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数学(文)黄金100题系列第19题+函数与方程问题的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高中数学(文)黄金100题系列第19题+函数与方程问题的分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4-15 07:2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题 函数与方程问题的分析
I.题源探究·黄金母题
【例1】已知,求证:
(1);
(2).
【证明】
(1).
(2).
精彩解读
【试题来源】人教版A版必修1第82页复习参考题A组第7题.
【母题评析】本题考查了指数幂运算的性质.
【思路方法】逆用指数幂运算的性质解题.
II.考场精彩·真题回放
【例2】【2017高考江苏卷】设是定义在且周期为1的函数,在区间上, 其中集合,则方程的解的个数是 .
【答案】8
【解析】由于 ,则需考虑 的情况
在此范围内, 且 时,设,且互质.
若,则由,可设,且互质,因此,则,此时左边为整数,右边非整数,矛盾,因此,因此 不可能与每个周期内对应的部分相等,只需考虑与每个周期的部分的交点,画出函数图象,图中交点除外其它交点横坐标均为无理数,属于每个周期的部分,且处,则在附近仅有一个交点,一次方程解的个数为8.
【例3】【2014高考辽宁卷】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
①;
②对所有,且,有.
若对所有,,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不妨令,则.
解法一:

即得,另一方面,当时,,符合题意,
当时,,故.
解法二:当时, ,
当时,
,故.
【命题意图】本题属于能力题,中等难度.在考查抽象函数问题、绝对值不等式、函数的最值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了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分类讨论思想及转化与化归思想.
【考试方向】这类试题在考查题型上,通常基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难点中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逐步转化成不含绝对值的式子,得出结论.
对于方程解的个数(或函数零点个数)问题,可利用函数的值域或最值,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草图确定其中参数范围.从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从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从图象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等.
III.理论基础·解题原理
1.函数方程:含有未知函数的等式叫做函数方程,例如:都可称为函数方程.在高中阶段,涉及到函数方程有以下几个类型:
(1)表示函数的某种性质:例如体现是偶函数;体现是周期为1的周期函数(可详见“函数对称性与周期性”一节).
(2)可利用解方程组的思想解出涉及的函数的解析式:例如:,可用代替得,即.
(3)函数方程也是关于变量的恒等式,所以通过对变量赋特殊值得到某些数的函数值.
2.双变量函数方程的赋值方法:
(1)对均赋特殊值,以得到某些点的函数值,其中有些函数值会对性质的推导起到关键作用,比如,在赋特殊值的过程中要注意所赋的值要符合函数定义域.
(2)其中某一个变量不变,另一个赋特殊值,可得到单变量的恒等式,通常用于推断函数的性质.
IV.题型攻略·深度挖掘
【考试方向】
这类试题在考查题型上,通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或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对基本初等函数及超越函数性质的理解,一般难度较大.
【技能方法】
常见函数所符合的函数方程:在填空选择题时可作为特殊的例子辅助处理,但是在解答题中不能用这些特殊的函数代表函数方程.
抽 象 函 数
具 体 模 型
比例函数:正
指数函数:
当时,
当时,
幂函数:
三角函数:
【易错指导】
由于抽象函数没有具体的函数解析式,构造时容易顾此失彼,忽略性质的背后可能还蕴涵着其他性质,结论背后可能还推论出其他结论.所以,在解题时一定要反复推敲,不断假设验证,或者索性先构造一个具体函数,然后隐去解析式来叙述这个函数的性质,那么出现错题的可能性就小了许多.
V.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考向1 求抽象函数的解析式(值)
【例1】【2017东北三省三校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已知偶函数的定义域为,若为奇函数,且,则的值为( )
A.-3 B.-2 C.2 D.3
【答案】D
【例2】已知函数满足:,对任意实数都有,则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所求出发可考虑判断是否具备周期性,令,可得,即,∴,两式相加可得,则可判定的周期为6,由可得:,即,由可得,则,从而,∴,且.
【例3】设角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函数的定义域为,且,当时,有,则使等式成立的的集合为 .
【答案】.
【例4】设函数的定义域为,,且对,都有,则的解析式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观察到右边的结构并非的轮换对称式,考虑其中一个变量不变,另一个变量赋值为1,则时, ①,时, ②,则求是关键,结合,可令,则,代入到①②可得:,即,消去解得:.
