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掌握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等基本史实。
2.简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简述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统治的覆灭等基本史实。
3.了解张謇等人兴办实业的事迹;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的变化。
4.了解近代新式教育、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重点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把握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必然联系。
【自主探究】填注表格,完成知识结构: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简表
发展阶段
阶段特征
主要成因
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至清末
萌芽阶段
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
辛亥革命后、
一战期间
“短暂的春天”
。
一战后
再度受挫,
【合作探究】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却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请回答:
(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走了条什么样的“救国”道路?哪个历史事件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谁?和他同样的著名企业家还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
【学后反思】
答案
【自主探究】
发展阶段
阶段特征
主要成因
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至清末
萌芽阶段
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
辛亥革命后、
张謇
一战期间
“短暂的春天”
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一战后
再度受挫,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
卷土重来
【合作探究】
(1) 实业救国的道路。甲午战争。
(2)张謇;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
(3)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 不可能发展起来。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任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等基本史实;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简述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统治的覆灭等基本史实;了解张謇等人兴办实业的事迹;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的变化;了解近代新式教育、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过程与
方法
在师生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讨与讨论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复习中采取以学生自主、合作为主,运用比较归纳讨论等方法,从整体把握本单元内容。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认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认识近代实业家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态度。
重点
重庆谈判、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
把握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必然联系。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情境
引入
明确复习范围,点明复习重难点,指出本课复习主题:解放战争、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师:复习导入。
生:整体把握本节课的复习范围。
自主
温故
【课标解读】
一、解放战争
目的
重庆谈判
结果
1、内战爆发
内容
政协会议
意义
2、人
民 内容
解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放 意义
战
争
的
胜 三大战役
利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南京解放
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近代经济
填注表格,完成知识结构: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简表
发展阶段
阶段特征
主要成因
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至清末
萌芽阶段
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
辛亥革命后、
一战期间
“短暂的春天”
。
一战后
再度受挫,
2)归纳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出现了哪些著名企业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社会生活:
名称
项目
社会生活
新式交通工具
名称
影响
社会习俗的变化
变化情况
意义
生活方式的变化
饮食
服饰
婚丧
休闲娱乐
影响
3、教育、新闻出版业:
名称
项目
发展情况
教育
新闻出版业
文学艺术的成就:
称谓
姓名
代表性成就
文 学 家
美术大师
人民音乐家
师:列导学提纲,指导自主温故。
生:根据记忆,对照提纲进行回顾,遇到疑难问题,自己查阅教材解决。
师:进行巡视,检查学生温故情况。
师:指导学生依据目标,自主复习,落实基础,再认基础知识。
生:互相提问,梳理知识点。
师:检查学生记忆情况。
师:利用表格展示课标要求,指导学生填注内容,巩固知识。
生:根据表格快速浏览课本,概括答案。
师:根据表格提问重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生:简单口述。
师:指导。
师:介绍做题要求,指导学生归纳。
生:根据要求逐条填注。
师:强调重点知识,包括涉及的影响、意义以及社会习俗的变化。
生:自学表格内容。
师: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并及时进行点播和教学补偿。
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针对自主复习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
生:分组竞赛,展示学习成果。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问题1】
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请回答:(1)毛泽东所说“打了三个战役”是指哪三个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2)试分析为什么党中央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的“三个战役”能取得胜利?
(3)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之一,有着“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舆,想一想。为什么?
【问题2】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却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请回答:
(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走了条什么样的“救国”道路?哪个历史事件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谁?和他同样的著名企业家还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
生: 分组讨论答案,系统知识,加深对问题的整体认识。
师:进行巡视,参与各组的讨论,解决学生讨论中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生:通过回答问题,展示合作成果,查漏补缺,强化对知识的巩固,并提高思想认识。
师:出示参考答案,便于学生自己核对答案:
(1)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党中央英明决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解放军指战员英勇奋战。
(3)1947年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三大战役。
师:出示材料,指导学生做题。巡视,帮助学生探究。
生:讨论问题答案,互相交流学习。
师:明确答案,查漏补缺。
(1) 实业救国的道路。甲午战争。
(2)张謇;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
(3)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 不可能发展起来。
拓展延伸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台湾经历了与大陆分离---回归---再分离的过程。根据所学,试分析与这一过程直接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生:同桌间互相讨论问题的答案并做题。
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明确问题要点。
(1)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
(2)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战败,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台湾与大陆再分离。
反思完善
本节课复习了解放战争、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人民解放战争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决战,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走向胜利的阶段。人民解放军经过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最终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国近代是一个急剧变动的时期,反映在经济上,是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反映在社会生活方面,是人们在外来生活观念的冲击下,不断求新求变,一系列新鲜事物不断出现。教育文化事业作为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教后反思
第七、八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
1.“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 )
A.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B.派遣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派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D.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2.1945年8月,柳亚子赋诗一首:“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此诗称颂的是( )
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张学良
3.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的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概括了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动撤退而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典型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
A.北京 B.延安 C.沈阳 D.南京
4.1947年,中共中央撤出延安后,率领西北野战军粉碎敌人对陕北进攻的是 ( )
A.毛泽东 B.彭德怀 C.刘伯承 D.周恩来
5.“孟良崮上鬼神嚎,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诗中描述的战役在( )
A.中原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
6.右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
势,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鳌”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7. 解放战争时期,一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说:“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由衷赞叹的是人民解放军哪一战役高超的指挥艺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我们要缅怀淮海战役,应该选择去下列哪个城市( )
A.锦州 B.北京 C.徐州 D.南京
9.右图这根小竹竿是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内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它虽然只有一米多长,却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3省88个城镇的地名,生动描绘了支前英雄唐和恩(莱阳市西陡山村人)和浩浩荡荡的胶东支前民工支援解放战争的路线图。下面与材料描述不相符的是( )
A.由材料判断唐和恩支援过淮海战役
B.人民群众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所支援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D.所支援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10.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对此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张学良 B.佟麟阁 C.李宗仁 D.傅作义
11.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右图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示意图,按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12.下图为解放战争进程示意图,请结合图中信息填出▲所在位置的内容( )
内战爆发(进攻解放区)→转入反攻(挺进大别山)→战略决战(主力决战)→渡江战役(▲)
A.消灭国民党主力 B.推翻国民党统治 C.建立新中国 D.实现国家统一
13.“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到1949年4月时,他们已在横渡长江……”。材料中涉及到的人民解放军的重大军事行动依次是( )?
