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华师大版)同步检测-SMJ(三)(word版含参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华师大版)同步检测-SMJ(三)(word版含参考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9-22 10: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华师大版)同步检测——SMJ(三)
(上册 第二章 昼夜与四季)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图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2.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斜交的夹角是( )
A.23.5° B.66.5° C.90° D.15°
3.有关地轴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地轴北端在一定时期内始终指向北极星 ② 地轴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
③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分别称为北极点和南极点
④ 地轴空间位置不随地球运动而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全球昼夜平分的日期是( )
A.春分日和秋分 B.冬至日和夏至日 C.春分日和冬至日 D.夏至日和春分日
5.关于24节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4节气是以地球绕日运行的轨道来划分的,节气的日期在每年都有较大的变化
B.24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的发明
C.依据24节气我国把夏至日作为夏季的起点
D.24节气是对我国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具有指示和预告作用
6.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 )
A.气候变化 B.四季变化 C.昼夜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7.下列现象是公转造成的是( )
① 四季更替 ②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③ 昼夜交替 ④ 一年四季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⑤ 宁波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 ⑥ 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8.一天中教学大楼影子最短的时候是( )
A.早上8∶00 B.正午12∶00 C.下午18∶00 D.无法判断
9.下列节日是根据农历而确定的是( )
A.春节 B.劳动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
10.在地球上始终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的原因是( )
A.月球表面到处是环形 B.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C.月球上昼夜温差大 D.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
11.以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为基础的时间计量单位是( )
A.年 B.闰年 C.日 D.月
12.我国古代常用的计时仪器是( )
A.日晷、漏刻 B.日晷、地动仪 C.地动仪、漏刻 D.日晷、时钟
13.月全食时的月相是( )
14.一根竹竿插在北极点,那么正午时它的竿影的方向是( )
A.东 B.南 C.西 D.北
15.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正确的是( )
A.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C.自转周期是一年,公转周期是一天 D.自转周期是27天,公转周期是365.256天
16.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月食的是( )
17.下列有关时问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地球自转周期 ②地球公转周期 ③月相变化周期 ④月球公转周期 ⑤月球自转周期
A.②>③>④>⑤>①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① D.①>②>③>④>⑤
18.当我们观察上弦月时,以下事物可信的是( )
A.观察时大约为初七、初八 B.上半夜出现在东半部的天空
C.黎明前见于西半部天空 D.再过一星期可观察到蛾眉月
19.宁波地区,白昼比黑夜长,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时期是( )
A.春分日到夏至日 B.夏至日到秋分日 C.秋分日到冬至日 D.冬至日到春分日
20.在下列节日中,我们宁波市白昼最长的是( )
A.圣诞节 B.元旦 C.儿童节 D.国庆节
21.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北极圈上 D.南回归线上
22.我国冬至日时,北极圈出现( )
A.昼夜平分 B.极昼 C.昼短夜长 D.极夜
23.从我国的“清明节”到“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24.月相变化的原因( )
① 月球是个球体 ② 月球本身不透明,不发光 ③ 月球在绕着地球公转的同时,地球也在绕着太阳公转 ④ 月球、太阳、地球三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5.如图所示是从月球上拍摄的“日食”照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张照片可能是在农历2008年正月初一拍摄的
C.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二、连线题(共9分,每线1分)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1分)
28.地球的运动形式有 和 。
29.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 、 。
30.在公历中,每隔 年设置一次闰年,闰年中多出的一天日期是 月 日。
31.把季节和农业生产时序相结合的计时方法叫做 。一年分为 节气。
32.“月有阴晴圆缺”,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 。在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相要经历 、 、 、 等一系列的变化。
33.晴天,在学校观察和测量竿影长度的实验中,活动后的体会:
(1) 一天中竿影最短的时间在 ,竿影的方向是 ,一天之中竿影大小和方向变化的原因是 。
(2) 一年之中中午竿影长短变化的原因是 ,竿影最长的时间在 。
34.据你所知在我国的节日中,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有 、 、 等。
35.学校的作息时间一般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也随之进行着调整,主要考虑白昼时间的长短。我们今天所处的季节的白昼时问比冬季要 ,造成一年中白昼时间长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填“地球的自转”或“地球的公转”)
三、分析探究题(每空1分,共30分)
36.读月球运行轨道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写出A、D处所观测到的月相及相应的农历日期:
A处的月相 ;农历日期 。
D处的月相 ;农历日期 。
(2) 月球由C处出发,经过B、A、D,是月相变化的一个 ,称为 月。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变化很大的原因是 。
(3) 重阳节的晚上出现的月相是图中的 位置;
(4) 小明说春节看到了月食现象,小强说看到了日食现象,他们两人中谁的话可信 为什么

(5) 地球上的观测者只能看到月亮的一面主要原因是 。
37.李红同学发现:阳光照射下家里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于是他就提出了下列问题,请帮助分析回答:
(1) 深圳市的纬度是22.5°N, (填“有”或“无”)阳光直射机会。
(2) 为了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深圳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 日
的楼影来计算。
(3)一天中。使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38.下图是地球接受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要求。
(1) 这一天是 月21日; (2) 此时A地的季节是 ;
(3) 此时C地区出现 现象。
39.读地球绕日公转图,如上右图所示,完成下列要求:
(1) 按照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观看到的地球运动情况,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 A处表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在 (填纬度)以北地区出现
现象;图中D处的节气是 ,日期是 。
(3) 地球在C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 线,地球自B位置到C位置时,太阳的直射
点移动的方向是 。
(4) 当地球自C位置到D位置过程中,你家乡所在地的白昼越来越 。
40.如图所示,E、F、G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三条线间的移动轨迹。
(1) 分别写出二条纬线的名称:
E ,F 。
(2) 写出D点时我国的节气名称 。
(3) 当太阳直射点在B点的时候我们宁波的
白天最 ,太阳高度最 。
此时美国(北半球)处于 季,澳
大利亚(南半球)正处于 季。
41.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传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读左边的月球运行轨道图,将端午节月球在运行轨道上的大致位置用圆圈画在月球运行轨道上 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诗中描述的月相(阴影线表示暗部)是 (填序号)。
参考答案:(三)第二章昼夜与四季
1-5:CBCAD 6-10:CDBAD 11-15:DACBA
16-20:ACABC 21-25:BDACD
26.1 —— B 2 —— A 3 —— C 4 —— E 5 —— E
27.1 —— B 2 —— D 3 —— C 4 —— A
28.公转,白转 29.日月新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
30.4,2,29 31.节气,24
32.月相,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33.正午12时,正北,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冬至日
34.春节,中秋节等 35.略,地球公转
36.满月,十五或十六,下弦月,二十七或二十八,周期,朔望月,月球上没有大气与水,B,小强,因为农历初一时,月球在C位置,只能形成日食 月球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
37.有,冬至,地球自转
38.12,夏季,极夜
39.略,66.5°N,极夜,秋分,9月23日或24日,北回归线,向南,短
40.北回归线,赤道,冬至,长,高,夏,冬
41.略,B
26.将下列各项周期与相应的时间用线连接起来:
(1) 月相变化周期 A.1日
(2) 地球自转周期 B.29.5日
(3) 地球公转周期 C.365.256日
(4) 月球自转周期 D.365日
(5) 月球公转周期 E.27.3日
27.请把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1) 6月22日 A.冬至
(2) 3月21日 B.夏至
(3) 9月23日 C.秋分
(4) 12月22日 D.春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