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8-27 13: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联想情景导入
你听到过在自然界中有变色龙、竹节虫这两种生物吗 为什么取名为变色龙,竹节虫 在沙漠中生活着的仙人掌长得十分奇特,具有肉质的茎,刺状的叶,你知道为什么吗 其实,这些都是在地球上能够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方式适应了环境。你还知道其他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吗 你还想知道生物有哪些“适应性”吗
重点知识详解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1世纪教育网
生物在生存竞争中发展出种种性状,使它能在某一环境条件中更好生活的现象。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适应是自然选择长期作用的结果,包括两方面的性状:一是由遗传而来的器官结构和功能,如鱼适于游泳,鸟适于飞翔,绿叶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等;二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形态和生理机能发生某些变化加以应付,如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色彩的改变而改变;人从低地到高山,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会相应增加;在热天会出汗,以降低体温等。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是动物典型的形态适应性特征,它们的区别如下表:
适应性特征 作用 实例
保护 颜色与大背景相同 避免被敌害发现 蛙、北极熊、比目鱼、蝗虫
警戒色 颜色与大背景不同,但具有恶臭、毒牙、毒刺和毒毛等 警告作用,这与条件反射有关 黄鼬、蝮蛇、黄蜂
拟态 形状和色彩与背景中的某一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由于敌害误认为是一种不易受攻击的生物或非生物,而避免被敌害发现 枯叶蝶、尺蠖、具有鲜艳体色的无毒蛇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1世纪教育网
(1)现有生物约500万种,有文献记载的约有175万种。
(2)在我国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21世纪教育网
已知种或属 特有种或属 占世界的百分比
哺乳动物 499种 73种 14.6
鸟 类 1186种 99种 8.3
爬行动物 376种 26种 6.9
两栖类 279种 30种 10.8
鱼类 2804种 440种 15.7
苔藓类 494种 8属 1.6
蕨类 224种 5属 2.2
裸子植物 32种 8属 28.1
被子植物 3116种 235属 7.5
(3)我国有很多珍稀动物。
珍稀特有的植物有:银杏、银杉、珙桐、金钱松等。
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水杉、台湾杉、金花茶、人参、望天树等。
珍稀特有的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麋鹿等。
(4)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种生物及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的差别,归根结底是基因组成有差别;生物栖息在一定的环境中,不同空间内的生物与环境形成了各种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应当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1世纪教育网
(6)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样需要现代科学技术。21世纪教育网
(7)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应当大力发展自然保护的保护功能、科学研究功能和宣传教育功能。21世纪教育网
本节知识结构
生长现象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行为
体色
体形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
自然界中的生物关系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我国特有的动植物
自然保护区
经典例题解析
[例1] 冬眠是两栖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对什么环境因子的适应 ( )
A.温度过低 B.气候干燥 C.食物不足 D.光照不足
[解析] 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是适应的,两栖类动物和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其体温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即进入冬眠状态。
[答案] A
[例2] 竹节虫的体色和体态与周围环境的色彩等保持一致,这样就有利于 ( )
A.生长发育,并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
B.躲避天敌,也有利于捕捉食物21世纪教育网
C.捕捉食物,但不利于躲避天敌21世纪教育网
D.躲避天敌,但不利于捕捉食物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竹节虫的体色和体态与周围环境的色彩等保持一致,叫做拟态,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行为,这样不仅能帮助竹节虫躲避天敌,也能帮助它捕捉食物
[答案] B
[例3] 下列关于植物向光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植物向光性说明植物不能适应环境
B.植物向光性有利于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植物向光性有利于植物吸收阳光21世纪教育网
D.植物“向光性”实验中,常常使用多侧光照射
[解析] 植物向光性是植物对光照刺激的一种反应,一般表现为植物体向着光照方向生长。在“向光性”实验中,常常使用单侧光,因为这样的光照利于植物的向光性表现得更加直观。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C
[例4] 目前,保护珍贵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有效的手段是 ( )
A.禁止捕杀 B.植树造林
C.设立自然保护区 D.以上都是
[解析] 目前,我国野生生物资源急剧下降,如何做好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尤为重要,可以从①加强教育的法制管理;②建立自然保护区;③提倡有计划,合理地利用这些方面做起。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是设立自然保护区。所以我国有广东省的鼎湖山、吉林省的长白山、四川省的卧龙山、贵州省的梵净山等l0多个自然保护区参加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答案] C
实践创新应用
1.生活于洞穴的鱼类,因终年不见阳光,哪一种器官有退化现象 ( )
A.味觉 B.视觉 C.嗅觉 D.听觉
2.下列各地区中生物种类及数量最多的是 ( )
A.洞穴 B.温暖湿润的地方
C.极地 D.沙漠
3.在绿色环境中生活的青蛙的体色往往呈 ( )
A.绿色 B.灰色 C.黄色 D.褐色
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
A.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
B.枯叶蝶的体色与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
C.仙人掌的叶变成针刺状21世纪教育网
D.“变色龙”的体色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5.如图,枯叶蝶的体色和形态与其生活环境极其相似,这样有利于 ( )
A.躲避天敌,但不利于捕捉食物
B.捕捉食物,但不利于躲避天敌
C.躲避天故,且有利于捕捉食物
D.生长发育,并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
6.以下人的行为不会破坏自然环境的是 ( )
A.乱砍滥伐森林 B.随意开荒造地
C.随意排放工业废气、废液及废物 D.建立自然保护区
7.下列珍稀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 )
A.银杏 B.银杉 C.珙桐 D.水杉
8.蜜蜂在桃花上只采蜜的生物学意义在于 ( )
A.蜜蜂获得食物,为桃花治病
B.蜜蜂锻炼身体,为桃花治病
C.蜜蜂获得食物,为桃花传播花粉
D.蜜蜂锻炼身体,为桃花传播花粉
9.自然界中的许多陆生动物为了逃避敌人的攻击,常常利用自身的体形和体色来逃避敌人:如竹节虫具有的 ,大刀螂具有的 ,毛毛虫具有的 ,避役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 等。
10.19世纪,美洲的一个小岛上生活着狐狸和鹿,并生长着一种豚草,狐狸经常掠食幼鹿,而鹿则喜欢吃豚草。人们为了保护幼鹿,就大量捕杀狐狸,狐狸很快就灭绝了。鹿因没有了天敌,繁殖得很快,豚草被吃光了,鹿也因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请就这个事例发表一下你的意见。
课后练习答案
1.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体温恒定,保证了其体内各种生命的活动不受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从而有利于它们捕食、躲避敌害等,有利于它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2~3.略
1.B 2.B 3.A 4.A 5.C 6.D 7.C 8.C 9.拟态保护色警戒色变化10.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