一段长二十里的铁路。
1888年 张之洞在湖北开办大冶铁矿、汉阳铁厂和萍乡煤矿。
1889年 开设“官商合办”性质的贵州制铁厂。
1893年 李鸿章设机器纺织总局,张之洞在武昌建四家棉纺和丝织厂。
1894年 张之洞在湖北省建两家火柴公司。创建“官商合办”性质的湖北缫丝局。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依据材料,根据不同视角对洋务运动历程进行阶段划分(至少两个角度)并简要论述洋务运动影响。
【答案】阶段划分:(1)60年代发展军事工业;70~90年代以民用工业为主。
(2)60年代以东南沿海为主;70年代以天津为主;80、90年代以内地为主。
(3)60、70年代创办者以李鸿章为主;80、90年代以张之洞为主。
(4)60~80年代企业为官办;80年代末出现官商合办的企业。
(5)60~80年代发展重工业、交通运输业;90年代以轻工业为主。(任选其中两个阶段,8分)
影响: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是中国近代化开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10分)
12.(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 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四 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
——金普森等《浙江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文昌当地手工纺织业破产的原因。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列举影响近代中国企业发展的因素。(6分)
【答案】(1)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2分)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规模小;脆弱性、封闭性;以家庭为单位)。(4分)
(2)洋纱的涌入;(2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分)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受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利润的刺激。(6分)
(3)国家政策;外国竞争;技术、劳动力、资金等(6分)
(2)根据材料“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可知文昌当地手工纺织业破产的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材料“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三小问的答案。
(3)根据四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国家政策、竞争、劳动力、技术和资金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