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7汉字的魅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汉字的特点与魅力;
2、 理解作者的思路;
3、 找出文中采用的说明方法;
4、 了解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彩;
5、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
1、 了解汉字的特点与魅力;
2、 找出文中采用的说明方法;
3、 理解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
1、 理解作者的思路。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字词;
2、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3、 找出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介绍文章性质。
由人有魅力到汉字也有魅力,汉字的魅力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属于文艺性说明文。
2、 检查生字词。
(1) 注音
魅 力 瑰 宝 疲 惫 娴 熟 深 谙
亵 渎 绚 丽 脍 炙 人 口
(2)字形
亵 渎 绚 丽 习 以 为 常
悲 痛 欲 绝 脍 炙 人 口 无 边 无 涯
3、指名朗读课文,思考划分层次。
全文共9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举例说明汉字能给人美妙而大胆的联想,从而说明汉字在表形上的魅力。
第二部分(3——4)希望海外同胞耐心细心地教孩子学好汉字,说明汉字在表意上的魅力。
第三部分(5——9说明汉字的特征,重点说明汉字的精神魅力。
4、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 作者是通过何种说明方法开始文章的?
(2) 由“明”字是如何想到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的?
(3) 为了突出中国汉字能给人美妙而大胆的联想,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 体会第二段中“几乎”一词用得如何准确。
归纳:第一部分着重说明汉字的表形魅力。
5、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 第二部分作者是运用什么句式开头的?
(2) 从第三段中找出年轻父母应该如何教孩子学好汉字的句子?
(3) 在第三段中找出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这里把汉字的丰富多彩比作大花园对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吸引力)
(4) 从第四段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问题。
从时间长短上来看汉字对人有何作用?从用途上来看汉字又有何作用?
两个依靠强调了什么?这里运用什么说明方法?
这一段中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归纳:第二部分着重说明汉字的内在魅力。
6、 总结本节课内容。
7、 布置作业。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研读第三部分;
2、找出概括汉字的特点与魅力的句子;
3、 找出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4、 体会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彩;
5、 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1、回忆上节课内容。
注意下列字词的写法及注音。
魅 力 瑰 宝 疲 惫 娴 熟 深 谙
亵 渎 绚 丽 脍 炙 人 口 无 边 无 涯
2、 阅读第三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 仔细朗读第五段第一句话,联系上下文思考它的作用。
并具体说明它是如何承上起下的?
(2) 文中提到生活中的众多用品目的是什么?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这里运用什么说明方法?
(3) 从第五段中找出能概括汉字的特点与魅力的句子。
(4) 汉语拼音能代替汉字吗?作者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5) 第六段说明汉字具有什么魅力?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在具体说明汉字的精神魅力时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6) 第7——9段说明了什么内容,是对哪一段内容的有力补充?
体会这三段的文学色彩和感彩。
归纳:第三部分着重说明汉字的精神魅力。
3、总结全文。
(1)本文说明内容与情感的交织。
举例引出说明中心“汉字的魅力” (赞叹)
汉字作为母语,将伴随人的一生 (自豪)
汉字的特点及魅力 (推崇)
汉字给漂泊异乡的人的力量 (崇敬)
借《俄罗斯语言》赞中国汉字 (骄傲)
(2) 写作特点:富有文学色彩和感彩(引用屠格涅夫的散文诗)
比喻句大量运用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汉 一、汉字引发美妙而大胆的联想 汉字的表形魅力
字 汉字的巨大吸引力 汉字的表意魅力
的 二、
魅 汉字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汉字的内在魅力
力 三、汉字将海外游子带到父母面前 汉字的精神魅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