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16 11:1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与检测
学习目标
首页
末页
课后作业
历史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推进(1978—2002年)
第9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首页
末页
课程要求 学习重点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是其中的“工作重心转移”。
一、改革开放的号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的思想仍然影响和束缚着许多人的头脑。
(2)后来,一场关于 的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开启了思想解放的先河。
(3)1978年,邓小平发表
《 》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课前预习
首页
末页

真理标准问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2.时间: 年12月
3.地点:_________
4.内容:
(1)全面纠正了“ ”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课前预习
1978
北京
文化大革命
(2)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
5.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
、 和 的拨乱反正,成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中国历史进入 建设的新时期。
课前预习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拨乱反正的全面推进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各条战线上全面进行拨乱反正工作。
(如为刘少奇同志平反)
2.正确评价“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
课前预习
有学者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历经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什么正确的思想路线?
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合作探究
首页
末页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201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制定多少周年?
合作探究
首页
末页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0周年。
(4)请你为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合作探究
首页
末页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符合题意即可)
1.如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读书笔记,该记录反映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课堂检测
首页
末页
D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课堂检测
C
3.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四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课堂检测
B
4.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理由是( )
A.开始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
B.解决了“文革”中的遗留问题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课堂检测
A
5.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史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课堂检测
B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课后作业
首页
末页
C
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提供前提的是( )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
D.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
课后作业
D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下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课后作业
C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汇,并且在2017年仍占据我国经济生活的重要地位。正确的经济政策、适时的改革调整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40年前,做出改革开放这项正确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课后作业
D
5.2018年,我国迎来来了纪念改革开放暨十一届三中全会40周年。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④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课后作业
B
6.“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体现此“隆中三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课后作业
B
7.联系与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都确定以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
④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课后作业
B
8.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说法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80年,深圳成为经济特区
C.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课后作业
D
9.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谈到“不少领导干部的思想……还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是因为十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大搞禁区、禁令,制造迷信,把人们的思想封闭在他们假马克思主义的禁锢圈内,不准越雷池一步。否则,就要追查,就要扣帽子、打棍子。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就只好不去开动脑筋,不去想问题了。”由此可见,这次会议要倡导的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联产承包,责任到户
D.开设特区,吸引外资
课后作业
A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这里的“关键抉择”指的是( )
A.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D.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课后作业
A
二、综合题
11.书籍再现历史,《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是国内首部记叙邓小平最后二十年辉煌岁月的纪实作品。请结合下面该书中所节选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历史需要回眸。同样,回眸历史需要距离。一个人、一本书、一篇文章,要经历史的检验考查才看得出其真正价值。1998年北京某出版社推出了一本畅销书《影响中国人一个世纪的最重要的文章》,被列入开篇之作的便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后作业
的确,此文的发表掀开了社会主义中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崭新篇章,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国。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会议对中国普通百姓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于中央工作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召开。由于中央工作会议作了充分的准备,三中全会会期虽短,
课后作业
但是实现了从“两个凡是”向实事求是的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封闭和墨守成规向改革开放的转变。全会发起了推动中国社会加速发展的“第二次革命”,宣告了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课后作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发表于哪场思想解放运动中?这场解放运动冲破了哪种思想的束缚,掀开了历史的崭新篇章?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

课后作业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左”倾思想的束缚;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2)请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内容说一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怎样的转变。

课后作业
1978年12月,北京;转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从“个人崇拜”到弘扬民主法治。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这一会议的召开宣告了哪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课后作业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宣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到来。
首页
末页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