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与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2、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安全防火意识。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安全用火的常识。
2、经历一个研究关于人类用火历史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等。
教学过程:
1、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学生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纸点燃后发出光和热火焰是红色的。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学生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学生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3、实验:火的熄灭
(1)老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焰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2)老师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同时扣住三只燃烧的蜡烛,观察哪只蜡烛先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杯中空气的多少,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
小结:如果想使火焰熄灭,必须使火和空气隔绝。
4、组织学生讨论:
(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
(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3)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A: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
B: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浓烟跑进来,如门不很热也没看到火苗,赶快离开。
C: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E:遇火灾不可乘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F:若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楼。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习题
一、填空题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 )的诗。
2、生活中可以生火的东西有( )、( )。
3、原始人通过( )生活。
二、判断题
1、放大镜可以使物体着火。( )
2、任何物体都能着火。( )
3、客厅着火时,要躲在房间里不出来。( )
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火。( )
5、森林起火是火的危害。( )
课件25张PPT。火与生活说到火,同学们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火,原是大自然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引起的大火,雷电使树木、含油特质等易燃烧而产生的天然火。这些野火远在人类诞生以前就存在于地球上了。在人类的童年时代还不会用火,人们称这个时代是“茹毛饮血”的时代。从现有资料看,人类最迟在50~60万年前才开始用火。 后来,人们渐渐学会了用火。如钻木取火。再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火柴、打火机等你知道火的好处吗?火可以帮助我们做饭,取暖,利用火也可以发电。
烧烤食物,照明,驱寒,打造工具,驱赶野兽。
增加气氛,比如篝火晚会、烟火晚会。祭祀。
gōu 篝火晚会火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灾难!我们要防火,就要知道火三角你知道火三角吗?燃烧三要素:
可燃物如燃料
助燃物如氧气
温度要达到燃点现在,我们知道了燃烧三要素。如果火来了,该怎么办?火灾小漫画:火灾小故事: 老王家换了一台大彩电,全家老小乐呵呵的。周末,老王一家走出家门,高高兴兴出去过周末。小区宣传员小张,像老王作于消防安全有关的宣传。老王出门时没有拔掉电视机的天线和电源插座,也没有在乎小张宣传的内容。意外发生了,老王家的彩电被雷击后,烧毁,幸运的是没有造成大的火灾事故。老王夫妇面面相觑,后悔当初没有听小张的宣传。火灾,可能就是因为他们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