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辽沈战役、渡江战役?
C.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14. 如果你是一位19世纪末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军事工业
15.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阻断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近代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客观环境中产生和发展,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挣扎和抗争,下列关于近代民族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B.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中国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
C.二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具有发展不平衡、发展过程艰难曲折、整体水平落后等特点
16.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事物,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坐轮船或火车出差 B.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17.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是( )
A.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B.京师大学堂创办
C.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D.《定国是诏》颁布
18.近代史上,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右图所示报纸创办的时间是( )
A.1872年
B.1897年
C.1905年
D.1915年
19. 《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一书收录了3 621首抗日战争歌曲,是目前收录抗日战争歌曲最全的书。下列作品会被收录其中的是( )
①鲁迅的《狂人日记》 ②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 ③徐悲鸿的《愚公移山》④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
A.郭沫若——创作《骆驼祥子》 B.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C.赵丹——出演《马路天使》电影 D.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0分,第21题12分,第22题15分,23题10分,第24题13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走了,延安这个包袱让蒋介石去背。蒋介石会以此吹嘘这是他的胜利,但不久人们就会看到,蒋介石占领延安,绝不是他的胜利,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要倒霉了。
——1947年毛泽东
材料二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毛泽东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所说的“我们走了”是指什么?导致毛泽东“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请你用史实证明材料一中“蒋介石占领延安,绝不是他的胜利,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正确性。
(3)材料二中“像一把尖刀,插人敌人胸膛”的战略部署指什么?“敌人胸膛”指的是哪里?这一战略部署有什么意义?
22.纪念章是为纪念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所发行的,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历史的影子。读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图一的纪念章是为纪念哪一军事行动吗?
(2)图二、图三、图四分别是为纪念哪场战役?这三场战役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3)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图几战役有关?使哪座城市和平解放?
(4)图四纪念的战役,它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图五反映的是哪场战役?此战役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请你说出这个城市的名字以及这个政权的名称。
23. “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概括了中国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请回答:
(1)“忽如一夜春风来”民族工业发展的“”指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行业有哪些?
(2)中国民族工业在1919年后和1937年后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造成这两个时期下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在移风易俗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革命派希望从各方面求得人们身心的解放,因为造就一代身心健康的国民是建立和维护乃至巩固共和制度最基本的前提。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3)材料二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生活照,在民国时期他们的饰是两款新式服装,请分别写出其名称。(2分)
(4)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请分析其中的原因,从中你有何感慨?
参考答案:
1. A
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判断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应读懂题干中的材料。因为“1945年8月”毛泽东冒着生命危险,以民族大义为重赴重庆谈判,由此判断C正确。
3.B
4.B 解析: 1947年,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进行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5.B
6. A解析:该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挺进中原,从而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B是指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C是指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D是指渡江战役,故选A。
7.A 解析: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切断了敌人向关内的退路,由关键词“锦州”可知A正确。
8.C 解析:淮海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开展的,所以选C。
9.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信息和分析问题能力。由材料信息“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3省88个城镇的地名”可知唐和恩是淮海战役的支前民工,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辽沈战役。故D与材料所属不符。
10. D 11. B 12. B
13.C 解析:题干材料中“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信息与辽沈战役有关;“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信息与平津战役有关;“横渡长江”与渡江战役有关,所以C正确。
14.B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这时期的中国民族工业主要集中于轻工业部门。故选B。
15.D
16.B 解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所以B不可能出现。
17.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中国同盟会成立是在1905年,分析选项,宣布废除科举制是在1905年。故选C。
18.A
19.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健是对“杭日战争歌曲”的把握。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文学作品;徐悲鸿的《愚公移山》是绘画作品。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和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与“抗日战争歌曲”相符。
20.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骆驼祥子》是由老舍创作的。所以A搭配不正确。
22.答案:(1)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2分)直接原因:1947年3月,国民党发动了对陕北解放区的大举进攻,当时敌我力量悬殊,为诱敌深入,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4分)
(2)西北野战军在党中央和彭德怀的率领下,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2分)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分)“敌人胸膛”指中原地区。(1分)意义: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2分)
22.答案:(1)千里挺进大别山。(2分)(2)图二:辽沈战役;图三:平津战役;图四:淮海战役。(3分)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2分)
(3)图三 平津战役。(2分)北平。(1分)
(4)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打下了基础。(2分)
渡江战役(1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2分)
23.答案:(1)辛亥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2分)纺织业和面粉业。(2分)
(2)一战后和抗日战争时期,西方列强再次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或外国侵略加剧打击了民族企业。(4分)
(3)摆脱殖民侵略,实现民族独立。(2分)
24.答案:(1) 变习俗: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变礼节: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变称谓: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称呼。(4分)
(2)中山装、旗袍。(2分)
(3)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带来了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中国学习西方的结果,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和创新的结果。(2分)
感慨:①要不遗余力地打击和扭转社会上的不良习俗、风气。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接受世界先进的事物,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地向更文明、更进步的方向发展等。(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