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地表的变迁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资料推断某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
2.能够对一些现象作出大胆的猜想。
3.能够模拟风化对岩石的影响。
4.能够对人类的一些行为作出合理的评判。
(二)科学知识:
1.知道流水.冰川.风.气象会对地表产生影响。
2.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使得地表发生了变化。
3.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要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解释。
2.感叹自然的力量,欣赏自然的美。
3.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地球多种地表形成的具体原因。
三、教学难点:风化和侵蚀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
酒精灯、小石子、镊子、水搬运模拟器、火柴、世界风光欣赏录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过渡:大家看过化石吗?
2.欣赏化石图片。
3.思考:化石有什么作用?(了解地球的过去)
4.录象:世界风光欣赏。
5.揭题:多美的世界,从古到今地球的表面都是这样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试试来了解地球的过去,探究地球表面的变迁状况(板书课题:地表的变迁)
(二)研究喜马拉雅山的过去
1.过渡:有人说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在很久很久以前,根本没有,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交流:为什么说那里可能是海洋?有何证据?
(化石,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4.小结:只有证据才能说明事实……。
(三)组织学生初步探究是什么力量让地球的表面千姿百态
1.过渡:有了化石等证据,科学家对才会对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有这样的推测,既然世界最高峰有这样的变迁,那世界上那么多的地表形态是谁,什么力量造就的呢?
2.讨论交流:
将你收集的材料,介绍给大家。
请你将你的观点告诉大家。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25内容
4.小结:地球本身的能量,在太阳的照射和吸引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四)组织学生探究自然界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1.过渡:太阳.地球冰川.海浪.流水真有这么大的力量?
2.学生交流:龙卷风.海啸.泥石流
3.谈话:大家说得不错,这些确实能说明问题,那我们怎么通过小实验来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呢?
4.研究风化的作用。
出示:沙子和泥土,说他们都是大岩石变成的?
交流推测:你的理由?赞成的有?
实验:石子变小实验。(分组提供器具.实验要求.填写报告.交流实验情况)
推测:自然界的大岩石是怎样变成泥沙?
(风吹.太阳的照射.雨水---物体热胀冷缩)
交流小结:什么样的过程是风化。
5.研究侵蚀作用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滚滚河水夹着.裹着泥沙向东流去?请告诉大家流水有什么作用?
演示实验。(水搬运P27)
思考:问题
谈话:大自然的岩石除了流水以外,还有哪些力量能够将岩石的碎屑带走呢?
小结:什么样的过程叫侵蚀
总结: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五)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1.提问:人类的活动在地球上已有几百万年,那人类的活动对地表的变化有影响吗?如果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2.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
(六)拓展:
1.古人常站在石头城上作诗吟文,感叹城下江水及水景的美妙,如今江水为什么没有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