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部编版 七年级 上册 第12课)
【课程标准解读】
内容标准: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内容要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盐铁官营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解读:汉武帝在各个方面采取的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他把忠君守礼思想立为正统思想核心,使之成为汉朝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也从此成为中国历代思想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推恩令”的实施,巧妙地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能力;实行盐铁国有专卖,中央收回铸币权,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改善了财政状况,进一步为维护国家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知道”属于识记层次;与2001年版课标“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相比,删除“评价汉武帝”,降低了难度要求。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属于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这是中国封建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时期,同时,这一时期创立的一些制度对以后历代王朝具有深远影响,也是从这时起,大一统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因此,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本课前承秦始皇统一中国和汉朝建立与“文景之治”,后启东汉的兴衰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等内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使汉朝进入鼎盛时代并对后世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所以,本课在古代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的学习内容分为三目:“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盐铁专卖。这三目是基本平行的并列关系,分别从政治方面、思想方面、经济方面构成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将本课内容在编排上进行调整:
政治危机
藩王割据,豪强横行
思想危机
百家纷争,思想不一
经济危机
私铸钱币,盐铁私营
危机四伏:
政治方略
推恩抑强
思想方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方略
经济集权
巩固一统: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目标达成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主体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与思维发展特点以及教师平时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而做出的。
一、七年级学生的独立意向与自主意识明显增强,成人感显著提升。他们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拥有自己的独特角度和观点。老师要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满足学生自尊感的心理需求,肯定学生渴求上进的表现,同时要有意识地进行正面引导与疏通。
二、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意志力较薄弱,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很容易开小差,影响教学效果。老师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三、七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处于转型时期,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虽有较快发展,但具体形象思维依然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思维较为薄弱,需要老师耐心地予以启发与引导。
四、七年级学生的识记能力较强,但归纳分析能力较弱。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但认识的深刻性与辩证性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很多知识需要有待于师生在共同探究中加以解决。
【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三维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盐铁官营等史实。
2.通过师生分析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学生能够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格局的功绩。
3.运用时间轴、历史地图,学生能够增强时序意识及时空观念;通过历史图片、图表、文字材料,学生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并学会从中获取相关历史信息,增强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学会收集有效信息的方法,锻炼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上以史料创设情境,以问题探究引发思考,实施分组教学、合作学习,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有关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正确方法,为以后学好历史打下基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采取的措施,使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延续和巩固,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感受汉武帝高明的治国智慧;体会“大一统”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政治观念和思维方式,树立从自身出发,维护和巩固国家大一统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学生学情确定重、难点如下:
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其影响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与手段】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法(运用斧子演示工具和平板电脑)、情境教学法、读书指导法、史料研读法、问题探究法等。
采用的学习方法有: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编制知识网络、体验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用斧子演示工具出示中国历史时间轴)
同学们,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与分裂局面交替出现,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时期就是秦汉时期,这一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下面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前面所讲内容。(教师提问如下:)
1.秦朝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你知道它建立的时间吗?它的建立者是谁?
2.西汉王朝于哪一年建立?建立者是谁?
3.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统治策略?文帝和景帝时期的统治局面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教师一边提问,一边用斧子演示工具出示相关课件内容。)
正是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到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它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它奠定了一个族群鼎立千秋的自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师出示课题,书写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用时间轴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可以认识到秦汉时期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可以增强时空观念,增强时序意识;认识到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
教师活动: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汉武帝。(教师出示汉武帝像课件,学生读简介:汉武帝刘彻,汉景帝之子,生于公元前156年,16岁登基为皇。)汉武帝刘彻在即将满16岁时,父皇景帝病逝。转眼间,他便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成了大汉帝国的统治者,此时他面临的是怎样的一个帝国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师生观看视频)
教师活动:同学们,请你用视频中的两个关键词来说明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是怎样一个帝国?预设学生行为:学生答:国富民强、危机四伏。
教师活动:帝国虽国富民强,但却危机四伏,这些危机足以颠覆他和他的帝国。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第一篇章的学习。
第一篇章:武帝登基 危机四伏
(一)政治危机
教师活动:政治危机还要从汉高祖分封诸王说起。(出示地图《西汉前期形势图》)汉初,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分封诸侯王,同时并行郡县制,诸侯王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
材料一:
(注:图中红色区域为诸侯王辖地,绿色区域为中央政府辖地)
材料二: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请同学们讨论思考:上述两则材料反映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讨论后回答:反映了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教师活动:到了汉景帝时,诸侯王的势力越来越膨胀,全国有54个郡,诸侯王就控制了39个,中央掌控的只有15个郡,汉景帝难道就任诸侯王国的势力这样发展下去吗?同学们看课本54页“相关史事”,汉景帝时接受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学生答:晁错、削夺诸侯王的封地)结果怎样?(学生答:七国举兵叛乱)经过三个多月战争,景帝平息了七国之乱,使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加强。那么,王国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吗?我们一起看下面材料。(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大意:如今的诸侯有的竟然拥有相连的几十个城市,土地上千里。当政府对他们管理的比较松时,他们则容易骄傲奢侈,做出淫乱的事情;当政府对他们严加管理时,他们则依仗他们的强大,联合起来反叛朝廷。)
请同学们讨论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讨论后回答:汉武帝时诸侯国仍然威胁中央。
教师活动:除了诸侯王势力强大外,还有哪股势力发展起来?
