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体温的控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10-04 19: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5节体温的控制
联想情景导入
无论是在冰天雪地的边防线上巡逻的解放军战士。还是在炼钢炉旁工作的工人,他们的体温总保持在37℃左右。这种恒定的体温有什么意义 一个物体温度的高低取决于什么 人的体温高低又取决于什么 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 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 寒冷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的恒定,产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散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 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在这个实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体的体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吗 哪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体温失恒 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其实,这些问题都与体温的控制有关。
重点知识详解
一、恒定的体温: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都具有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保持在37℃左右。
1.体温:肌体内部的平均温度。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在正常的生理的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
2.体温的测量的部位:腋窝、口腔、直肠。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有所不同。
测量部位 正常范围/℃
腋 窝 36.0~37.4
口 腔 36.7~37.7
直 肠 36.9~37.9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1.产热:在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除此之外,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影响产热。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 “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量。
2.散热:散热的方式有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
(1)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外界温度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量减少;温度高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2)蒸发散热: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3)中暑: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中暑现象。中暑的表现是:体温高、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严重时危及生命等。
三、体温受脑控制: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体温。
精典例题解析
[例1] 测定人体体温时,温度计放在什么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接近真实体温 ( )
A.口腔 B.腋下 C.掌心 D.肛门内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体温的概念及人体各部位的温度状况。体温指的是人体内部的温度。人体各部位与外环境接触情况不同,散热量也不一样,因此各部位的温度也就不同。手掌裸露在外,它的温度与体内温度差距最大;腋下虽然有衣服遮盖,但也是散热的重要部位。温度也与体内温度有差距;口腔要经常张开说话、吃东西等。口腔与外环境接触频繁,此外,口腔又与鼻腔相通,呼吸也会散失热量,因此口腔的温度也低于体内温度;只有肛门内的直肠与外环境接触最少,它的温度才最接近体内温度。
[答案] D
[例2] 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会冻得“发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 当寒冷时,人与外界的温度差比较大,会散发比较多的热量,此时内脏产生的热量不足以维持人的正常体温。当骨骼肌颤抖时,能产生大量的热,以维持人在寒冷时的正常体温。
[答案] 骨骼肌的颤抖能使人的产热成倍增加。对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维持体温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实践创新应用
1.在初冬季节,寒带地区的哺乳动物都会换上一身厚重的体毛,以抵御冬季的严寒。动物这种厚重的体毛能防御严寒的原因是 ( )
A.能减少热的传导和辐射 B.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C.能减少热的对流和辐射 D.能减少热的对流和传导
2.皮肤对保持人的体温恒定有重要作用,夏天天热时 ( )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
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 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
3.人体能保持体温恒定,是因为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使 ( )
A.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保持平衡 B.骨骼肌产热与直接散热平衡
C.直接散热与蒸发散热平衡 D.内脏产热与蒸发散热平衡
4.人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 )
A.内脏蠕动 B.骨骼肌收缩 C.平滑肌收缩 D.血液流动
5.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主要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某状况下的产热统计图,据图表判断他们所处的状况 ( )
A.甲处在安静状态,乙是运动状态
B.甲、乙都处在安静状态
C.甲处在运动状态,乙是安静状态
D.甲、乙都处在运动状态
6.下列有关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腋窝温度最高
B.测量人体温度最方便的是将体温计直接置于皮肤上
C.正常人体不同部位测得体温一定相同
D.正常人体体温不是固定不变的
7.人们研究知道,经常参加冬泳和进行冷水浴,由于冷水作用于人体皮肤,就使皮肤血管急剧收缩。使体表血液流向内脏致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经过很短的时间(大约一分钟之后),体内剧烈地产生大量的热,使血管舒张。血液迅速流向皮肤。据此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1)冷水作用于皮肤时肤色变为____________,一分钟后肤色变得____________。
(2)冷水刺激可使血管_____________。长期坚持冷水锻炼可以使人的___________能力更加迅速和准确。
8.下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舒缩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图,可知A图中情况发生时,外界气温________;皮肤内大多数毛细血管________;血流量________,皮肤的温度会_________;由皮肤直接散发的热量会_______。
(2)B图是在________情况下发生的,同时汗液的分泌_________,这样,可使人的_______保持正常。
9.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如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口径的示意图,其中B为正常温度的环境中,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况是______此时体温______温度(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2)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_________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类似于图_______。
10.在炎热的夏天,人体可以通过增加皮肤血流量来促进散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下图甲、乙中,能表示小明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口径大小的是_____________。
11.下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l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分钟,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l5℃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
(1)在A时刻到B时刻期间,血液流量在A时刻皮肤血管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作用
(2)从A至B期间,皮肤还发生了其他两项变化是什么?
(3)如果室温在C时刻快速下降至5℃,该曲线将上升、下降还是不变?解释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A 2.D 3.A 4.B 5.A 6.D
7.(1)苍白色 红润 (2)迅速收缩和舒张 体温调节
8.(1)较高 扩张 增多 升高 增多 (2)温度下降 减少体温
9.(1)A 高于 (2)汗液 蒸发 C
l0.乙
ll.(1)血流量急剧增加;其意义,是能将体内更多的热量带至皮肤散发出去。 (2)皮肤血管舒张,可增大血液流量,皮肤温度升高,出汗。 (3)曲线将下降;为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皮肤血管将收缩,血流量将减小。
课后练习答案
1.人体的产热部位主要是内脏和骨骼肌,而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成为最主要的产热器官。人体通过本身血管的舒张、皮肤血液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以及汗液蒸发增加散热量来防止过热损害,同时人类还可以通过外界的因素如通风、降温等手段减小过热给人体带来的损害。
2.大部分是通过皮肤以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物理方式散失的,小部分则随呼吸、排尿、排便等生理过程散失。
3.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