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9张PPT。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
和文化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前面学习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宋元时期,尤其是宋代,经济空前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硕果累累。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宋元时代的都市生活情况如何?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有哪些特点?宋词和元曲都有哪些杰出的代表人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
2.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知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其词风的特点;知道元曲的特点、代表人物。1宋词和元曲繁华的都市生活2课文结构3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简述元朝都市生活的概况和具体表现。自主阅读 探究新知(一)元朝都市生活概况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1、概况
(1)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2)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二)元朝都市生活具体表现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2、具体表现
(1)热闹的庙会
北宋开封大相国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寺庙内外进行各种商品交易和表演,过节时有皇家乐队演奏,热闹非凡。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2、具体表现
(1)热闹的庙会
(2)热闹的瓦子
①瓦子含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②勾栏含义: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
③娱乐活动:各种艺人在此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
④商业活动:瓦子里有许多摊位,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有剃头、相面、算卦的,十分热闹。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演出勾栏《清明上河图》瓦子 吴自牧《梦梁录》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宋蹴鞠铜镜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2、具体表现
(1)热闹的庙会
(2)热闹的瓦子
(3)杂剧的表演
①内容: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演出。
②形成与发展:杂剧形成于宋,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在全国流行,演出遍布各地。歌舞散乐壁画元杂剧演员杂剧陶俑元杂剧陶俑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2、具体表现
(1)热闹的庙会
(2)热闹的瓦子
(3)杂剧的表演
(4)节日的习俗
①节日:宋代已经有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一些节日的习俗流传至今。
②习俗:春节燃放鞭炮、拜年,元宵节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宋朝时称春节为:元旦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苏轼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下列诗句描述的是什么节日?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动脑筋二、宋词和元曲1.说出宋词的含义、词的形成与发展、词的内容以及宋词的代表人物。
2.说说元曲的组成、杂剧的含义以及杂剧的代表作家。自主阅读 探究新知1.说出宋词的含义、词的形成与发展、词的内容以及宋词的代表人物。
2.说说元曲的形式、杂剧的特点以及杂剧的代表作家。自主阅读 探究新知(一)宋词二 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词的含义
一种新体诗歌,句子长短不一,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2)词的形成与发展
唐代已经出现,五代到两宋得到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二 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词的含义
(2)词的形成与发展
(3)词的内容
开始多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才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二 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词的含义
(2)词的形成与发展
(3)词的内容
(4)宋词的代表人物
①苏 轼:词风豪迈而飘逸,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苏轼像苏 轼多才多艺(散文、诗、词、书法)的苏轼开创词的豪放风格,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对后世影响很大。《念奴娇 ? 赤壁怀古》请你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二 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词的含义
(2)词的形成与发展
(3)词的内容
(4)宋词的代表人物
①苏 轼:
②李清照: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北宋灭亡之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之后通过描写个人流离不定的生活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发忧患情怀。李清照像李清照故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生活于两宋之交。诗、词、散文都有成就,词的成就最高。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前期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后期词通过对个人游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李清照
(公元1084~约1151)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风委婉、细腻、清秀。请你欣赏二 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词的含义
(2)词的形成与发展
(3)词的内容
(4)宋词的代表人物
①苏 轼:
②李清照:
③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词境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辛弃疾辛弃疾,号稼轩居士,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抒发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继承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请你欣赏苏 轼北宋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水调歌头?明
月几时有》《念
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两宋
之交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梦令》
《声声慢》辛弃疾南宋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
抒情、写景、叙事、议论,
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
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
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破阵子 ·为陈甫
同赋壮词以寄之》
《永遇乐 ·京口北
固亭怀古》(二)元曲1.说出宋词的含义、词的形成与发展、词的内容以及宋词的代表人物。
2.说说元曲的组成、杂剧的含义以及杂剧的代表作家。自主阅读 探究新知二 宋词和元曲
2、元曲
(1)元曲的组成
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2)杂剧的含义
杂剧是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1、元杂剧的结构:
楔子——交代人物和剧情背景
第一折——开端
第二折——发展
第三折——高潮
第四折——结局知识拓展2、元杂剧的角色旦——女主角
末——男主角
净——大多是权贵、富豪、恶霸、贪官、无赖等形象
丑——刁钻滑稽的人物知识拓展二 宋词和元曲
2、元曲
(1)元曲的组成
(2)杂剧的含义
(3)杂剧作家
元代杂剧作家有200人左右,最优秀的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关汉卿像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生活在金末元初。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苦,熟悉民间语言,使得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代表作《窦娥冤》、《单刀会》等。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
——窦娥在刑场的唱词二 宋词和元曲
2、元曲
(1)元曲的组成
(2)杂剧的含义
(3)杂剧作家
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有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王实甫(《西厢记》)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简介司马光。
2、说说《资治通鉴》一书的性质、内容、书名含义及其地位。自主阅读 探究新知 1、简介司马光。
2、说说《资治通鉴》一书的性质、内容、书名含义及其地位。自主阅读 探究新知三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司马光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 1、简介司马光。
2、说说《资治通鉴》一书的性质、内容、书名含义及其地位。自主阅读 探究新知三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司马光
2、《资治通鉴》
(1)性 质: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内 容: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3)书名含义: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4)地 位: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史记》《资治通鉴》课堂总结宋元时期的大都市相国寺的繁华瓦子杂剧节日宋词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元曲宋词与元曲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检测反馈1.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 士大夫的提倡 B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 农民的需要 D 达官贵人的需要
2.宋代已经有以下哪些节日( )
A 春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BABCD当堂练习4.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 《声声慢》 B 《资治通鉴》
C 《念奴娇》 D 《窦娥冤》C当堂练习3. 两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是( )
A 陶渊明 B 王昭君
C 李清照 D 辛弃疾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