预设学生行为: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
(豪强地主) “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史记·平准书》
(大意:豪强地主聚敛财富,兼并土地,横行乡里。)
教师活动:综合上内容,请同学们概括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政治危机有哪些?
预设学生行为: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混乱。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课件)政治危机:藩王割据,豪强横行,威胁中央。
(设计意图:以史料创设情境,以问题探究引发思考,学生能够增强史料实证意识,锻炼历史思维能力;由学生总结政治危机,锻炼总结概括的能力。)
(二)思想危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5页第二段文字,用简要语言概括汉武帝时期,在思想上面临什么危机?(教师出示课本内容和问题)
课本内容:西汉初,朝廷对地方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预设学生行为:诸子百家学说流行,士人游说诸侯王,对抗朝廷。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课件)思想危机:思想不统一,威胁皇权。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课本内容设计问题,学生能够增强问题意识,养成看书提问题的学习习惯。)
(三)经济危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5页最后一段文字,用简要话概括汉武帝时期,在经济上面临什么危机?(教师出示课本内容和问题)
课本内容:西汉初年,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里,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这些富豪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如汉初诸侯王叛乱时,朝廷向他们借钱去平叛,他们却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讨论后回答: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里。(或答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教师活动:私铸钱币、盐铁私营对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请看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西汉初年,听任郡国自由铸钱,私铸之风盛行。造成币制紊(wěn )乱,铜钱大小轻重不一,劣币充斥市场。铜钱越来越轻、物价越来越贵的现象日趋严重。
——周艳常《试论汉武帝时期的币制改革》
材料二:汉初盐铁采取放任政策,当时所谓富商大贾,很多都是靠冶铁煮盐致富的,而盐铁之利在诸侯王国,更容易引起政治上的危机。譬如吴王招徕流民,煮海为盐竟至叛乱(七国之乱)。 ——<<浅谈汉武帝的盐铁专卖制度>>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指出私铸钱币、盐铁私营对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讨论后回答:造成币制紊乱,物价上涨;引起政治上的危机。
教师活动:私铸钱币、盐铁私营还对农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时,农民见富商大贾经商容易致富,也弃农经商,同学们看课本56页史料:《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这种状况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什么影响?(出示课件)
预设学生行为:不利于农业发展,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
教师活动:私铸钱币、盐铁私营使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都受到严重影响。(教师出示课件)经济危机:铸币混乱,盐铁私营,威胁统治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阅读,学生能够增强史料实证意识和论从史出的史学观。)
政治危机
藩王割据,豪强横行,威胁中央
思想危机
思想不统一,威胁皇权
经济危机
铸币混乱,盐铁私营,威胁统治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就知道了汉帝国虽国富民强,但却危机四伏,。(教师出示课件)
教师活动:这三大危机都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是如何化解这些危机,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二篇章的学习。
第二篇章:雄才大略 巩固一统
(一)政治方略:推恩抑强
教师活动:针对政治危机中的藩王割据问题,当时的大臣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出示课件)方案一:削藩,再战;方案二:以退为进,掌握主动(主父偃提出)。请同学们讨论分析哪个方案更切实可行?说明你的理由。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阐明自己观点。
教师活动:阐述方案一的危害,指出第二个方案实际上就是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的建议,一起来看一则史料。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大意::愿陛下颁布一道诏令,让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除嫡长子(正室妻子生的大儿子)继承王位并继承部分封地外,王国的其他封地分封给其他儿子建立侯国。让诸侯的每个儿子都欢喜地得到他们所期望的(封地),表面上是皇帝把恩德施予他们,实际上是分割诸侯的领地,这样就算不削藩,他们的势力也会渐渐变弱。
汉武帝认为此计甚妙,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学生齐读)
