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2016年
2015年
课标全国Ⅰ卷
1—3,气候正义,9分
1—3,甲骨文研究,9分
1—3,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9分
课标全国Ⅱ卷
1—3,青花瓷,9分
1—3,小说与故事的关系,9分
1—3,艺术是什么,9分
课标全国Ⅲ卷
1—3,乡愁,9分
1—3,文学与历史的关系,9分
山东卷
6—8,谈审美移情,9分
6—8,唐人古体,9分
6—8,性格组合论,9分
天津卷
5—7,中国人的时间制度,9分
5—7,文化消费,9分
6—8,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的关系,9分
浙江卷
7—9,社会传播,10分
8—10,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评价,9分
8—10,思维与语言,9分
江苏卷
17—19,从脸谱说起,18分
17—19,成人不自在,18分
16—18,罗丹的雕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汉代的印章(节选)
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古代玺印艺术的巅峰。汉初的官私印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也带有框栏。
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它们被用在带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印风自有异于秦,对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吕后二年。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轪(dà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已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轪侯卒于吕后二年,距汉开国(前206)仅20年。汉官印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字格而显得单调,有的做多字一排或两排布局,有的做四字两排布局,有的做四字以上的三排布局。在风格方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润浑穆;凿印印文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
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许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非常灵活。这类印文与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成了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之一。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虫形、鱼形,因此得名。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凤,虫即螭龙。按汉人习惯,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以鱼入印象征相思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和装饰趣味。白文印,不论是满白文,还是细白文,均朴实大方,印文布排或匀称,或对比。朱白相间的印,在同一方印中,或用一半朱文一半白文,或用三朱一白,或用三白一朱,通常将笔画少的字用朱文,笔画多的字用白文,使朱文笔画的粗细近同于白文笔画的间隙,使朱白的量感接近。还有一种在印文周围加饰图案的印,常见图案为代表四方神灵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有饰四边的,也有饰两边或三边的,统称四灵印。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对“汉代印章”特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汉初官印的文字都用小篆,形成庄重浑穆、平整规矩的整体格调。
B.汉代的私印,从一开始就脱离秦制,印文以笔法灵活的缪篆为主。
C.汉官印的印文在文字布排上有铸印和凿印两种风格迥异的排法。
D.汉私印将鸟虫书入印,既美化了印文,又隐含了较深的文化意蕴。
【答案】B
2.下列对“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许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的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
A.增损笔法的运用,依印文疏密需要而定,布排灵活有致,完全突破了秦的格式。
B.结构很不规范的成了印章专用文字的缪篆,被列为汉字六书之一。
C.朱白相间的印章中,因笔画的交错相映,构成一种较为匀称的印文文面。
D.把借鸟形、虫形、鱼形而形成的鸟虫书用入印章,增强了印章外观的美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和筛选文中信息。A项,说法绝对,由第一段中的“私印也带有框栏”及第三段汉私印在印文方面、形式结构上的重要发展来看,“完全突破了秦的格式”表述过于绝对。B项,偷换概念,原文中说的是“缪篆,被列为汉六书之一”,选项中偷换为“汉字六书”。D项,“增强了印章外观的美感”曲解文意,原文中说的是“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并非仅为美化印文”。
误区警示
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和语句含意类题目,考生容易陷入如下误区:一是审题不清,不清楚是选择“有误的一项”还是“无误的一项”;二是弄不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第1题中“汉代印章”的外延应包括“汉代官印”和“汉代私印”,在解答中要注意这一外延;三是抓不住语句中的关键词,如第2题中的关键词是“汉私印”“脱离秦制”“发展”等。
技法点拨
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重要语句含意类题目,考生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1.抓住题干中所提及的概念及相关限定条件或语句中的关键词语。如第1题中,概念为“汉代印章”,限定条件是“特点”。
2.搜索概念或语句的内涵信息。论述类文章中,阐述概念内涵的语句常是中心句,多在段首或段尾。如解答第1题,通过快速浏览文章各段的首尾句可以概括出“汉代印章”的特点。第一段尾句是汉初官私印继承秦印制度,第二段首句写汉官印所用字体“小篆”的特点,第三段首句写汉私印脱离秦制后的发展等。
3.联系语境理解。词语总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才有特定的内涵,因此对概念的理解要看其所在句子,看与其相关的词语,从而判定其内涵。对重要语句含意的理解也是如此,只有结合该句的上下文,才能体会出该句表达的意思。具体而言,要将各个选项还原到原文中,找到对应的文字,一一对照,看选项与原文所阐述的概念的本质或语句的含意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要看是语言形式改变了,还是概念的本质特征或语句的含意改变了。如第1题的B项,与原文对照后,发现“从一开始就脱离秦制”与第一段中第二句话的内容不符,所以该项表述错误。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秦代印章有较为统一的制度,官印用田字格和日字格。
B.汉代印章风格的变化,首先从汉初官印印文面目的改进开始。
C.秦代官印文字与汉初官印文字相比,线条相对纤细。
D.汉印在印文周围加饰常见的四灵图案,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
【答案】D
误区警示
解答归纳内容要点类选择题,考生容易陷入如下误区:?
