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课前练习天气指的是短时间内近地面的_____、湿度、气压等要素的_________。刮风、下雨等都属于__________。 气温 综合状况 天气现象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主要用气温和降水等要素来描述 下面是小明同学的一篇日记,请说出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杭州东面滨临海 ,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去年农历12月27的一天,阳光明媚,早晨气温为6℃,我和家人一同去哈尔滨游玩…可哈尔滨却是雪花纷飞,气温为-13℃,原来哈尔滨的冬季极为严寒…为什么哈尔滨的冬季气温比杭州低得多呢?天气与气候有什么不同?
两者又有什么联系?思考答:天气是描述短时间的气象,气候是描述长时间的气象。天气是气候的具体表现,气候是天气的综合概括。小明同学收集了下面的词语,哪些描述属于天气?1、夏季多雨2、晴转多云3、雷雨交加4、夏热冬冷5、雪花飘飘6、终年高温短时间多变性长时间稳定性具体
表现综合
概括讨论:家乡的气候 浙江气候特点是: 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 雨量丰沛, 空气湿润, 雨热同季,气象灾害繁多。? 我国的气候千差万别热的可以在石头上烙大饼 冷的可以呵气成冰干旱的百年享受不到滴雨之恩 湿润的几乎天天都下雨。 哈尔滨的冬天海南的冬天困惑1:
杭州、哈尔滨和海南这三个地区的冬季气温差别很大,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热 带南温带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2)纬度位置对气温有很大的影响(1)低纬度地区的气温较高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我国海南岛_______低,______高,属五带中的______,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______高,______低,属五带中的_________,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纬度气温热带纬度气温北温带思考一、影响气候的最基本因素-----纬度位置1、主要是对气温有较大的影响。 2、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接受太阳辐
射的量不同。 在大海边的城市,气温变化(波动)小,而内陆的气温变化(波动)却很大,这又是为什么呢?困惑2:海陆分布不同台湾气温2°C3°C5°C材料:拉萨气温10°C10°C9°C气温年较差二、影响气候的因素:海陆分布
1、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比陆地要强 干细沙和湿泥土在日光照射后的温度(起始温度约14 ℃)相同光照等条件下,干细沙比湿泥土易升温经 验:水的质量越大,升高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也越大。1.烧开水时,烧开一壶水和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哪个多?结论:2. 把一壶水烧到60℃和烧到90℃,哪个需要的热量多? 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思 考与物质的质量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升高的温度多少有关。探究2.控制变量:相同的烧杯、相同的酒精灯、相同的石棉网高度、相同的时间、相同的质量1.变量: 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加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然后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观察相同时间里哪只烧杯中的液体升温快。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升高的温度一样吗?物质 经过相同时间的加热后, 温度升高得快, 温度度升高得慢些。现象记录: P77若要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那么 要多加热一些时间;也就是说,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需要吸收较多的热量。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所要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煤油水水水结论: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1、比热容:简称比热单位:焦/(千克·℃)焦每千克摄氏度J/(kg·℃)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表示1千克水温度升高1摄氏度需要吸收4.2×103焦的热量。定义:读法:意义:比热定义也适用温度降低的情况。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表示1千克水温度降低1摄氏度会放出4.2×103焦的热量。从上表中你可发现什么规律?几种物质的比热[焦/(千克·℃)]1、不同的物质比热不同,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值不同。3、水是常见物质中比热较大的物质。4、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5、比热大,升温慢,降温也慢。(1)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值不同。(2)水是常见物质中比热较大的物质。(相同的质量,相同的吸热速度)6、比热计算热量Q=cm△t比热质量温度差△t=t-t0升温△t=t0-t降温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 已知:砂石的比热是0.92×103焦/(千克·℃) 使质量和原来温度都相等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谁升温快?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谁降温快? 海水很凉沙子很烫沙子变凉了海水很暖和中午傍晚因为水的比热比沙子的比热大,
1kg的水升高 1 ℃比同质量的沙子所吸收的热量多。
在同一时刻,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就比沙子少。
中午时,海水凉沙子烫,傍晚时沙子凉而海水暖和 。1.煤油的比热是2.1×103焦/(千克·℃),它表示 。 2.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千克水在1℃时的热量是4200焦 B.1千克水每升高1℃放出的热量是4200焦 C.1千克水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00焦 D.1千克水每降低1℃吸收的热量是4200焦课堂练习一1千克煤油温度升高1℃时,需吸热2100焦C3.在我国北方农村,农民常在菜窖里储存几桶水,可防止蔬菜冻坏,这是因为 ( )
A.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 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C.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吸收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D.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B4.一滴水和一盆水的比热谁大? 答:一样大。因为水的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随质量的改变而改变。5.把一根铁丝截为长短不同的两段,哪段铁 丝的比热大些?答:比热一样大。6.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吸收相同的热量,哪个升高的温度高?答:沙土升高的温度高。7.我们生活在大海边,一天的气温变化小,而内陆的气温变化大,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大,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不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温度变化就小。8.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完全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气温会受到一定影响:夏天比原来下降2℃左右,而冬天比原来升高2℃左右,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三峡库区水的量增多,水对气温的调节增强。库区里的水的比热大,夏天不容易升温,冬天也不容易降温,温度变化小。9.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答:因为吐鲁番盆地砂石、泥土较多,这些物质的比热较小,太阳一晒,它们的温度很快升高;太阳一落山,温度很快降低,所以一天中早晚温差较大。课件23张PPT。回顾1、天气与气候的比较2、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3、如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比陆地要强 2、沿海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小降水多