【跟踪练习】
1.已知函数y=f(x)是偶函数,其图像与x轴有四个交点,则方程f(x)=0的所有实根之和是( )
A.4 B.2 C.1 D.0
【答案】D
【解析】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所以与x轴四个交点横坐标,两两关于y轴对称,即两两之和为零,所有实根之和为零,选D.
2.【2017重庆第一次调研抽测】奇函数的定义域为.若为偶函数,且,则( )
A.-2 B.-1 C.0 D.1
【答案】B
3.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函数,,且对任意的,都有,那么_________.
【答案】.
【解析】函数方程为“和→积”的特点,抓住,可发现令,则,∴可得:自变量间隔,,其函数值的和为0,∴将求和的式子两两一组,即:

4.【2017西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热身】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条件,且函数是偶函数,当时,(),当时,的最小值为3,则a的值等于 ( )
A. B.e C.2 D.1
【答案】A
【解析】因为函数是偶函数,所以,即.
当时,.
,有,函数在函数单减,在(单调递增.,解得,故选A.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对于函数是偶函数的正确转化,应该得到.如果说是是偶函数,则应得到.
考向2 抽象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最值等)
【例5】定义在的函数满足关系,当时,,若,则的大小关系为 ( )
A. B. C. D.
【答案】D.
虑,,则,因为,∴,从而,即,得到在单调递增,∴.
【评注】本题在证明单调性时,因为考虑了中自变量的取值,所以只需考虑的单调性,缩小的范围使得判断的范围较容易.但也可将在中任取,但是在判断的范围会比较复杂,可利用不等式的等价变形来证:假设,因为,且,由可得成立,从而.
【例6】【2017山东聊城模拟】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下列命题:
①;
②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③当时,函数取得极小值;
④方程与均有三个实数根.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C
所以方程 均有三个实数根.不正确;故选:C.
【例7】【2018河北衡水模拟】定义在上的函数对任意都有,且函数的图象关于(1,0)成中心对称,若满足不等式,则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答案】D.
【例8】【2018陕西西安长安区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已知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满足,且当时, .
(1)求的值;
(2)证明: 为单调增函数;
(3)若,求在上的最值.
【答案】(1)f(1)=0.(2)见解析(3)最小值为﹣2,最大值为3.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赋值法进行求 的值;(2)根据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判断在上的单调性,并证明.(3)根据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并利用赋值法可得函数的最值.
试题解析:(1)∵函数f(x)满足f(x1?x2)=f(x1)+f(x2),令x1=x2=1,则f(1)=f(1)+f(1),解得f(1)=0.
(2)证明:设x1,x2∈(0,+∞),且x1>x2,则>1,∴f()>0,
∴f(x1)﹣f(x2)=f(x2?)﹣f(x2)=f(x2)+f()﹣f(x2)=f()>0,
即f(x1)>f(x2),∴f(x)在(0,+∞)上的是增函数.
(3)∵f(x)在(0,+∞)上的是增函数.
若,则f()+f()=f()=﹣2,即f(?5)=f(1)=f()+f(5)=0,
即f(5)=1,则f(5)+f(5)=f(25)=2,f(5)+f(25)=f(125)=3,
即f(x)在上的最小值为﹣2,最大值为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抽象函数的求值,其中利用赋值法是解决抽象函数的基本方法,而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和单调性的应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跟踪练习】
1.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对于任意的,有,且时,有,设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则的值为 ( )
A. B. C. D.
【答案】D.
【分析】由最值联想到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先考虑证明单调,令(其中),则可证明为增函数,从而,再利用函数方程求出的值即可
2.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不恒为的函数,且对于任意的实数满足,
,,考察下列结论:
①;②为奇函数;③数列为等差数列;④数列为等比数列.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考虑按照选项对函数方程中的进行赋值.
①计算,令,可得;令,则,∴,①正确;② 使等式中出现,令,则,需要计算出,结合方程可令,则有,即,∴,为奇函数,②正确;③从等差数列定义出发,考虑递推公式,因为,所以可得:,从而判定为等差数列,③正确;④若按照等比数列定义,考虑,则不易于进行化简.可由③出发得到的表达式:,∴,即,∴,从而可判定是一个等比数列,④正确.