1.没有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语句,不能理解关键词、中心句和重点段的意思。对于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的文段,不能准确归纳概括其意思。
2.不能做横向联想和纵向挖掘。对于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状况,作品产生的背景等,不能通过横向联想和纵向挖掘来归纳概括。
3.过度推断,缺乏依据。无中生有、暗换条件、强加某种关系等都属于此类问题,如上题D项中的“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就属于无中生有。
技法点拨
解答归纳内容要点类选择题,考生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1.找准找全信息。归纳内容要点,一般要综合几句、一段乃至几段文字的内容,因此,在依据题干要求寻找原文信息时,一定要找准找全,不可遗漏,否则就难以判断。如上题的A项,阅读A项之后,要依据A项提供的信息到原文中去寻找,可以发现该项信息由第一段中的“汉初的官私印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和第二段中的“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两句话归纳而来。
2.归纳比较。找到相关内容后,要对其进行归纳,然后将自己归纳的内容与选项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判断其正误。如上题C项的相关内容是第二段的前两句话,抓住其中关键“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并与C项进行比较,便可判断出C项是正确的。
二、(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答案】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答案】C
【解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以偏概全,原文用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选项表述为“代际公平”,二者取一。
误区警示
1.分不清论点、论据和论证之间的对照关系,把论点和不相匹配的论据混搭在一起,或者论证过程并不能证明此论点等。
2.对主要的论证方法(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概念辨析不明,以致对选项中命题人故意“移花接木”的陷阱不能准确识别。
3.分不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或者混淆论点和论据。
技法点拨
1.加强快速找准论点的训练。议论文的考查目标之一,就是要求考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作者所要阐述的见解和主张,也就是要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考生在寻找论点时要注意的是:一篇简单的议论文或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一般只有一个论点。当一篇议论文中出现多个论点时,需要明确的是只能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心论点来统率全文。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要表明的主要见解和主张。其他的论点(一般称为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要注意不要把“论题”(论的是什么)和“论点”相混淆。“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问题,“论点”则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证明什么),这两点是有区别的。
2.加强分析论据作用的训练。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一篇议论文中,提出论点以后,还必须举出事实讲出道理,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些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就是论据。作为论据的“事实”,包括现实实例、史实以及相关的统计数字等。作为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其正确性应以公认的、规范的论证过程为基础。
3.加强论证方法分析的训练。论证方法包括结构和方法两个方面。在论证过程中,恰当运用论证方法是很重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和比喻论证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B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可以得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古老的《诗经》中,我们最早看到了“兴”的运用。《诗经》中的作品,反映了古代人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情形,诗人大都缘物起情,由此及彼,这就是比兴的运用。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一开始由一对水鸟在河中沙洲的求偶鸣叫写到作者爱慕的姑娘,渴望同她结成伴侣。再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的开头以桃花起兴,比喻新妇美丽的容颜,祈祝新妇婚姻幸福美满。桃花与新妇之间,也就是起兴与所咏之词之间,存在着比喻的关系。还有的起兴比较隐晦。如《邶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诗一开始用随水漂泊、无依无靠的小船起兴,以隐喻被遗弃女性的悲惨命运。
