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火与生活》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1《火与生活》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4-16 21:44:15

文档简介

《火与生活》教案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火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方便。
2、了解火也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
3、知道安全用火的常识。
4、经历一个研究关于人类用火历史的活动过程。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火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3)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可持续性发展。
(4)了解火就是一种燃烧现象,燃烧是有条件、可以中断的。
(5)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安全防火意识。
(6)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教学过程
(1)活动引入。
本单元的起始安排了“由火想到什么”的联想热身活动,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谈论火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文中安排了“火”字形的网状图,力求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图中的内容揭示了火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及灾难。
教学中有关火的话题很多,因此可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其搜集有关的内容,述说所见所闻,利用所找的事例、图片等资料在全班进行交流。
可以先在小组内进行,也可以直接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活动。
教学中注意,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可能是单一方面的,教师应及时引导,从正反两方面讲述,这样便于下一环节的正常进行。
(2)交流:怎样看待火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中,这个环节应与第一部分内容自然衔接,也许在学生的谈论讲述中,已经阐明了自己对燃烧现象的看法,为此,教师应注意两部分合理整合。
(3)讨论与总结。
待学生交流了火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后,围绕 “中断燃烧怎么办?”进行讨论,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用什么方法控制燃烧。
这个环节的安排为后两篇课文的研究提出了探究性的问题。
应变参考
《火与生活》为本单元引入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时间安排,教学时间不拘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方式也不局限于谈论、交流,还可用壁报、展览、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学习。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习题
一、填空题
1、( )是关于火的成语。
2、火对于我们的危害包括( )、( )。
3、( )离不开火。
4、电器着火了( )用水浇。
二、判断题
1、火是红色的。( )
2、原始人不会用火。( )
3、只有水能灭火。( )
课件19张PPT。火与生活★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 火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火除了给了人类带来好处外,还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 小组讨论:怎样用火才能避免火灾?制定一个安全用火守则。★怎样安全用火:
(1) 灶上生火人勿离;
(2) 楼道 清障 保平安;
(3) 电器起火不能用水浇; (4) 驱蚊也要讲安全;
(5) 烧香燃烛要监护;
(6) 取暖器烘衣服危险多;(7) 燃放烟花爆竹要当心;
(8) 躺在床上莫吸烟;
(9) 烟蒂莫乱丢。● 远古时期人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用火的?● 小组讨论:说说我们知道的取火方式。● 交流从远古到现在我们的取火方式是怎样的。● 为什么钻木和敲击火石能取火?● 打火机是怎样打火的?● 火石是怎样取火的?● 古代人是怎样用火的?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火的一些故事。● 讨论:用火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讨论:假如没有火现在我们人类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我们总结的安全用火守则
(1) 灶上生火人勿离;
(2) 楼道 清障 保平安;
(3) 电器起火不能用水浇
(4) 驱蚊也要讲安全;
(5) 烧香燃烛要监护;
(6) 取暖器烘衣服危险多;起火不能用水浇;
(7) 燃放烟花爆竹要当心;
(8) 躺在床上莫吸烟;
(9) 烟蒂莫乱丢。一个关于壮民族人类始祖布洛陀取火的神话故事。 相传远古时期,由于没有火,人们猎取得来的动物都像乌鸦一样吃生肉,像水獭一样吃生鱼。每到寒冬腊月,人们穿着蓑衣或树叶草皮瑟瑟发抖,许多人都被冻死在 荒郊野外,惨不忍睹。突然有一天,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地动山摇。在离敢壮山不远的一座山丘上,一棵大树在震耳欲聋的雷声中被闪电拦腰劈倒,那一道道刺目的白光过后,轰然倒下的大树顿时燃 起冲天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