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小石潭记》精品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小石潭记》精品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16 07:4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教 时
课 型
具 体 时 间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星期


第二课时
新授课
星期
第三 课时
训 练
星期
教学时间:三课时 总课时( )
教与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难点】1、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与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讨论质疑法、练习提升法。
第一课时
教与学过程:
一、体裁介绍:“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岳阳楼记》。
二、预习反馈
(一)齐读课文: (二)个别口述课文内容
三、入课学习、合作交流
认知常考字词注释表知识,将原文句译成现代汉语。
词类活用

释 义
文 句
翻 译
西
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心乐之
形容词作动词,逗乐
似与游者相乐

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下
下见小潭

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
近岸,卷石底以出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皆若空游无所依

形容词作动词,照到
日光下澈

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
俶尔远逝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
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犬牙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

使动用法,使…凄凉
凄神寒骨

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寒冷

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如鸣佩环

名词作动词,作为仆役,
隶而从者
一词多义

释 义
文 句
翻 译

表示估计,大约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以,能够
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释 义
文 句
翻 译

介词,自、由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跟随
隶而从者

形容词,清澈
水尤清冽
形容词,凄清
以其境过清

释 义
文 句
翻 译

形容词,参差不齐
参差披拂
动词,交错
其岸势犬牙差互

意动用法以…为乐
心乐之
动词,逗乐
似与游者相乐

介词,因为
以其境过清
连词,而
卷石底以出
介词,用
全石以为底

游动
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览
同游者

表承接关系,不译
乃记之而去
表并列关系
隶而从者
表修饰关系,
潭西南而望

玉环
如鸣佩环
环绕
四面竹树环合

动词,作为
卷石以为底
动词,成为
为岩
古今异义

古 义
今 义
文 句
翻 译

表约数,左右
允许、准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呆呆的样子
静止的样子
佁然不动

凄清;冷清
清晰,清净
以其境过清
以为
作为
认为
全石以为底

映,显现
做衣服的棉麻品
影布石上

停留

不可久居
小生
年轻人
戏曲中一种角色
崔氏二小生
四、读文答问
1、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具体情节线索是怎样的?


2、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3、作者在游览时的心情如何?最后的心情又是产生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作目的是什么?


三、展示、评议
四、课后强化 读文、记词类知识
第二课时
教与学过程:
一、前测入课
1、文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怎么写的?体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2、指出下面的修辞手法,再译句。
(1)闻水声,如鸣佩环。
(2)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二、读文答问
1、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2、潭上有什么景物?
3、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什么辞格?

4、写出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5、写出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6、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7、小石潭记中表现喜的句子:
8、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9、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


10、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石潭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

1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13、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

1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形容,该如何理解?


15、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16、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17、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18、归纳本文主旨:


二、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小 所写景物:水、石、树、鱼
石 景物特点:幽深冷寂
潭 作者感受:孤凄悲凉
记 写景方法:寓情于景
 三、课后练习 见《高效学案》
第三课时
教与学要点:巩固训练 提升能力
一、基础题
1、文学常识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 ,是属于   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的代表作 中的第四篇。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 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
(2)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
 (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 明灭可见____________
  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 不可久居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1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B 斗折蛇行 (像蛇一样)
 C 不可久居 (居住) D 影布石上 ( 映 )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 _
4、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5、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6、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7、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 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 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 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8、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9、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文章是怎样描写小石潭水的清澈的?

11、既然是“心乐之”,又为什么“不可久居”?

二、展示、评议
三、课后练习 见《高效学案》
《小石潭记》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四、读文答问
1、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   
2、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3、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 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 (愉悦的心情) 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 此地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
第二课时 一、前测入课
1、水——清: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不撤,影布石上。
石——奇: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树——笼: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鱼——欢:依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1)(比喻) 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拟人) 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在与游人相互逗乐。
(3)(比喻)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二、读文答问
1、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然后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再寻到小潭。 2、水清、石奇、树茂、鱼欢、境静    3、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 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 第三段比喻。
4、① 全石以为底   ②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5、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8、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9、因为潭底都是石头,而且文中写道“卷石底以出”和“全石以为底”,所以将这个水潭命名为小石潭。 10、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11、因为有游鱼的活动,周围树木的保护,而且小石潭是活水,小潭以全石为底   12、作者从池底、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侧面来描写潭水的清澈。 13、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而字面只写鱼,对水虽只字未提,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14、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5、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16、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   
17、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18、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第三课时 一、基础题
1、①抒情 议论 散文 ②柳宗元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2、(1)玉环、环绕 (2)清凉、凄清 (3)大约、可能、可以、能够
二阅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1、C 2、游览的先后顺序 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美
3、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4、四个方面:(1)水特别清澈;(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姿。
5、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6、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7、D
8、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9、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0、作者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潭水的清澈。直接描写如:水尤清冽,间接描写如:通过石、鱼、影、日光等来衬托水的清澈。
11、“心乐之”是因为小石潭潭水清冽,水声悦耳,周围景致优美,只是小石潭清冷寂寥的环境不久便更强烈地触发和强化了作者因政治失意,遭受贬谪而带来的凄凉悲怆的心情,所以,倍觉凄凉的他觉得清冷的小石潭“不可久居”,也不愿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