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说,《诗经》中积淀了远古生民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物取象与引譬连类的思维习惯,将“兴”作为客观外物与主观情感之间的触发点,由此及彼,由物及我,中华民族艺术生命的激活,在“兴”之中获得了升华。
中国古代文论术语“兴”的形成是在先秦时代。孔子提出了“诗可以兴”“兴于诗”的命题,正式启用了“兴”的诗学概念。秦汉间的《周礼》提出了比兴概念,后来汉儒在注《周礼》时对比兴作了诠释。在最初的时候,人们讨论“兴”的问题时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如孔子那样,当作诗的概念,强调对《诗经》的欣赏是感发志意的美感心理;另一种是将它作为“赋比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作诗法看待。“兴”的基本含义有两点,即感发与托喻的功能;它是与“比”相提并论,然而更具隐喻意义的一个范畴。在古往今来的众说纷纭中,一般认为朱熹《诗集传》中“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的说法大致道出了这一术语的特征。在两汉时代,比兴范畴作为同类,依附于政教功用,无非比是明喻,兴是隐喻,用来达到“美刺”的目的。
到了魏晋时期,在两汉文学中作为美刺表现手段的“兴”冲破了“美人伦,厚教化”的窠臼。西晋文士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在解释赋比兴时说:“赋者,敷陈之称也。比者,喻类之言也。兴者,有感之辞也。”挚虞对赋与比的解释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对“兴”的解释却是极有新意的,他强调“兴”的有感而发。
东晋年间,文士们模山范水,感兴起情,欲借山水来化解人生郁闷,涤除世俗之气,“兴”也就越发脱离“比兴”的樊笼,化为瞬间的美感。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优美清丽的笔调,描画了“是日雅集”时的情景。面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与茂林修竹、清流激湍,诗人由物景想起人生的意义,由自然的景观升华到对人生的感喟兴怀。文中一共三次出现了“兴”:“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所以兴怀”。
在魏晋南北朝,诗人抓住瞬间感兴作诗是常见的事。如曹植《赠徐干诗》云:“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鲍照《园中秋散诗》云:“临歌不知调,发兴谁与欢。”沈约《梁武帝集序》云:“日月光华,南风所以兴咏。”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在《答晋安王书》中自叙:“炎凉始贸,触兴自高,睹物兴情,更向篇什。”从这些资料来看,“兴”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早已融入魏晋六朝人的审美生命之中,使得他们能够自觉地追求超越世俗、物我合一的生活之境。
(选自袁济喜《兴:文学生命力的彰显》,有删改)
1.下列关于“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兴”作为诗歌创作手法,其产生与先民的思维习惯有密切关系,那就是观物取象与引譬连类,“兴”正好联结了客观外物与主观情感。
B.先秦时期的孔子提出了“诗可以兴”等命题,正式开始使用“兴”这个诗学概念,汉朝学者在《周礼》中又提出了“比兴”的概念。
C.西晋文士挚虞《文章流别论》强调“兴”是有感而发,这种极有新意的解释,是对两汉文学中“兴”的功能的突破。
D.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三次出现了“兴”,这里的“兴”是由物景联想到人生意义,由自然的景观升华到对人生的感喟兴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作者所列举的《关雎》《桃夭》等作品来看,“比兴”这个概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比就是比喻,兴就是感发和托喻,指向所咏之词。
B.《柏舟》中用随水漂泊、无依无靠的小船起兴,以隐喻被遗弃女性的悲惨命运,这和《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有异曲同工之妙。
C.汉儒在诠释“比兴”概念时,像前期的孔子一样,将它作为“赋比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它当作一种诗歌技法看待。
D.作者引用曹植、鲍照、沈约、萧统的文献表明,在魏晋南北朝,文人抓住瞬间感兴作诗是很常见的,“兴”已经融入人们的审美生命之中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老的《诗经》中,许多诗歌就运用了“兴”的手法,由此可以推断,“兴”作为一种手法,很早就被古人应用到诗歌创作中了。
B.东晋年间,文士们突破“比兴”的限制,在与山水自然交往中,强调“兴”带来的瞬间美感,这与当时文人自身和社会背景是有关的。
C.从孔子到魏晋南北朝,“兴”的内涵从政教美刺发展到睹物兴情、感喟兴怀,由政教走向审美,“兴”的内涵和风貌特征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
D.作为一个原创型文化概念,“兴”具有民族文化特点,汇集了认识与思维、审美活动多层面的意蕴,彰显出中华思想文化的独特风采。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信用有明显的社会属性,主要是指信用主体在建立信用关系的过程中互相影响,形成了群体行为。社会需要以人为本、相互信任、和谐稳定发展。长久以来,人类以群居为主要生活、生产模式。在群体中,信任成为人与人之间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如果人们相互之间缺乏信任,不但经济交易无法达成,社会一般交往也很难维持。
