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9-22 06: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二力平衡》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
2、知道二力平衡的意义
3、记住二力平衡的条件
4、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
1、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建立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
2、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三、教具:多媒体 学具:滑轮、钩码、细绳、纸板
四、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回顾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板书:不受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生活中你发现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吗?(请学生例举一些)
提问:他们受到力的作用吗?
学生回答:受到力的作用。(请学生说出受到了哪些力 )
请同学把这些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来.
(学生画书上111页6-23、6-24、6-25的受力示意图)
(学生交流,评改正误,可选一同学的实物展示)(5)
提问:牛一定律说不受力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在现实中物体受了力仍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板书:受力——静止或或匀速直线运动)这是怎么会事?你想得通吗?
(二)新课教学
原来,牛一定律是在理想状况下,而在现实中我们把物体受了力仍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所受力称为平衡力。(板书)
现在请大家说出你身边的平衡力。(学生先讨论,后抽学生回答)(5)
平衡力中二力平衡是最基础的,既物体受到二个力的作用而平衡,我们先研究二力平衡,即: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
1、做一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前期准备:实验器材、活动记录单。)
(投影:“提出问题”、“作出猜想”)
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提供的器材,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第一步:设计探究物体平衡时二力的大小关系。
第二步:设计探究物体平衡时二力的方向关系。
第三步:设计探究物体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第四步:设计探究物体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一物体上。
(投影)
抽1-2个小组同学说出方案。(5)
学生做实验,收集证据。
2、学生汇报刚才的实验情况,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
(提问:刚才的实验是怎么做的?看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
结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10)
3、下面就用一下这个正确的结论
(1)解书上114页第3题。(抽学生解析,并让学生讨论回答:二力平衡时,合力是多少?)(板书:合力为零)
(2)翻书到81页第2题,看一看,这两个力的大小怎样?方向怎样?它们是平衡力吗?
(学生讨论回答)——不是平衡力,因为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板书: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
(3)解书上114页第2题,并让学生说出A图、B图中各表示的是什么力?哪个是平衡力?
(4)完成113页第1题。
针对学生问题,引导归纳出一般解题方法(投影)(10)
(三)、小结(3)
学生说出本节收获的知识、方法。
(四)布置作业(学习丛书)(2)
板书设计:
二力平衡
不受力: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受力: 平衡状态 合力为零
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因为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单
次数 内容 方案 现象 结论
1 物体平衡时二力的大小关系
2 物体平衡时二力的方向关系
3 物体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4 物体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一物体上
二力平衡的条件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单
次数 内容 方案 现象 结论
1 物体平衡时二力的大小关系
2 物体平衡时二力的方向关系
3 物体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4 物体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一物体上
二力平衡的条件
理想状况
等大、反向、同物、同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