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课前预习课堂探究与检测学习目标首页末页历史第一单元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49—1956年)第3课 迈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学习目标首页末页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一化”就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就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课前预习首页末页工业化2.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1957年
(2)指导方针(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建立国家 和国防 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成就:建成鞍山 公司、长春第一
制造厂。
课前预习重工业工业化现代化钢铁汽车武汉 大桥、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机床厂等重要项目近600个。
(4)意义:我国开始建立起独立的 ,并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过分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布局,为社会主义 奠定了初步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课前预习长江工业体系工业化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时间: 年
2.方式:(1)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 政策,
实行 。课前预习1953赎买公私合营3.意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标志着 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由私有变为社会主义公有)。课前预习社会主义基本【复兴之路】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够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还能磨成面粉,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合作探究首页末页(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合作探究工业水平极其落后,尤其是重工业
(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二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如粮、棉、钢、煤都比1952年有较大增长,其中棉花产量增长26%,钢产量增长296%,煤增长100%……
(2)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有较大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合作探究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材料三 1957年底我国以兴建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3)联系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交通运输领域和工业领域的建设成就各一个。合作探究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材料一 合作探究材料二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到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就这一方面而言,向社会主义过渡已经实现。……这无论如何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的历史和党的历史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合作探究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合作探究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2)材料一表明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合作探究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合作探究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我国( )
A.实施“一五”计划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D.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课堂检测首页末页A2.“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 )
A.五十年代 B.六十年代
C.七十年代 D.八十年代课堂检测A3.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课堂检测B4.“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了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A.土地革命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课堂检测B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课堂检测B一、单项选择题
1.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表达了(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课后作业首页末页C2.促使下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课后作业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②工业生产“以钢为纲”
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课后作业C3.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课后作业B4.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其中的“中国开始奋起”指的是( )
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路
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维新人士变法图强
C.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D.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课后作业D5.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长江江面上,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这座大桥修建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课后作业A6.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我国“一五”计划实施期间社会状况的是( )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港澳回归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C.誓做抓革命的闯将,争当促生产的模范
D.粮补机补助幸福,医保社保保平安课后作业A7.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课后作业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
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课后作业C8.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课后作业C9.“旧中国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极端落后,在国际交往中受制于人;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密封锁的环境下,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当时百废待兴,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有限财力,如果平均使用,可能一事无成。为了对付战争威胁,需要建设强大国防力量。”由此可见,“一五”计划( )
A.依据世界形势和国内情况而制定
B.导致了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
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在美国的控制下难以取得成功课后作业A10.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从右面“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我们可以得知( )
?
课后作业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时间是从1953年到1957年
B.“一五”计划期间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铁路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其他行业课后作业D二、综合题
11.新中国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工业强国之路。
材料课后作业(1)依据材料中的图一,指出我国1952—1957年工农业产品有什么变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请写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课后作业①图一:我国的工农业产品特别是重工业增长非常迅速;
②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制定并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2)阅读图二,请写出两项建设主要成就。
课后作业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钢铁厂、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等。(3)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课后作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首页末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