社会信任关系的形成与历史、习惯、文化、道德理念等有关。千百年来,中国重视家族利益,强调血缘关系,弱化了社会关系,社会缺乏广泛的、普遍的相互信任。在网络与大数据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构建新型信任关系,要突破家族与血缘关系,突破封闭的、小范围的信任,建立大范围的、普遍的社会信任,形成新的和谐的社会秩序。
信用体系主要由信用文化与教育、信用法律与政策、信用产业链、社会监督等方面组成。随着信用体系建设进程的推进,信用产业链将逐渐成形。信用产业链是把信用从抽象的精神与文化转化为具体的现实价值并使其得到实现与发展的全过程。信用产业链包括生产、征信记录、评级包装、查询传播、报告应用等链条环节,还包括法律与政策的支撑、流程管理、行政监管、社会监督、当事人权益保障、信用修复与申诉等基础制度与措施。
任何产业链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信用产业链亦如此。信用体系建设涉及法律、政策、文化、数据库与信息应用系统,集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于一体,综合制度设计与项目建设及实施管理等,是个复杂的、周期长的系统性工程。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青年信用法规,开展青年信用管理和信用服务,制定以支持青年发展为基础的青年信用发展政策,建立健全青年信用中介服务组织以及青年信用自律制度和信用管理制度,使青年活动的各个层面的信用管理都有章可循,等等,任重道远。
青年信用问题涉及的是青年在社会活动中的信用关系,在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引下,主要靠青年自己去建立与维护,而不是完全靠法规的强制、政府的管制。良好的青年社会信用关系建立在青年因信用而获得的利益与发展机会平衡的基础上,这个平衡的过程由市场及社会自发调整与政府推动共同实现,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至少要经历两步走。
第一步是“信”,主要是建立信用规则,确立和完善信用秩序,打造社会与市场的信用环境。这个阶段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西方发达国家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第二步是“用”,即把已记录的信用结果综合利用起来,把每个人的信用行为记录具体评价与量化成资本,确定出价值,按每个人的信用资本价值大小来分配社会资源,让有信用的人能换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与发展机会,能去开矿山、修公路,去创业,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社会又需要的事。西方发达国家用近乎整个 20 世纪来经历这个时期。
以信用配置资源是信用经济的灵魂。信用体系建设是实现信用配置资源的基础。从记录信用到量化信用,从征信与评级到资源配置,从数据到资本,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代在大声呼唤,要大胆走,阔步走。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青年信用”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年信用问题涉及的是青年在社会活动中的信用关系,主要靠青年自己去建立与维护,而完全不靠法规的强制、政府的管制。
B.良好的青年社会信用关系建立在青年因信用而获得的利益与发展机会平衡的基础上,这个平衡的过程需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C.青年信用良好者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与发展机会,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社会又需要的事,良好的信用将成为他们的助力。
D.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记录信用到量化信用,从征信与评级到资源配置,从数据到资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信用具有社会性,主要指信用主体互相影响,形成了群体行为。中国重视家族利益、强调血缘关系的传统是形成这种信用关系的基础。
B.守信用有利于维持社会的一般交往活动和经济交易活动的开展,在群体中,整个社会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
C.在网络与大数据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构建新型信任关系要突破封闭的、小范围的信任,建立大范围的、普遍的社会信任。
D.作为抽象的精神与文化的信用可以转化为具体的现实价值,这一转化的过程具有链条环节多、转化速度快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用产业链是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征信记录、查询传播等环节以及流程管理、行政监管等基础制度与措施。
B.社会信任关系的形成与历史、习惯、文化、道德理念等有关,而信用体系建设还要涉及数据库与信息应用系统等方面。
C.建立良好的青年社会信用关系要一步一步来,首先要建立信用规则,确立和完善信用秩序,记录信用结果以备以后使用。
D.信用体系的建立,使得一个人的信用资本价值越大,得到的社会资源越多,反之亦然。在这一体系中,有信用的人能够呼风唤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优秀的文学都具有故乡意义
杨光祖
纵观文学史,故乡与作家的关系,隐秘而关键。故乡,造就每一位作家的特殊的感觉、特殊的眼光,那种童年时期的人生体验,是他们文学成长的酵母,是他们持续创作的永恒的营养源。有人说,文学的故乡是每个作家精神之河的神秘发祥地,对故乡的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感悟,关系到作家艺术生命的长短高低。这话是极对的。