为了更好地理解推恩令,请同学们讨论下面这个问题。
教师活动:假如一个诸侯王的封地有下图那么大,他有五个儿子,根据主父偃的建议,他去世后,他的封地可能会变成什么样?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图并讨论后,展示成果。
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绘制示意图或参与情景模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种设计也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学情。)
教师活动:推恩令妙在何处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预设学生行为:(1)汉武帝没有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王国问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2)得到封地的子弟不仅没有反抗,还对皇帝感恩戴德。
教师活动:汉武帝巧妙地解决了困扰父辈多年的问题。“推恩令”的实施,到底起到了怎样的效果呢?一起来看下面的材料。(教师出示材料)
“古之贵(显贵)者不乘牛车,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势孤力小),贫(穷)者至乘牛车。 ——《晋书·舆服志》
关键词:诸侯寡弱,诸侯国的势力和地盘都越来越小。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还采取哪些措施?请同学们看课本55页第一段文字。
预设学生行为: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
教师活动: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在每年召开一次的祭奠大会上,又借口诸侯王所献酎金的斤两、成色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此后,还以种种罪名废去一些诸侯,到汉武帝末年,汉初所封王国铲除殆尽,藩国的威胁自此消除。
与此同时,针对政治危机中“豪强横行”,武帝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预设学生行为:建立“刺史制度”。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地图)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每州设刺史一名,专门负责监察本州的主要官吏和豪强及子弟的不法行为。
教师活动:以上就是汉武帝针对政治危机(藩王割据,豪强横行,威胁中央)所采取的治国措施。哪位同学进行总结?
预设学生行为: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2.削爵、夺地、除国;3.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教师活动:上述措施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预设学生行为: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教师活动:汉武帝采取的政治方面的治国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二)思想方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师活动:针对思想不统一,威胁皇权的思想危机(出示课件),当时有很多人向汉武帝进言,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学派的学者,主张用他们的思想来加强统治,你会赞同哪家的观点呢?(出示课件)同学们讨论一下。
预设学生行为:赞成道家、法家、儒家思想的同学分别表达自己观点。
教师活动:汉武帝最终采取了哪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呢?(学生答:儒家思想)
教师活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示课件)
这时的儒家思想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社会需要相结合,吸收其他学派的理论,比如:法家、道家、阴阳家等等,创建了一个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如: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君权神授”学说。他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臣民。全国臣民都要服从皇帝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课件)君权神授的思想正是汉武帝想要的,所以深得汉武帝的赞誉。董仲舒还提出了“大一统”学说(出示材料)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
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以思想的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大一统的理论也成为汉武帝的治国理念。
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是忠君守礼的思想。(出示课件)
教师活动:汉武帝为落实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预设学生行为:在长安设立太学,教授儒家经典。
教师活动:(出示课件)在长安设立太学,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这些儒士进入官员的队伍,壮大了维护大一统的统治基础;在地方也设立学馆,也教授儒家经典(出示课件),用儒家思想教化百姓,百姓都学儒家思想,那么思想也就统一了,从而在思想上巩固了大一统的王朝。(出示课件)
教师活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预设学生行为:儒学从此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教师活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儒家思想的影响仍无处不在,你能举例说明吗?
