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16 10:0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郑和 戚继光泰国 三宝公寺 印尼 三宝庙云南 郑和公园 纪念郑和的邮票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
2·知道戚继光抗倭的概况,分析战争性质,理解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正确评价戚继光。
3·培养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一、郑和下西洋
1、背景(条件) 6、次数
2、目的 7、到达范围
3、在位皇帝 8、带去物品
4、时间 9、特点
5、出发地 10、影响
郑和: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
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考考你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文莱一、郑和下西洋
1、背景(条件) 6、次数
2、目的 7、到达范围
3、在位皇帝 8、带去物品
4、时间 9、特点
5、出发地 10、影响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1、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2、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3、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一、郑和下西洋
1、背景(条件) 6、次数
2、目的 7、到达范围
3、在位皇帝 8、带去物品
4、时间 9、特点
5、出发地 10、影响
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郑和远航范围
(1405-1433)刘家港西洋:明代指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越南孟加拉马来西亚印度沙特索马里印 度 洋一、郑和下西洋
1、背景(条件) 6、次数
2、目的 7、到达范围
3、在位皇帝 8、带去物品
4、时间 9、特点
5、出发地 10、影响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郑和远航是人类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一次海上强国的辉煌!
郑和七次成功下西洋的原因:
原因:客观: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2、造船技术的发达
3、指南针的应用
主观:郑和的吃苦耐劳,勇于探索,又懂得天文地理知识“和平的使者”印度官员陪同郑和乘象游览、群众载歌载舞 非洲人民热烈 欢迎东方的使者返航时,许多国王、使臣搭乘郑和的船只,前来中国访问。
据统计,先后30多年间,共有400多批外国使团来华。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元末明初倭寇出现,倭寇指什么?
明朝中期:( )严重
2、抗倭主要地区:
3、抗倭军队:
4、取得的重大胜利:台州的九战九捷,平定了()地区的倭患,又接着平定了()的倭患
5、战争性质:
6、评价戚继光:
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声名远扬。戚继光
(1528—1588)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元末明初倭寇出现,倭寇指什么?
明朝中期:( )严重
2、抗倭主要地区:
3、抗倭军队:
4、取得的重大胜利:台州的九战九捷,平定了()地区的倭患,又接着平定了()的倭患
5、战争性质:
6、评价戚继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海波指什么?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
1、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
2、戚继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军严明
3、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课后习题1、自1405年到1433年间,一支船队历经亚、非30余国,涉10万余里,七次英雄式的远航,远及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
(  )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下西洋课后习题2、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足迹最远到达( )
A.菲律宾群岛
B.波斯湾沿岸
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课后习题3、年少时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立志报效祖国的明代抗倭名将是( )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俞大猷B课后习题4 、民族英雄戚继光最主要的贡献是( )
A.统一了女真各部
B.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