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同步练习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在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在开的时候;两岸暂时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造成今天“两岸暂时别离”的直接原因是( )
A. 日本割占台湾岛 B. 荷兰殖民者抢占台湾
C. 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 D. “台独”分子分裂台湾
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国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民族区域自治 C. 改革开放 D. 四项基本原则
3.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变化是在( )
A. 1986年 B. 1987年 C. 1988年 D. 1989年
4.1992年, 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 九二共识” 的核心是( )
“一个中国” 的原则 B. “ 两种制度” 共存
C. 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D. 两岸开展政治对话
5.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分别是在( )
A. 1990年和1991年 B. 1991年和1990年
C. 1991年和1992年 D. 1992年和1991年
6.1995年1月,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的是( )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习近平
7.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A. 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渐成常态 B. 海协会与海基会首次实现对话
C.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 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艺术交流
8.第一次在新加坡的“汪辜会谈”是在( )
A. 1990年 B. 1991年 C. 1992年 D. 1993年
9.2005年,接见中国国民党连战一行的国家领导人是( )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习近平
10.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的事件是( )
习近平在新加坡会见连战 B. 习近平在新加坡会见马英九
胡锦涛在新加坡会见连战 D. 胡锦涛在新加坡会见马英九
1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一中港澳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2)图片二是台湾印象纪念章。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海峡两岸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是在哪一年?1992年海峡两岸的“九二共识”内容是什么?www.21-cn-jy.com
(3)你认为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4)作为中学生,请你为两岸关系的未来发表一点看法。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史实,请问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的重大的成果是什么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开始进入对峙斗争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图二反映的场景出现在国共第二次合作之后,请问国共第二次合作能够取得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图二场景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在此之后,国共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1教育网
(3)近代台湾与祖国大陆两次分离的原因有什么实质性的不同?结合图三和所学知识,请简要评价两岸领导人的会面。21cnjy.com
练习答案:
1.C 2.A 3.B 4.A 5.A 6.B 7.C 8.D 9.C 10.B
11.(1)一围两制。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港澳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2)1987年,台湾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1·cn·jy·com
(3)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
(4)海峡两岸同宗同祖,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12.(1)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南昌起义。
(2)日本侵华,民族危机严重,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庆谈判。国共两党关系破裂,走向内战。2·1·c·n·j·y
(3)第一次分离是外交问题,第二次分离是内政问题。评价:两岸领导人的会面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的;是大势所趋,是顺应民心之举动;符合两岸百姓利益;能够有力的推动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等。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