3.【2017上海闵行二模】设函数的定义域是,对于以下四个命题:
(1) 若是奇函数,则也是奇函数;
(2) 若是周期函数,则也是周期函数;
(3) 若是单调递减函数,则也是单调递减函数;
(4) 若函数存在反函数,且函数有零点,则函数也有零点.
其中正确的命题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4.已知函数对任意的均有,且当时,
(1)求证:为奇函数;
(2)求证:为上的增函数.
【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1)要证明奇函数,则需要出现在同一等式中,所以考虑令,则有,再通过代入特殊值计算出即可;(2)思路:要证明单调递增,则需任取,且,去证明与的大小,结合等式,则需要让与分居等号的两侧,才能进行作差.所以考虑,进而.只需判断的符号即可.
试题解析:(1)令,则 .令,则解得,,为奇函数.
(2)任取,且,令,代入方程可得:,,,,依题意可得:,即,为增函数.
【评注】第(2)问将拆分为是本题证明的亮点,达到了让与分居等号的两侧的目的.
5.设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对任意,都有.
(1)设,求;
(2)证明是周期函数.
【答案】(1);(2)答案见解析.
(2)证明:依题设关于直线对称,.
又是偶函数,将上式中以代换,得.这表明是R上的周期函数,且2是它的一个周期.
考向3 解不等式
【例9】【2017广西教育质量诊断性联合考试】已知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在上递减,若对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C
【点睛】本题关键步骤有:1.利用奇函数的性质可得 在 上是减函数;2.将原命题等价转化为 在 上恒成立;3.利用导数工具求得,从而求得正解.
【例10】【2017四川南充高级中学4月检测】已知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导函数为,若方程无解,且,当在上与在上的单调性相同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因为方程无解,所以函数为单调函数,因此由,得=m(m为常数), 即 为单调增函数,因此 在在上恒成立.,因此,选A.
点睛:函数单调性问题,往往转化为导函数符号是否变号或怎样变号问题,即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解的问题(有解,恒成立,无解等),而不等式有解或恒成立问题,又可通过适当的变量分离转化为对应函数最值问题.
【例11】【2017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已知偶函数在上为增函数,在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偶函数可知,可知不等式 恒成立,即恒成立,则可得 恒成立.即 且 恒成立.由根的判别式可得.故本题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对于抽象函数不等式,一般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将它转化为的形式,然后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将抽象函数不等式转化成具体的不等式,但不能改变变量的定义域.对于奇函数,其图像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由图知其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单调性相同;偶函数的图像关于 轴对称,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单调性相反.
【例12】【2017江西南昌三模】定义域为的函数满足,当时, .若存在,使得不等式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解析式、抽象函数、函数与不等式,涉及函数与不等式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化归思想,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等价转化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综合性较强,属于较难题型.先利用已知条件求,再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观察图像求解不等式.
【跟踪练习】
1.【2017重庆一中5月考】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所以函数是奇函数, ,所以函数是单调递增函数,那么不等式等价于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性质,包括奇偶性,单调性,解抽象不等式,本题的出题意图比较明显,重点是分析函数的性质,如果不用导数分析函数的单调性,也可以利用奇函数的性质,奇函数在对称区间的单调性一致,很明显,函数在为增函数,那在定义域内也是增函数,这样判断起来会更快,简便.
2.函数的定义域为,满足,在区间上单调递增,若满足,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答案】D.
3.【2017衡水金卷】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满足对任意的,有且当时,,若函数在上恰有六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令,则,所以,所以,即函数的周期为,由此可画出函数和的图像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故.
4.【2017云南昆明下学期第二次统测】定义“函数是上的级类周期函数” 如下: 函数,对于给定的非零常数 ,总存在非零常数,使得定义域内的任意实数都有恒成立,此时为的周期.若是上的级类周期函数,且,当时, ,且是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C
5.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对于任意实数都满足,且,当时,.
(1)求的值;
(2)求证:在上是增函数;
(3)求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1)采用赋值法;(2)考虑证明单调递增,则需构造出,即可设且令,则有,从而,由和已知条件可得:,所以需要证明,即,,可考虑结合题目条件和,令,则有,从而单调性可证;(3)本题并没有的解析式,所以考虑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由(1)(2)问可得,从而,再根据单调性即可得到关于的不等式,解出不等式即可.
由已知可得当时,所以只需证明时,.令,.,,,,,即,在上单调递增.
(3)解:,.
,且,
.由(2)可得单调递增,,解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