预设学生行为动: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活动:如今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名片,汉文化、孔子学院正在随着开放的脚步,走向世界,辐射出古老而又璀璨的光芒。(出示孔子学院课件)
(设计意图: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举例说明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举例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今的影响,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能够感受到儒学的深远影响。)
(三)经济方略:经济集权
教师活动:盐是每个人都必须拥有的重要的生活资料,而铁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制造农具和兵器的基本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这些重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却不受国家的控制,而是掌握在地方富商大贾手里,地方豪强控制着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面对这一经济危机,汉武帝又是怎么做的呢?同学们看课本56页,完成以下思维导图。
现象:
措施:
作用:
预设学生行为:A.统一铸币;B.盐铁专营;C.调配物资;D.国家进一步稳定下来,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国家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表能够锻炼构建知识基础框架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师活动:(出示课件《五铢钱》)这是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五铢,故得名五铢钱。(“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货币的统一,便于各地经济交流,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出示课件《西汉盐官、铁官分布图》和《西汉郡国齐国的铁官使用的封泥图片》,提问: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预设学生行为:汉武帝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专营、专卖。
教师活动: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这样中央政府就掌握了经济命脉,为国家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此外,汉武帝还在中央设立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易地出售,辗转交换,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回长安。设立平准官,运用手中掌握的大量物资和经济力量,贵时抛售,贱时收买,以稳定市场物价。(出示课件)
汉武帝还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尤其重视兴修水利。(出示课件)
以上经济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呢?教师出示史料:
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汉书·食货志》(请一位同学解释)
预设学生行为:百姓的赋税没有增加,天下的财富富足。
教师活动:以上这些经济措施,使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国家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从而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以上我们进行了第二篇章:雄才大略 巩固一统的学习,提问: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呢?请同学们讨论总结。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进行总结。
教师活动:汉武帝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预设学生行为: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地图和文字史料,学生能够增强史料实证意识,锻炼历史思维能力;由学生总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锻炼总结概括的能力。)
教师活动:汉武帝于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在位,在他54年的执政生涯中,大一统一直是他的梦想与追求,他在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将西汉推向鼎盛,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强国,并让中国走向世界成为可能。
此后,虽然中国也出现过分裂动荡,但“大一统”的观念逐渐已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大一统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永恒的任务。
(设计意图:学生能认同“大一统”并树立从自身出发维护和巩固国家大一统的家国情怀。)
教师活动:下面,我们就一起再巩固一下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巩固提升练习
1.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 )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 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
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 D.诸侯王和宦官势力
2.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汉武帝在位时间,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除异己
C.放权于诸侯国 D.平定叛乱
4.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
A.半两钱 B.五铢钱 C.铲币 D.刀币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提升练习再次感受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教师活动:学完本节课后,我们不仅要思考:汉朝大一统局面是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出现的,那能不能说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是汉武帝一个人功绩呢?为什么?下面我们进入第三篇章
的内容:
第三篇章:感悟思考 以史鉴今
预设学生行为:针对上一问题,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到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亡教训,通过文帝景帝的努力,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出示时间轴),正是在前人的积累上,最终在汉武帝时在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教师活动:出示课件
感悟一:汉初六七十年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在汉初以德化民,休养生息等思想的影响下,积累出了一个大一统的鼎盛局面。它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它奠定了一个族群鼎立千秋的自信。这正是大汉王朝的光荣所在。
所以,历史的魅力在于积累……
感悟二:汉武帝面对危机,采取了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他摒弃前人的削藩策推行推恩令;摒弃前人的焚书坑儒开创独尊儒术……从而开创了一个大一统的鼎盛局面。
所以,历史的魅力又在于什么呢?
预设学生行为:变革与创新
教师活动: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
教师活动: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的感悟和思考一定还有很多很多……
教师活动:最后总结:同学们,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鉴古知今,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认识了汉武大帝,感受到了它的大一统措施,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发展来之不易。而今,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崛起,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同学们一定要发愤图强、奋发有为,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本节课到此结束!
(设计意图:再次呈现时间轴,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的魅力在于积累;通过教师总结,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学科鉴古知今的功能,能够认识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要勇往直前,拼搏进取。)
【板书设计】
危机四伏
政治危机
藩王割据,豪强横行
思想危机
百家纷争,思想混乱
经济危机
铸币混乱,盐铁私营
治国方略
政治方略
推恩抑强
思想方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方略
经济集权
【教学反思】
1.本节课以课标为中心,充分考虑学情,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打破教材的顺序,把重点分解,由浅入深地解决问题。
2.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体验,通过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读书指导法、史料研读法、问题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有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归纳概括、史论结合、分析比较、理性思维等能力得到提升。
3.本节课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历史图片、图表、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并学会从中获取相关历史信息,增强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运用时间轴、历史地图,增强了学生的时序意识及时空观念;通过层层推进,学生能认同“大一统”,体会“大一统”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政治观念和思维方式,树立从自身出发,维护和巩固国家大一统的家国情怀。
4.通过本节课的感悟与思考,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的魅力在于积累,历史的魅力在于变革与创新;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学科鉴古知今的功能,能够认识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要勇往直前,拼搏进取。
5.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时间有限,再加上本节课涉及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和熟知的历史较远,有些问题分析地不够透彻,比如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