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单元检测综合检测(第1节—第2节)(华东师大九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单元检测综合检测(第1节—第2节)(华东师大九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9-28 20: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单元检测(第1节~第2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B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2、山间公路往往环绕山坡,盘山而上,这样可以使上山的汽车( C )
A.提高功率 B.提高机械效率
C.减小所需的牵引力 D.减小所需的功
3、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B )
A.起重机吊起重物 B.马拉车,车未动
C.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
4、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5、如图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 B )
A.小明的质量 B.单杠的高度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6、某同学从一楼匀速登上五楼,共用了12秒,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C )
A.5W B.50W C.500W D.5000W
7、甲、乙两人进行爬杆比赛,已知甲乙两人体重比为5:6,甲用了9秒爬到顶,乙用了10秒爬到顶,则甲、乙两人爬杆时功率之比是( D )
A.4:3 B.3:4 C.27:25 D.25:27
8、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B )
A.起重机吊起重物 B.马拉车,车未动
C.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
9、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使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前进了10m,在此过程中( B )
A.推力做了5000J的功 B.推力做了1000J的功
C.重力做了5000J的功 D.重力做了1000J的功
10、使用滑轮组时,拉起重物所用力大小决定于( D )
A.定滑轮的个数; B.动滑轮的个数
C.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个数; D.连接动滑轮绳子的条数
11、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牛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 ( C )
A、600牛  B、300牛  C、200牛 D、100
12、如图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 C )
A. 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对它做了功
D.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13、在滑轮组提升物体,当绳子自由端被拉下2m时,物体升高了0.5m,被提升物体的质量是20kg。若不计动滑轮重力和摩擦阻力,则拉绳子的力应为( B )
A.40N B.49N C.98N D.5N
14、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同一滑轮组可以分别把质量不同的物体匀速地提升相同的高度。若在提升过程中的额外功相等,则( A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B.所用的总功相等
C.滑轮组的功率相等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15、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A )
A.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B.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 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不能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B.弹簧测力计只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重力
C.用同一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因为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所以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
D.作用在物体上的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合力一定为零
17、某工人用滑轮组把一箱货物从一楼提升到五楼,在滑轮组上加润滑油后,机械效率提高了,则加润滑油后工人提升同样的重物时( D )
A.有用功减小,总功不变 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减小,总功减小 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
18、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 个滑轮组,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 C )
A.甲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B.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C.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
D.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
19、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B )
A.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B.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20、如图5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在10 s内将重为100 N的重物(包括桶)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提升了Sm。若该动滑轮重10 N,忽略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F做了500 J的功
B.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F做了550 J的功
C.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50 W
D.该滑轮装置的机械效率是100%
二、填空题
21、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将一木箱从一楼抬上三楼,甲对木箱做的功_______乙对木箱做的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于
22、小强推着小车,30s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则小车的速度为 m/s。如果水平推力为10N,在此过程中小强对小车做的功为 J,功率为 W。0.5 150 5
23、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爬到杆顶(杆长相同)时,甲用10s,乙用9S,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5:6,则甲乙两人爬到杆顶做功之比是    ,甲乙两人平均功率之比是    。5:6  3:4
24、如图所示,小森用同样的力把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如不计摩擦和
滑轮重,则重力G_______G(“<”、“=”、“>”)。<
25、青少年在安静思考问题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则
你在考试的2小时内,心脏做功约为 J,用这些功可以让一
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匀速升高 m。(g取10N/kg)10800 21.6
26、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2m,拉力为50N。利用这个装置将重为100N 的物体在5s内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则拉力做功 的功率为______W,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100、40%
27、宁波市政府投巨资于民生工程,对背街小巷实施景观改造。施工中,一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摩擦及绳重(如右图所示)。若工人在5s内将泥桶匀速提高2m.求:
(1)工人使用滑轮组时做的有用功为 焦。
(2)工人拉绳子的力为 牛;拉力的功率为 瓦。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440 (2) 80 96 (3) 91.7%
三、实验探究题
28、小松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测量的有
关数据见下表:
(1)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实验时滑轮组的绕线情况,并填写表中的空格。
(2)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松在实验过程中,应当 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才能通过弹簧测力计准确读出拉力的大小。(1)绕线图略 62.5 2.0 (2)变大 (3)匀速
29、肖庆自己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跟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之
间的关系,他像图甲那样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小车的重量为5N,接着他将小车放在斜面上,
如图所示,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小车,小断调节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得到一组拉力的
数据如下表:
夹角/度 10 30 50 60 80
拉力/N 2 2.7 3.4 4 4.8
(1)在肖庆设计的斜面的顶端装有一个动滑轮,这对肖庆所进行的实验有什么帮助?
(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一位建筑设计师,需要设计一幢老年人俱乐部的大楼,根据上面的实验启发,在设计楼梯时,你要替老人们考虑到一个什么重要因素?
(1)可以改变用力方向,方便地测力,又能保证对小车的拉力不改变。
(2)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斜面越省力;反之,越费力。
(3)将楼梯的坡度设计得平缓一些,方便老人们上下。
30、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8 0.8 24 83.3%
2 4 5 1.5 15
3 6 10 90.9%
(1)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写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
(1) 88.9% 1.2 30 ) (2)匀速 (3)增加物重 (4)动滑轮重、绳与滑轮的摩擦等
四、计算题
31、如图所示,重物A是体积为10dm3,密度为7.9 ×103 kg/m3的实心金属块,将它完全浸没在水中,始终未提出水面。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要保持平衡,求:
(1)作用于绳端的拉力F是多少?
(2)若缓慢将重物A提升2m,拉力做的功是多少?
(3)若实际所用拉力为400N,此时该滑轮的效率是多少?
(g=10N/kg)(1)345N (2)1380J (3)86.25%
图2
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细线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0 0.03 1.6 0.06
2 3.0 0.05 0.1 75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