但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学的兴起,“故乡”这个词,似乎离我们很遥远,而且多余了。消费主义时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创作似乎成了制作,文学似乎与作家没有了生命联系,一些新锐作家很骄傲地宣称自己就是一个码字匠。这是一批没有“故乡”的作家。
有的作家,他们觉得一写乡村,似乎就获得了一种天然的道德优越感。经常看到一些作家自负地谈到自己的创作,说自己多么熟悉乡村,多少次去体验生活,或者还在某村镇挂职半年,云云。对这种自信,说实话,我很反感,创作不是因为挂职了多长时间、体验了多少次生活而必然有所改进,关键是如何去“体验”,如何去“挂职”。
相反,另一类作家则宣称自己没有故乡,他们常常以为自己是全人类的代言人,是普世价值的先锋。比如有人明明生在长在这片土地上,却对“乡土”二字很抵触,似乎说他是“乡土作家”就辱没了他。
作为作家,并不因为写的是乡村或是城市,就比别的作家优越或是低下。但文学写作,一定是有根性的指向。文学,只与创作出的那个文本有关。
鲁迅来自绍兴那个小地方,他的小说也充满着那个小地方的气味,但这并没有限制他成为一个大作家。他来自绍兴,却早已超越地域局限,而成为人类的、世界的。没有别的原因,唯一的原因就是他的小说钻探人性,达到了伟大的程度。
真正的作家都是有根的,不是水上浮萍。至于乡村、城市的区分,当不得真,用佛家的话说,是方便法门,不可以“刻舟求剑”地去理解。但是,没有故乡的作家肯定写不出真正优秀的作品,他们是无根的。当然,说一个作家没有故乡,不是他真的没有故乡,而是他还没有“发现”故乡,没有“找到”故乡。作家刘亮程曾说:“文学写作,就是一场从家乡出发,最终抵达故乡的漫长旅程。”一位作家讳言故乡,不愿意在作品中呈现故乡的落后,或羞于提及故乡,那是不成熟的表现。
我们“西部”在一些人的眼里,似乎是落后、愚昧的象征,但这片土地的文化积淀,养育了多少伟大的作家。现在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家,与这片土地无关;作家应该明白你首先是故乡的,才会是世界的。
作家可以超越故乡的地域限制,却无法脱离故乡而存在。一个没有“故乡”的作家,是没有出路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作家对故乡有哪些不正确的态度?请简要概括。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画线语句的含意。
一
1.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汉朝学者在《周礼》中又提出了‘比兴’的概念”错,原文是“秦汉间的《周礼》提出了比兴概念”。
2.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文中只是说人们讨论“兴”的问题时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如孔子那样,将它当作诗的概念;另一种是将它作为“赋比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作诗法(诗歌技法)看待。并没有说汉儒是怎么诠释的。
3.C
二
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完全不靠法规的强制、政府的管制”说法错误,原文是“而不是完全靠法规的强制、政府的管制”。
2.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中国重视家族利益、强调血缘关系的传统是形成这种信用关系的基础”不合文意。B项,“整个社会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曲解文意,原文是“信任成为人与人之间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D项,“转化速度快”错,由原文可知,这一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3.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有信用的人能够呼风唤雨”说法错误。
三
1.首先提出故乡与作家的创作有密切关系的观点;然后列举当今社会一些与故乡没有真正联系的文学创作倾向;接着以鲁迅为例说明真正的作家应该有根并善于“发现”自己的故乡;最后重申作家无法脱离故乡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分析议论文的论述层次的前提是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特征,即先提出观点或问题(当然包括以什么方式提出),然后具体(举例)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具体作答时,可先概括每段大意,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按照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特征分点表述即可。
2.①觉得写乡村就有道德优越感,却不懂得如何体验故乡;②宣称自己没有故乡,认为自己是全人类的代言人,抵触“乡土”二字;③因故乡落后而在作品中讳言故乡,不呈现故乡的面貌。
3.①目前没有伟大的作家出现,不是因为故乡落后愚昧、缺乏文化积淀,而是因为作家忽略了自己与故乡的精神关联;②真正的作家都是有根的,故乡就是作家的根;③作家只有深刻感悟体验故乡,赋予作品故乡的气味,才有可能超越地域限制,成为世界的代言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的能力。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要联系上下文语境。“现在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家”交代一个事实,“与这片土地无关”说明不是故乡的原因,也就暗示了一点,即这是作家的问题,而结合上下文可知,是作家忽略了自己与故乡的精神联系导致的。理解“你首先是故乡的,才会是世界的”,要联系上文鲁迅的例子,鲁迅的事例告诉我们作家先要让自己带上故乡的气味,再钻研人性,才能既是“故乡的”,又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