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课前预习课堂探究与检测学习目标首页末页课后作业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1976年)第5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
学习目标首页末页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1)召开时间: 年
(2)主要内容:正确地分析了国内 的变化以及党和人民面临的 。
(3)意义: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探索建设
道路的时期。课前预习首页末页1956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社会主义2.曲折探索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失误表现:“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结果:国民经济在1959年至1961年遭遇了严重困难。课前预习多快好省大跃进(4)解决方法: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 、 ”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课前预习巩固 充实 提高二、“文化大革命”
1.时间: — 年
2.重大事件:
(1)林彪、江青等人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全面大动乱。
(2) 冤案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最能体现出“文化大革命”对
的破坏。课前预习1966 1976刘少奇民主和法制(3)九一三事件:“文化大革命”中,形成以
和 为首的两个反革命集团。1971年,林彪密谋叛变被发现,出逃坠机蒙古。
(4)毛泽东逝世后,华国锋、 等代表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课前预习林彪江青叶剑英3.后果与教训: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
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 ,造成了巨大的 。反映了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科学的 和 的借鉴,走了弯路。课前预习挫折损失认识 经验活动探究:通过不同的途径和角度来了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真相。
(1)探究内容:“文革”中的动乱和灾难
材料一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这部口述史作品中记录了B省S市一位15岁的中学生在1969年上学期间,整天由解放军战士带着学校的学生以“革命”为名进行一系列的训练。
合作探究首页末页材料二 从1966年8月18日到11月26日,毛泽东在北京先后八次接见红卫兵,这使红卫兵运动在全国迅猛兴起。同时,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组织学生代表和教职工代表免费来北京参观“文化大革命”。全国学校师生开始停课闹革命,红卫兵大串联走向高潮。如图为苏州的中学生串联到北京,手持“红宝书”《毛主席语录》留影。
——选自《老苏州·百年历程》合作探究材料三 纪录片《我虽死去》记录的是一九六六年八月五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副校长卞仲耘,被该校红卫兵(中学生为主的组织)揪到大操场上,戴高帽,挂黑牌,游斗、劳改的同时,又被乱棒横扫,遍体鳞伤。她还被揪回大操场旁边的宿舍楼,推进厕所里,当头淋了屎尿。宿舍楼的白色墙上,留下她们的斑斑血迹。经过三个小时折磨,到下午五时左右,卞仲耘已失去知觉,倒在宿舍楼门口台阶上,仍然有红卫兵继续踢她的肚子,踩她的脸,往她身上扔脏物,大声咒骂她“装死”。卞仲耘是北京第一个被红卫兵打死的教育工作者。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文化大革命”给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了什么灾难?合作探究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被严重摧残。(2)探究内容:反思“文革”
材料四 “文化大革命”之所以能够发生并持续10年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防止个人崇拜现象滋长。加以其他因素,以致在广大党员和群众中,产生了个人崇拜狂热,破坏了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使党失去了纠正自己领袖错误的手段。
——选自《文化大革命简史》合作探究材料五 “文革”结束后,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们从“文革”中汲取了哪些教训。合作探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1.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材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课堂检测首页末页C2.“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这首歌谣最开始出现在我国的历史时期是( )
A.“大跃进”运动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三大改造”课堂检测A3.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的最主要教训是( )
A.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B.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
C.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D.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课堂检测C4.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而死,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民主与法制被践踏
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课堂检测C5.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那个年代最有可能的是( )
A.1950—1952年 B.1953—195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92年课堂检测C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课后作业首页末页A2.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④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课后作业C3.洪港的李爷爷今年70多岁了,他经常讲一些“爷爷过去的事情”,其中不可信的事情是
( )
A.建国初期他家分得5亩地
B.他把家里做饭的铁锅捐出来炼铁
C.他是人民大会堂建筑队队员之一
D.1958年他办了一个养鸡场,发财了课后作业D4.如图是我国某地某时期水稻产量的数据柱状图,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课后作业A5.下列所示图片反映建国以来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其中不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的是( )课后作业C6.“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郎’”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课后作业A7.“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里,“低音”是指(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实施
课后作业B8.过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文化大革命”的是( )
A.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D.世博亚运扬国威;改革发展创奇迹
课后作业C9.口号反映时代,时代需要口号。下列口号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发展才是硬道理
D.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课后作业D10.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57、1962、1970、1980)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课后作业A.1949—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逐年提高,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得到了发展
B.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有所下降,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1962—197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说明“文革”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D.1970—198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课后作业C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中央八大正确地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中共八大的召开具有怎样的意义?课后作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材料二 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课后作业(2)材料二两幅图反映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两次重大失误,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课后作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4)为纠正失误,1961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采取了什么政策去调整?有何成效?课后作业政策: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成效:到1965年,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和发展。首页末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