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传感器
第1节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一、干簧管和传感器
1.如图所示
(1)干簧管和电路图介绍:
(2)现象:有磁铁时电路________,无磁铁时电路________。
2.传感器
(1)定义:传感器是这样一种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份等________量,
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________量,或转换为电路的________。
(2)作用: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
(3)目的:方便地进行测量、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工作原理:
(5)常见的传感器有:________、________、力传感器、气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磁敏传感器等。
二、常见传感器元件
1.光敏电阻
(1)材料:一般为半导体。如:硫化镉。光敏电阻的特性:光照越________,电阻越________;光照越弱,电阻越________;
(2)导电原理:无光照时,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少,导电性能________随着光照的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________。
(3)作用:把________这个光学量转换为________这个电学量;
(4)应用:照相机、验钞机、光控开关、光电计数器、报警器。
2.金属热电阻和热敏电阻
(1)一般为半导体
不同温度的水 凉水 温水 开水
电阻值情况
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升高电阻变________。
(2)异同点
金属热电阻化学稳定性好、测量范围________,但是灵敏度差;
热敏电阻化学稳定性差、测量范围________,但是灵敏度高。
(3)作用:把________这个热学量转换成为________这个电学量。
(4)应用:冰箱启动器、电饭锅、电阻温度计、报警器等。
3.霍尔元件
(1)构造:很小的矩形半导体薄片上制作四个电极E、F、M、N。
(2)霍尔电压:如图,EF间通入恒定电流I同时外加与薄片垂直的磁场B,则M、N间出现霍尔电压UH,它们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D为薄片厚度,k为霍尔系数 (与薄片的材料有关)。
接通 断开 物理 电学 通断 传输 处理 控制 温度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
强 小 大 不好 好 光照强弱 电阻 小 大 小 温度 电阻
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比较
比较内容 热敏电阻 金属热电阻
特点 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制作材料 氧化锰 铂
优点 灵敏度好 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
作用 将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例题】如图所示,图中1、2分别是两种材料的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线1是热敏电阻的图线,它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
B.图线2是热敏电阻的图线,它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C.图线1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灵敏度高
D.图线2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差、测温范围小、灵敏度高
参考答案:BD
试题解析:由图线可知,1为金属热电阻,其化学稳定性好、测量范围大,灵敏度差;图线2为热敏电阻,其化学稳定性差、测量范围小,灵敏度高,由此可判断BD正确。
1.关于干簧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电阻的作用
B.干簧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C.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开关的作用
D.干簧管是作为电控元件以实现自动控制的
2.有关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敏电阻能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B.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但灵敏度差
C.热敏电阻能把光照强弱这个电学量转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D.霍尔元件能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3.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
A.标准电阻
B.热敏电阻
C.光敏电阻
D.温度报警器
4.关于霍尔元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化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B.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化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C.把力这个力学量转化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D.把光照这个光学量转化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5.某楼梯口的电灯开关装有传感器,天黑时,出现声音才能发光,而白天即使有声音,电灯也不能发光,该开关中有两种传感器,它们可能是
A.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
B.金属热电阻和光敏电阻
C.热敏电阻和霍尔元件
D.光敏电阻和驻极体话筒
6.如图所示,某半导体热敏电阻的I–U图线可能是
7.如图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当照射光强度增大时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R2中电流减小
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
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
8.如图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2、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A.I2变大,U变大
B.I2变小,U变小
C.I2变小,U变大
D.I2变大,U变小
9.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杆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M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
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
10.关于测温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温用的金属热电阻的阻值不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在非典期间,机场车站用的测温仪非常迅速的测出的体温,它是利用了红外线敏感元件
C.热敏电阻的特点是随温度的升高而电阻变小
D.各种测温材料的电阻,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
11.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室内空调、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中,它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工作的。如图甲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9 V,内阻不计;G为灵敏电流表,内阻Rg保持不变;R为热敏电阻,其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当R的温度等于20 ℃时,电流表示数I1=2 mA;当电流表的示数I2=3.6 mA时,热敏电阻的温度是
A.60 ℃
B.80 ℃
C.100 ℃
D.120 ℃
12.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保护装置如图所示。铁芯左侧线圈L1由火线和零线并行绕成。当右侧线圈L2中产生电流时,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使电磁铁吸起铁质开关K,从而切断家庭电路。仅考虑L1在铁芯中产生的磁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L2中的磁通量为零
B.家庭电路中使用的电器增多时,L2中的磁通量不变
C.家庭电路发生短路时,开关K将被电磁铁吸起
D.地面上的人接触火线发生触电时,开关K将被电磁铁吸起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L为小灯泡,R为光敏电阻,LED为发光二极管(电流越大,发出的光越强),且R与LED距离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增大
B.当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减小
C.当滑动触头P向右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可能不变
D.无论怎样移动滑动触头P,L消耗的功率都不变
14.如图所示的电路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该电路中右侧固定不动的金属板b与能在声波驱动下沿水平方向振动的镀有金属层的振动膜a构成一个电容器,a、b通过导线与恒定电源两极相接。若声源S周期性振动,则
A.a振动过程中,a、b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B.a振动过程中,a、b板所带电荷量不变
C.a振动过程中,灵敏电流计中始终有方向不变的电流
D.a向右的位移最大时,a、b板所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最大
15.如图所示,Rt为金属热电阻,R1为光敏电阻,R2和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V为理想电压表,现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A.金属热电阻温度升高,其他条件不变
B.金属热电阻温度降低,光照减弱,其他条件不变
C.光照增强,其他条件不变
D.光照增强,金属热电阻温度升高,其他条件不变
16.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截面的液体的体积称为流量,用Q表示,其单位为m3/s。如图为电磁流量计的示意图,在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管道外加一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当管中导电液(含有正、负离子)流过此区域时,可测得管壁上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根据计算可以求出流量Q。
(1)电磁流量计为一个传感器,它可以将流速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试判断a、b两点电势的高低。
(2)设管道的直径为D,试用学过的知识推导流量Q的表达式。
17.温度传感器是对温度敏感的元件,它将感受到的温度信号转变成测量的量(一般是电学量),从而直接反映出其变化。某种材料的R-t图线如下图甲所示。
(1)它能否作为温度传感器的感应元件?
