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单元 生命之源——水
1? 生命离不开水
高良中心学校 赵石林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生命之源——水》单元的第1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讨论生命离不开水的例子(包括动物、植物和人)入手,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感受蔬菜、水果等植物体内含有水,而且不同植物含水量不同,学会提取植物体内水的方法,并让学生通过涂色来比较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了解人们在吃食物补充营养的过程中,也补充了大量的水。选择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等实验,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总之,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观察、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站在生命的角度,认识水对动物、植物和人的影响,体会到生命离不开水,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认识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激发学生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的目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这样处理教材:首先创设问题情景引入关于水的话题,充分唤醒学生原有的经验,组织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讨论人、动植物离不开水的事例。在讨论的基础上, “设计植物‘喝’水的实验”,针对以上设计我需要做好如下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提前按要求用试管载好一棵小草,上课时通过教师讲解后把载有小草的装置送给学生,让他们下去自己观察并做好记录。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设计如下教学流程:情景导入—组织讨论—动手实践—交流汇报—数据显示—延伸探究。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科学实验方法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
根据相关的调整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 能够用自己的方法提取植物体内的水;
● 初步学会选择利用一些材料做关于“生命离不开水”的影片和图片。
● 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 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 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 愿意亲近水;
● 意识到动植物和人的生活离不开水,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 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1? 谈话: 小朋友,你口渴了怎么办?你们的手、衣服脏了怎么办?几个月不下雨,地里的庄稼快要干枯了怎么办?(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2? 小结: 是呀,水对我们人类的生活、动植物的生长太重要了,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 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离不开水
1? 谈话: 水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动植物的生长关系十分密切,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看一看谁能说出——世界上有哪一种有生物(动物、植物、人)能离得开水?(学生讨论、猜测)看来这种生物还真找不到。下面,我们换一个话题,请每位同学在小组内说出几个动物、植物和人离不开水的事例。
2? 让学生自由发言。
【说明】从正反两方面来找例子,让学生感知水和动植物、人的关系非常密切。
3? 师生小结: 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一般情况下,动植物在一定的时间内得不到水分就会死亡,人连续5天不喝水(包括不吃含水分多的食物)就会有生命危险,水是动植物和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动植物和人的体内含有大量的水,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西红柿里面有多少水呢?(让学生拿出相应得材料)
三、 动手实践,学会提取植物体内水的方法
1? 谈话: 你能说出桌上有些什么材料吗?(学生观察并发言),好!现在老师提出要求,你们照着老师的要求去做好吗?
把西红柿里的水剂到杯子里,注意尽量不要把西红柿的残渣弄进去。
每组选出两位同学来操作,其他的同学出注意,想办法,看用老师给你们的材料怎样西红柿里的水剂得又快又干净。
请用到小刀的同学注意安全,不要伤了手。
2? 小组讨论: 如何把这些植物体内的水分“挤”出来?
【说明】让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如何发现植物体内有水,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要求学生设计方法将植物体内的水挤出来,这样可以将原有生活经验转化为实际的动手操作,既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又能激发学生尝试实验的欲望。学生可能会萌生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挤、切碎、用纱布包着挤出水等,学生想的方法越多越好。教师必须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引导其他植物的榨汁方法)各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分有多有少,我们翻开课本P27页(出示课件指导学生在教科书扇形图上涂色,投影下列表格,初步了解几种食物中的含水量。)
四、感受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1、活动布置: 设计植物“喝”水的实验。
(教师提前做好小草“喝”水试验的装置,讲解后把试验装置送给学生,让学生按要求观察,并把观察结果填写在《优质课堂》P20的第二题中。)
2、谈话:刚刚我送给同学们的小草,假如我试管里不放水,你们观察几天会看到小草是什么样?(枯死了)对,没有水是多么的可怕,我们来欣赏一个小动画片,看看没有水是怎样的。(播放动画片)
让学生自由发言后播放动物、植物和人没有水的图片,并逐步板书
没有水:
动物会死
植物会死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人会渴死
谈话:上面这些生命没有水就都死了,如果有水生命将又怎么样呢?我们再来看一个小动画片。(播放动画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一定补充后板书:有水就有了生命引出课题:《生命离不开水》)
3. 续写科学小诗,真心赞美有水的世界的教学环节
师: (激情)上到这儿,老师想到了一首小诗,这首小诗刚好就在你们课本上,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的P25。(教师范读后让学生读一遍。)
师: 你们知道这儿的“你”指的是谁吗?
生(齐声): 水。
师: 把“你”换成水我们来读一读。
生: (齐声)“因为有水,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水,鱼儿游得欢畅……”
师: (激趣)你们觉得这首诗写的好吗?想接着把它写下去吗?
(出示图片引导,让学生自由写诗,)
生: 因为有你,森林更加翠绿。
生: 因为有你,花儿才这样芬芳。
生: 因为有你,鸟儿自由飞翔。
生: 因为有你,我们茁壮成长。
……
师: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我们节约每一滴水就是爱惜自己的生命。
【片断说明】续写小诗的教学环节可以充分展示学生对水的赞美之情。也许学生续写的小诗从形式上看并不那么严谨,但从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已充分感受到了生命之源——水在动、植物和人体生命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深切领会到了“生命离不开水”的含义。另外,学生续写小诗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的过程,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以体现的过程
板书设计:
3单元 生命之源——水
1、生命离不开水
动物会死
没有水: 植物会死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人会渴死
有水:就有了所有的生命
课件14张PPT。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命之源水科 学高良中心学校 赵石林三年级(上册) 把西红柿中的水“挤”出来。10 10厘米给我一点水吧!没有水羊会死,没有水,所有的植物都会枯死。没有水人会死。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因为有 ,
小草变得嫩绿;
因为有 ,
鱼儿游得欢畅;
……
因为有 ,
地球才这样美丽。
因为有你,森林更加翠绿;
……因为有你,花儿更加芬芳。
……因为有你,鸟儿自由飞翔。
…………因为有你,
……我们茁壮成长。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
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
因为有你,我们茁壮成长;
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
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