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桃花源记
课题
桃花源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语言现象的认识。
2.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如“皆、具、妻子、交通”等。
3.掌握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来叙事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刻领会文章的语言、意境、内涵之美。
2.查阅有关资料,初步疏通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进一步品味语言。
3.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讨论世外桃源所寄托的社会理想,激发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激情。
2.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正确看待世外桃源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价值。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现在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及农村生活。语言质朴自然,被称为“田园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卷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约作于南朝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时年57岁。当时正处于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生灵涂炭,陶渊明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虚构出一个与污浊的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读准字音
遂(suì) 邑人(yì) 间隔(jiàn ɡé) 语云(yù)
俨然(yǎn) 阡陌(qiān mò) 垂髫(tiáo) 刘子骥(jì)
诣太守(yì) 舍船(shě) 屋舍(shè) 怡然(yí)
豁然开朗(huò) 便要还家(yāo)
通假字
便要还家(同“邀”,邀请)
古今异义
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古义:宽阔明亮 今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事业)
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某个数目)]
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从口入(动词,舍弃,丢下)
屋舍俨然(名词,房屋)
志 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
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寻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其 复前行,欲穷其林(指示代词,这)
既出,得其船(人称代词,他的)
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做动词,对……感到惊异)
复前行(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欲穷其林(形容词做动词,穷尽,走到头)
处处志之(名词做动词,做标记)
未果,寻病终(名词做动词,实现)
理解词语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便舍船,从口入(“便”的前面省略主语“渔人”)
便要还家(“要”的后面省略宾语“渔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的后面省略宾语“之”,指代桃花源中人)
倒装句:
问所从来(“所从”是介宾短语“从所”的倒装)
新课导入
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洞内宽敞明亮,洞中有天。东晋末年,长期隐居农村的陶渊明来到这里后,有感于农村现实,忽发奇想,虚构了一个美丽神奇的传奇故事——世外桃源。在桃源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真的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吗?桃源人是人还是仙?今天我们就去拜访一下这个世外桃源吧!
新课展开
新课展开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参考译文:
1.(地上)芳香的野草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2.(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舍整整齐齐。
3.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4.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5.(那里的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2.桃花林的自然景色是怎样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桃花源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大惊”?
桃源与世隔绝,年代久远。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7.“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文章围绕“桃花源”写了几个部分的内容?
发现桃源?进入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2.按渔人行踪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1):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2、3):渔人在桃源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4、5):渔人离开桃源以及再次探访桃源未果。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 好一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地!让我们再读一遍课文,再游桃花源。读后思考:桃源胜境究竟在什么地方?我们找得到它吗?为什么?解释“世外桃源”的意思。
找不到,虚构的;寄托了作者改变黑暗现实的政治理想,寄予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作者对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宁、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 有人说桃源是陶渊明积极的理想,也有人说是他的消极逃避,你怎样评价?
(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本文的主旨?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改变黑暗现实的政治理想,寄予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作者对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宁、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
写作方法运用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课文第二、三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社会画卷。例如对环境的描写,写到的事物就有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等。再如对桃花源中人的描写,详写了他们对渔人的热情招待,特别是他们谈话的内容写得具体详细。文章第一、四、五段写得简略,因为是故事的开头、结尾,只和故事的传奇性有关。
2.真假结合,虚实相生。
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又有强烈真实的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由于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写实结合起来。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一直延续到晋代,与世隔绝五六百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依然存在,东晋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刘裕篡权的动乱都是活生生的现实。所以,读者能通过这离奇的构思,强烈地感受到主题的真实。同时,作者始终注意结合现实来虚构故事。如文章一开始就明确地向读者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的身份职业,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块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作者之所以如此首尾呼应,意在使人确信,虚幻的桃花源是实有其地的胜境,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力量。
3.悬念迭起,层次分明。
全文仅用300余字,写出了一个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得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此为第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悬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这是第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举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了悬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这是第三折。接着便具体描绘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离开时,桃花源人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悬念:渔人出去后对“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是第四折。“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悬念又起:找到桃花源了吗?“不复得路”,留下了更大的悬念,让人为之迷惑不解,这是第五折。
【方法活用,片断作文】
请用详略得当的写法,以自己的行踪为线索,叙述自己游览公园或某名胜古迹的一次经历。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
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名篇。我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导入新课,并进行了有创意的教学。
首先,我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自行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由老师带感情朗读,配合优美的乐曲,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再由学生仿读,边读边体会,读中导,读中悟。
接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我要求同学们凭借下面的注释,结合语境翻译课文,然后小组自主探究,最后小组提出疑难点,教师在班上引导学生解决,并把文言实词虚词归类。
三、反复诵读,品味佳句,突破重难点。
如果说前面的读是在为品做准备,那么真正的品就在学生对文章优美佳句的欣赏上,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自行找出自己喜爱的地方,然后说明喜爱的原因。这既是一种对课文的理解,又是一种知识的迁移。
方法指导:
结合语境辨析古今异义
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
概括起来,古今异义主要有这样几种:1.词意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4.感彩发生变化。
对于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古义的掌握是关键,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方法来帮助理解:(1)从字形上分析。如“孙权劝学”中的“劝”从力而不从言,可见它的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励、奋力”。(2)从语境上分析。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而是指“第二次”。(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近义词上分析。如“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它的反义词是“退”而不是“出”,可见它的意义不是“进去”,而是“前进”,引申为“在朝廷做官”。(4)从现代汉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分析。如“赴汤蹈火”中的“汤”古义是“热水”的意思。与“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意义相同。
素材积累:
陶渊明读书方法
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生活。
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陶渊明见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那少年遵照嘱咐注视了很久,仍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到:“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
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