(2)把这种材料制成的电阻和一个电热器串联,如图乙,可达到何种自动控制效果?
18.(2016·北京卷)热敏电阻常用于温度控制或过热保护装置中。如图所示为某种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化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这种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导电能力__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相对金属热电阻而言,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更__________(选填“敏感”或“不敏感”)。
19.(2015·上海卷)监控系统控制电路如图所示,电键S闭合时,系统白天和晚上都工作,电键S断开时,系统仅晚上工作。在电路中虚框处分别接入光敏电阻(受光照时阻值减小)和定值电阻,则电路中
A.C是“与门”,A是光敏电阻
B.C是“与门”,B是光敏电阻
C.C是“或门”,A是光敏电阻
D.C是“或门”,B是光敏电阻
2.BD【解析】光敏电阻能把光强这个光学量转为电阻这个电学量,选项A错误;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但灵敏度差,选项B正确;热敏电阻能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为电阻这个电学量,选项C错误;根据霍尔效应可知,霍尔元件能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选项D正确;故选BD。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传感器的考查;要知道传感器是把其他物理量转化为电学量的装置;生活中常用的传感器由光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要能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BCD【解析】标准电阻的电阻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采用合金制造,A错误;热敏电阻中有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采用半导体材料制造,B正确;光敏电阻的电阻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减小,采用半导体制造,C正确;可以采用半导体电阻制造简单的温度报警器,D正确。
4.B【解析】霍尔元件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化为电压这个电学量,故B正确。
5.D【解析】根据题意,天黑时,出现声音它就开启;而白天,即使有声音它也没有反应,故电路中有光传感器,即使天黑,没声音灯也不亮,故用到了声音传感器。即控制电路中接入了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故D正确。
8.B【解析】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热敏电阻R2的阻值减小,则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将增大;由U=E–Ir可知,路端电压减小,则图中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将减小;因总电流增大,则R1两端的电压增大,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则可知流过R2中的电流I2减小。故B正确。
【名师点睛】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电流与电压U的关系
9.B【解析】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则电压表不分流,故触头移动时不会改变电路的电阻,也就不会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故A错误;电压表测的是触头P左侧电阻分得的电压,故示数随物体M的移动即触头的运动而变化,故B正确,C、D错误。
10.BCD【解析】非接触式测温仪能发出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越强,所以测温仪使用的是红外线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的特点是随温度的升高而电阻变小,故BCD正确。
11.D【解析】由图象知,当R的温度等于2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4 000 Ω,由串联电路特点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解得:。当电流时,由串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得:解得:。由图象知,此时热敏电阻的温度t=120 ℃,所以选项D正确。
12.C【解析】当电路正常工作时,电流经火线流入用电器,再经零线流回。由于火线和零线并行绕在铁芯左侧,火线和零线中的电流反向,合磁通量为零,故AB正确。用电器短路后,火线和零线中电流仍然等大、反向,铁芯中无磁通量,开关不会被电磁铁吸起,C错误。当地面上的人触电时,火线中的电流经人体流入大地,由于电磁感应,L2产生感应电流,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使电磁铁吸起铁质开关K,从而切断家庭电路,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应选择C。
15.B【解析】金属热电阻温度升高,则电路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即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通过光敏电阻的电流增大,而总电流是减小的,所以通过的电流减小,故两端的电压减小,A错误;金属热电阻温度降低,光照强度减弱,如果外电路电阻减小,则干路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所以光敏电阻两端的端电压减小,即通过的电流减小,而总电流增大,所以通过的电流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正确;光照强度增大,则光敏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路端电压减小,即和热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通过的电流减小,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C错误;光照增强,金属热电阻温度升高,一个电阻减小,一个电阻增大,若总电阻减小,则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而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并联电路电压减小,所在支路的电阻增大,所以支路电流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一个电阻减小,一个电阻增大,若总电阻增大,则路端电压增大,总电流减小,而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并联电路电压增大,所以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通过光敏电阻的电流增大,而总电流是减小的,所以所在支路的的电流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故D错误;
【名师点睛】在分析电路动态变化时,一般是根据局部电路变化(滑动变阻器,传感器电阻)推导整体电路总电阻、总电流的变化,然后根据闭合回路欧姆定律推导所需电阻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或者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也就是从局部→整体→局部
17.(1)能 (2)可达到使电热器保持一定温度的效果
【解析】温度升高或降低导致R阻值发生变化,使电路中电流发生变化,导致电热器上的电压发生改变,因此达到使电热器保持一定温度的效果。
18.增强 敏感
【解析】温度越高,热敏电阻的阻值越小,即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故导电能力增强;根据图象可知,热敏电阻在相同的温度范围内变化时,阻值变化越大,故其对温度敏感。
19.D【解析】开关S闭合后,C门的一个输入端就是1,系统不管白天和晚上都工作,说明与另一个输入端的逻辑值无关,这说明C门是“或”门。开关S断开时,C门的一个输入端就是0,要让系统工作,另一个输入端必须是1,也就是高电压,所以B是光敏电阻,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