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本课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和游戏活动,让学生能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手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用事实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自主设计简单实验;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空气存在的验证实验,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能针对空气提出想知道的问题;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交流可更好的完成认知。
3、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空气,知道空气的性质,认识什么是气体。
学情分析
学生愿意玩,愿意动手,在本节课中以有趣的实验贯穿整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观察实践等能力。
教学准备
天平、水槽、饮料瓶、 气球、塑料袋、纸、 扇子、粉笔、 水 、杯子、土块
两个集气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小谜语,请同学们来猜一猜?(出示课件)“看不见、摸不着、无孔不入到处跑,所有生命离不了,它是谁?”
学生猜谜。师板书:空气
师:你们可真棒,对这位看不见又摸不着的隐形朋友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关于空气的有关问题。
师:你们的问题提得非常好,要想知道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找一些空气来研究,那么空气在哪里呢?(补充课题:空气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从“空气在哪里”开始研究。
(二)探究活动:
1、我们想办法找空气
师:请大家找一找空气,并用你手中的材料证明给大家看。
学生在组内找空气。全班交流并展示。
师:大家用自己的方法找到了空气,其他地方还有空气吗?
指名学生回答。师:你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空气在哪里吗?
学生: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师提出: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气体。
学生回想液体和固体的概念并举例。
师出示一袋空气:我也找到了一袋空气,刚才大家都找到了空气,你能说说空气是什么样的吗?学生回答,互相补充,在教师引导下说出是怎么知道的。(其中“透明”,学生可能说不出怎么知道的,教师可举例帮学生理解)
(课件出示: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2、研究空气的特点
(1)空气占据空间
师:大家表现真不错!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小故事吧!古时候两个国家起了战争,一个国家的情报人员得到了一份很重要的情报,不料被敌人发现了,匆忙中,他把情报塞进了一个瓶子里,然后放入水中(边介绍边演示),这样敌人搜身时,什么也没搜到,就把他放了。大家想想,虽然他的性命保住了,但情报是否也安然无恙呢?
学生猜测。
把瓶子取出来,一块验证。
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纸没有湿?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总结:空气占据空间(板书)
让学生试一试,并仔细观察:纸却湿了。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次却湿了呢?
学生找原因:因为瓶子倾斜了,冒气泡,空气出来了,水就进去了,还是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师:结合刚才冒气泡的现象,你能想办法让一个瓶子里的空气跑到另一个瓶子里吗?
组内讨论想办法并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是谁把瓶里的水赶出来了?
学生:是空气进去把水赶出来了,因为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2)空气有重量吗?
师:刚才大家开动脑筋,想了许多办法,找到了我们的朋友——空气,那么它有重量吗?
学生根据经验猜测。
师:怎样证明我们的猜测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一份研究方案吧!
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将这些想法予以整理。
师:让我们一块来验证一下吧!
学生操作。交流结果:空气有重量。
师:试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刚才天平只偏了一点,说明了空气很轻。
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只要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很多科学知识。
(三)课堂评价:
师: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感觉如何?伙伴们对你又是怎样的评价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
(四)拓展活动: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了解了空气的一些知识,有关空气的问题还有很多,请大家课下继续研究。比如:水里面有空气吗?其他星球上有空气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开展我们的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