内陆地区相反二、影响气候的因素:海陆分布
北京和吐鲁番的气温年较差的差异。同一纬度的北京和吐鲁番,冬季降温幅度较大的是___。夏季升温幅度较大的是___吐鲁番 吐鲁番 浙江省年降水量约1200-2000毫米,而塔里木盆地平均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 沿海地区受到海洋的调节,水的比热____,升温和降温都比较_____,夏季较凉爽湿润,冬季比较温暖,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较____,降水比较______;内陆地区远离海洋,砂土的比热_____,升温和降温都比较_____,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很_____,降水比较_____,气候干燥。原因:大慢小丰富小快大少地形因素乞力马扎罗山(1)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在对流层,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3、地形对气温的影响(2)降水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多三、影响气候的因素:地形差异向阳坡:气温高背阳坡:
气温低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北半球南坡向阳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到地形阻挡,被迫沿迎风坡爬升,在山的背风坡气流下沉。迎风坡背风坡气团沿迎风坡爬升水汽遇冷凝结降水20℃8℃14℃ABC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背风坡气团沿迎风坡爬升水汽遇冷凝结降水20℃8℃14℃ABC在迎风坡易形成较多的地形雨,
所以迎风坡的降水比背风坡多。(1)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在对流层,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3、地形对气温的影响(2)降水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多三、影响气候的因素:地形差异(3)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4)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扩展知识:
一些降水特别丰富的地方,往往是较多的地形雨,如:
(1)我国台湾山脉的北、东、南都处在迎风坡,降水
都比较多,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台北火烧寮
达8408毫米,成为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而西侧
地区处在背风坡,年降水量只有1000毫米左右;
(2)夏威夷群岛的考爱岛的迎风坡年降水量12040毫米,
成为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3)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11418毫米,
也是因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迎风坡的缘故。 [讨论]课本P79讨论题气温__气温__气压__气压__风从___吹向___冬季低高高低陆地海洋陆地海洋冬季风气温__气温__气压__气压__风从___吹向___夏季高低低高海洋陆地陆地海洋夏季风 根据讨论结果填下表低高高低陆地→海洋高低低高海洋→陆地季风: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冬季风夏季风冬季风夏季风寒冷干燥温暖湿润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温度和湿度状况有何差异?我国的季风特点:
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暖热多雨1、季风是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3、世界上季风区域分布很广,其中亚洲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 2、我国在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则盛行
东南季风(给我国大部分带来丰沛的降水)四、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本课小结:一、气候二、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 : 基本因素。3、地 形:
(1)在对流层,地面每升高1000米, 气温下降约6℃;(2)在迎风坡易形成较多的地形雨,
迎风坡的降水比背风坡的多。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海陆分布):
热力性质 (比热)4、季风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气温: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向阳坡气温高、背阳坡气温低。降水: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降水:低纬地区较多,高纬地区较少。 降水:近海地区降水丰富。气温:内陆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均较大(基本因素)季风:降水:夏季东南季风给我国带来丰富的雨水。海滨地区为什么白天形成海风,夜晚形成陆风?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交替变化的风,在右图中,正确的是 ( )
A、甲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B、甲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C、乙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D、乙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C白天,陆地上空气增温迅速,而海面上气温变化很小。温度低的地方空气冷而下沉,接近海面上的气压就高些;温度高的地方空气轻而上浮,陆地上的气压便低些。
陆地上的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它上空的气压比海面上空气压要高些。因为在下层海面气压高于陆地,在上层陆地气压又高于海洋,而空气总是从气压高的地区流到气压低的地区,所以,就在海陆交界地区出现了范围不大的垂直环流。陆地上空气上升,到达一定高度后,从上空流向海洋;在海洋上空,空气下沉,到达海面后,转而流向陆地。这支在下层从海面流向陆地,方向差不多垂直海岸的风,便是海风。? 夜间,情况变得恰恰相反:陆地上,空气很快冷却,气压升高;海面降温比较迟缓(同时深处较温暖的海水和表面降温之后的海水可以交流混合),因此比起陆面来仍要温暖得多,这时海面是相对的低气压区。但到一定高度之后,海面气压又高于陆地。因此,在下层的空气从陆地流向海上,在上层的空气便从海上流向陆地。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垂直环流的流动方向,也变得和前面海风里的垂直环流完全相反了。在这个完整的垂直环流的下层,从陆地流向海洋,方向大致垂直海岸的气流,便是陆风。上图给出了陆风形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