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5分,满分6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1.(5分)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 ).
A.∠A=∠C B.AD=CB C.BE=DF D.AD∥BC
2.(5分)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3.(5分)如图,已知△ABC中,AD=BD,AC=4,H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线段BH的长度为( ).
4.(5分)如图,已知点P是线段AB上一点,∠ABC=∠ABD,在下面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若添加条件,AC=AD,则△APC≌△APD
B.若添加条件,BC=BD,则△APC≌△APD
C.若添加条件,∠ACB=∠ADB,则△APC≌△APD
D.若添加条件,∠CAB=∠DAB,则△APC≌△APD
5.(5分)如图,AE∥DF,AB=DC,不再添加辅助线和字母,要使△EAC≌△FDB,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只写一个条件即可).
6.(5分)如图,AB=AD,只需添加一个条件 ,就可以判定△ABC≌△ADE.
7.(7分)如图,∠B=∠D,请添加一个条件(不得添加辅助线),使得△ABC≌△ADC,并说明理由.
8.(7分)如图,C、F在BE上,∠A=∠D,AC∥DF,BF=EC.你知道AB与DE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9.( 8分)在△AEC和△DFB中,已知∠E=∠F,点A,B,C,D在同一直线上,并写下三个关系式:①AE∥DF,②AB=CD,③CE=BF.小明选取了关系式①,②作为条件,关系式③作为结论。你认为按照小明的选法得到的命题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请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
10.(8分)已知:如图,AE,FC都垂直于BD,垂足为E、F,AD∥BC,BE=DF.求证:OA=OC
(时间:25分,满分6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1.(5分)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 ).
A.∠A=∠C B.AD=CB C.BE=DF D.AD∥BC
【答案】B.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5分)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只需带③去就可以了,应用了ASA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选C
考点:三角形全等的应用
3.(5分)如图,已知△ABC中,AD=BD,AC=4,H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线段BH的长度为( ).
A. B.4 C. D.5
【答案】B.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4.(5分)如图,已知点P是线段AB上一点,∠ABC=∠ABD,在下面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若添加条件,AC=AD,则△APC≌△APD
B.若添加条件,BC=BD,则△APC≌△APD
C.若添加条件,∠ACB=∠ADB,则△APC≌△APD
D.若添加条件,∠CAB=∠DAB,则△APC≌△AP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选项所给条件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分别进行分析即可.A、若添加条件,AC=AD,不能证明△APC≌△APD,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若添加条件,BC=BD,可利用SAS证明△APC≌△AP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若添加条件,∠ACB=∠ADB,可利用AAS证明△APC≌△AP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若添加条件,∠CAB=∠DAB,可利用ASA证明△APC≌△AP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5.(5分)如图,AE∥DF,AB=DC,不再添加辅助线和字母,要使△EAC≌△FDB,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只写一个条件即可).
【答案】∠E=∠F或AE=D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6.(5分)如图,AB=AD,只需添加一个条件 ,就可以判定△ABC≌△ADE.
【答案】∠B=∠D.
【解析】
试题分析:添加条件∠B=∠D,
∵在△ABC和△ADE中
,
∴△ABC≌△ADE(AS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7.(7分)如图,∠B=∠D,请添加一个条件(不得添加辅助线),使得△ABC≌△ADC,并说明理由.
【答案】添加∠BAC=∠DAC(答案不唯一)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开放型.
8.(7分)如图,C、F在BE上,∠A=∠D,AC∥DF,BF=EC.你知道AB与DE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答案】AB=DE且AB∥DE,理由详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先求出BC=EF,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CF=∠DFC,再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求出∠ACB=∠DF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BC和△DE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B=D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E,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DE.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9.( 8分)在△AEC和△DFB中,已知∠E=∠F,点A,B,C,D在同一直线上,并写下三个关系式:①AE∥DF,②AB=CD,③CE=BF.小明选取了关系式①,②作为条件,关系式③作为结论。你认为按照小明的选法得到的命题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请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②作为条件,③作为结论,得到的命题为真命题;由AE与DF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B=DC,等式左右两边都加上BC,得到AC=DB,又∠E=∠F,利用AAS即可得到△ACE≌△DB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CE=BF.
试题解析:解: 是真命题,
证明:∵AE∥DF,
∴∠A=∠D。
∵AB=CD,
∴AB+BC=CD+BC,
即AC=DB。
在△AEC和△DFB中,
∵∠E=∠F,∠A=∠D,AC=DB,
∴△AEC≌△DFB(AAS)。
∴CE=BF③(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考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
10.(8分)已知:如图,AE,FC都垂直于BD,垂足为E、F,AD∥BC,BE=DF.求证:OA=OC.
【答案】证明详见解析.
即BF=DE,
在△ADE和△CBF中,
∠B=∠D,BF=DE,∠AED=∠CFB=90°,
∴△ADE≌△CBF(ASA),
∴AE=CF,
在△AOE和△COF中,
∠AED=∠CFB=90°,∠AOE=∠COF,AE=CF,
∴△AOE≌△COF(AAS),
∴OA=O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