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检测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 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C. 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D.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2.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而实行的
B. 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C.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
D. 五个省级自治区以外其它地区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西藏解放60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用已达200多亿元,目前仍保持每年不少于10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21教育网
A. 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B. 加强民族团结
C. 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D. 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共同之处是( )
A. 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 都有自己的法律
C. 都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D. 都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部分
5.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了这样一对春联,“上联,二十四个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横批,天人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 )www.21-cn-jy.com
①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阅读下图,导致这一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总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②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③改革开放的推动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为促进西藏地区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废除了毫无人性的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做了国家主人
②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对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从物力、财力、人力给予了支持,实行了改革开放、发展民族经济
④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公路,现在又将青藏铁路修到了西藏,使其由过去的封闭到完全和祖国各地相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8.我国的省级民族自治区不包括( )
A. 新疆 B. 广西 C. 青海 D. 西藏
9.如图报纸中“今天”指的是( )
1997年7月1日 B. 1997年12月20日
C. 1999年7月1日 D. 1999年12月20日
10.“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在下列哪两个地区得以实现( )
①澳门 ②深圳 ③香港 ④台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1.2017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云南考察时强调:“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 国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的竞争。”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 www-2-1-cnjy-com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2.“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21*cnjy*com
A. “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 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 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13.香港、澳门回归后,它们成为我国的( )
A. 经济特区 B. 特别行政区 C. 少数民族自治区 D. 经济开发区
14.2017年4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瀛台会见了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20年来,香港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一国两制”方针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5.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2008年12月15日,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基本实现直接“三通”。下列不属于该史实原因的是( )
A.大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初见成效
B.“三通”的基本实现,表明祖国的完全统一已经实现
C.大陆采取有利于促进两岸交流的具体政策和实际步骤
D.海峡两岸进行广泛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感情
16.“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 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 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D. 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
17.“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毛泽东说此话针对的是解决( )
A.西藏问题 B.澳门问题 C.香港问题 D.台湾问题
18.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下面对这段话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 B.统一后的台湾拥有外交自主权
C.统一后的台湾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D.统一后的台湾实行原有的社会制度
19.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不断取得进展。下列属于两岸关系得到发展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展“和平之旅”访问大陆
②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进展
③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习马会”
④蔡英文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0.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 )
①提出“一国两制”②西藏和平解放③香港澳门的回归④海峡两岸交往的日益密切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1.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首任董事长是( )
22.两岸一家亲,都是中国人”,标志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是( )
A.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B. 九二共识
C. 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D. 汪辜会谈
23.某历史小组编辑了纪录片《台湾的变迁》的脚本,你认为片中的下列场景哪一项是不真实的( )
A.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B.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宝岛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C. 新中国成立以后,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D.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24.小芳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的卡片含有如下内容“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如果要给卡片拟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2·1·c·n·j·y
A. 民族工作成就 B. 祖国统一大业 C. 思想文化成果 D. 外交工作纪事
25.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 )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21·世纪*教育网
A. “三通” B. “九二共识” C. “汪辜会谈” D. “习马会谈”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材料二: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材料三: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2-1-c-n-j-y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6分)
(3)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50周年,习近平亲题匾额“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结合实际,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请回答:
(1)“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谁首先提出的?(2分)
(2)这种政治构想在我国已有什么成功的实践范例?(2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的事件是什么?(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扩大内地同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坚定地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积极促进两岸的交流合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 ”【来源:21cnj*y.co*m】
(1)材料中提到“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请你回答“一国两制”这一构提出的出发点、含义各是什么 (6分)
(2)“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都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实现的?(4分)
(3)材料中提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对台的方针的前提是什么?(2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月14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4年两岸贸易额为1983.1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462.8亿美元,自台进口1520.3亿美元。两岸人员往来总量941.1万人次,其中,台湾居民来大陆536.6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404.6万人次。
材料二: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直接会面。【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三: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说”,在两岸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依旧无法拨云见日。可以看出,她的两岸政策....是让两岸愈走愈近,而是让两岸愈走愈远。 ——新华社评论
(1)材料一、二反映了台湾与大陆哪些领域的交往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三,指出蔡英文两岸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分)【版权所有:21教育】
(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各是什么 (6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C D C D C A C C D C D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B B B D B D C A B C B A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1)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6分)
(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6分)
(3)有利条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一五”计划期间,新藏、青藏、川藏公路的建成;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6分)
27.(1)邓小平。(2分)
(2)香港、澳门的回归。(2分)
(3)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4分)21cnjy.com
28.(1)出发点: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含义: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6分)21·cn·jy·com
(2)“港人治港”是在1997年7月1日;“澳人治澳”是在1999年12月20日。(4分)
(3)前提是和平统一祖国。(2分)
29.(1)经济、人员、政治。(2分)
(2)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让两岸越走越远。(4分)
(3)有利:中华民族同根同祖,发展两岸关系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台湾与大陆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地区的成功实践等。不利: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两岸意识形态差异等。(6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