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物质的构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物质的构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9-08 07: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物质的构成
1. 教材与学生分析
1 教材分析:教材通过观察蔗糖这个例子,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得到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这个结论。通过对学生细胞大小的了解来类比分子的大小。在通过酒精与水混合实验的两张图片来揭示:分子之间有空隙。
2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几节课中已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但对于物质的构成这部分知识来说还是觉得非常抽象。初一的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掌握尚有一定难度。
3 重难点:分子概念的构建,以及理解分子之间有间隙。
2.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让学生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3.确认不同的物质,分子的大小并不相同。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并能列举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通过学习,知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了解扩散现象。
③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知识,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和事实,能用分子的运动解释扩散现象。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3. 教学设想
1 教法选择:按教材知识结构,以阅读图片→课堂讨论→实验观察→延伸讨论→获得知识的研究性方式来展开。
2 学法指导: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发挥学生潜能,在教师指导下设疑、实验、观察、分析、思考、归纳、总结、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时分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物态变化知识,引入新课 观察现象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引出物质构成的概念。以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10分钟
二、教授新课,探究新知 展示甘蔗并观察蔗糖的三张图片这种微小的颗粒在科学上我们称它为分子。一颗糖是由无数个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糖分子构成的。生活中有许多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比如说水是分子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所以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师:除分子外,还有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盐就是由离子构成的,而铁、铜等金属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师:前面我们学过的细胞很小,但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它,而分子更小。那么分子小到什么程度呢?通过阅读书上P140第二段来说明。(二)分子之间有空隙师:刚才我们知道一滴水中大约有1×1021个水分子构成,那么这么多水分子是紧密无间地挤在一起,还是像同学们那样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呢?生:有空隙。 学生描述观察结构由教师讲授抽象概念。学生举例生活中其他的现象。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通过蔗糖的实验说明蔗糖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让学生体会物质组成的结构层次。初一学生对抽象概念的认知尚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讲授便于理解。通过学生的讨论,自己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3分钟
三、延伸知识,开阔思维 演示实验:沙子和黄豆的混合总体积减少的实验。师:沙子和黄豆混合总体积为什么会减少呢?生:因为沙子黄豆之间有空隙。 思考回答 学以致用开拓思维 5分钟
四、章节小结 1.让学生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让学生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3.确认不同的物质,分子的大小并不相同。 及时巩固新知识 3分钟
五、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1.能够在花园里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B、分子有质量
C、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2.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会变小,这个实验说明 ( )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分子间有间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
C.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个分子 D.自然界中有很多种分子 回答 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3分钟
六、课外作业 1、课后习题2、同步练习相应题目 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