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二十四节气的图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课 二十四节气的图书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桂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8-04-13 14:2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十四节气的图书》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二十四节气的图书》
授课人
钟裕明
学校名称
北流市永丰初级中学
教学对象
八年级
科 目
信息技术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二十四节气的图书》是桂教版信息技术初中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六课内容,本节课将介绍给二十四节气的图像使用滤镜功能加上相配的相框,让图像更具有文化的韵味,可以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运用“图层”面板。
(2)调整画面的大小。
(3)学会使用滤镜。
2、方法与过程:(1)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活动,体现学生的能手操作能力。
(2)进一步学习理解和熟悉Photoshop图层的使用。
情感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到利用Photoshop图层软件亲手制作的优美图像的成就感受和幸福感受。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滤镜的使用。
教学难点: 删除当前的空白边框。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为创作而教,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构建自己的创作,学生无法解决的,教师演示讲述,给予全班指导,让学生在创作中学会灵活应用,在交流中互相学生。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演示法与任务驱动法,先用课件展示预先制作好的作品,然后演示制作过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主动思考、探索,适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启发学生,从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意识,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延伸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分别指导巡视,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
学生准备: 图片素材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教材素材,电子网络红蜘蛛软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任务驱动,探究新知
三、展示成果、评价交流
用课件展示几张漂亮的图片。
问:假如我们要把这些图片挂在墙上,要加些什么呢?
任务一:
提出任务的要求,让学生认真阅读和操作。
任务二:
巡回指导
任务三:设计艺术相框
1.教师强调关键步骤并演示“滤镜”菜单下的选项操作。
2.安排已完成任务的学生指导其他同学制作。、
3.指名说说制作过程。
通过网络教室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回答:相框。
根据学习的材料自主尝试。
学生操作,利用Photoshop软件打开一张二十四节气图片并且在Alpha通道中将它保存。
学生操作:把要制作相框的画布大小调整。
同桌合作与交流
学生自主完成任务三
同桌合作与交流。
分享自己创作过程。
评价他人的作品。
通过展示图片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制作相框的积极性,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做铺垫。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通道和Alpha通道的信息,增加信息技术的知识。
在这环节中让学生学会调整画布大小,为下面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帮二十四节气图加上漂亮的相框,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尝试中得到新知,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增强学生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欣赏他人的作品同时,会产生新的创意,学会比较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
六、教学评价设计
《二十四节气的图书》这节课主要介绍给二十四节气的图像加上一个屏风外框,让图像更具文化的韵味,同时也让学生学会运用“图层”面板,学会调整画布的大小 ,学会使用滤镜。在任务的驱使下,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掌握了操作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操作为主线,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图像文化的韵味,操作由浅到深,层层深入,不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也适合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生、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对Photoshop软件和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七、课后反思
《二十四节气的图书》主要以学生操作学习为主,采用了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通过与同桌合作学习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去完成学习目标。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时,任务要清晰,让学生清楚什么时候该完成什么工作。
教师必须提供相关的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三个任务,使学生能很轻松的完成一个二十四图的相框,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的作品完成后,充分展示交流,用欣赏的心态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保持学生兴趣的持久性。
巡视当中发现有个别学生的操作能力差,操作步骤跟不上,单独辅导这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