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华师大版)同步检测-SMJ(七)(word版含参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华师大版)同步检测-SMJ(七)(word版含参考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0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10-12 20: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华师大版)同步检测——SMJ(七)
(上册 第四章 变化的地形)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关于火山喷发,下面不正确的是( )
A.是由于灼热的岩浆从地壳裂缝中喷出
B.喷出物全是高温岩浆
C.喷出的岩浆冷凝后,常形成圆锥形的火山丘或火山岛
D.火山喷发也有对人类有利的方面
2.地中海上有一座火山,每隔两三分钟喷发一次,夜间在150千米外都能看到它喷发的红光,被誉为“地中海的灯塔”,此火山属于( )
A.活火山 B.休眠火山 C.死火山 D.都不是
3.世界上最早发明地震仪的国家是( )
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日本
4.下面与地震预兆无关的是( )
A.遍地干旱,作物枯萎,用水紧张
B.鸡鸣狗叫、蚂蚁搬家、老鼠出洞等,一些动物行为反常
C.仪器测得该地的地球磁场、电场异常,地形发生变化
D.地下水位突然升高,井水冒泡,地温明显升高
5.下列各项中与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无关的是( )
A.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非常吻合,几乎可以拼合起来
B.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古生物化石许多是同类,岩层也是连续的
C.大洋分隔的两岸都有繁华的城市
D.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生物都有亲缘关系
6.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
②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是会造成破坏的
③ 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
④ 地震发生时躲到小房间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
⑤ 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7.世界的火山和地震带分布是( )
A.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地中海带 B.环太平洋——印度洋带
C.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大西洋带 D.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带
8.公元前780年,我国陕西地区发生了一次大的自然灾害,古籍《诗经》上有这样的记录:“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是发生了(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泥石流 D.洪水
9.你认为板块学说是( )
A.最完善的学说 B.要不断完善的学说
C.完全不科学的学说 D.没有事实依据的学说
10.地壳变动的能量来源于( )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太阳和地球引力 C.重力能 D.宇宙中神秘的能量
11.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
A.台湾海峡 B.舟山群岛 C.长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12.下列有关等高线与所反映的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高线越密,坡度越缓 B.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区为山脊
C.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并且等高线上的数值向中间增加的地形是山顶
D.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区为山谷
1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m,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m,两者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
A.9148.13m B.9003.13m C.8693.13m D.8548.13m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陆地表面由六大板块构成 B.地球上的陆地都在海洋上漂移
C.地球表面有近一半是陆地 D.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
15.我们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南北美洲的西部有一系列靠近海岸的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南北长达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实际上也是由于板块运动而形成的,这两大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16.我们可以在余姚龙泉山的崖壁中,看到一条条含有螺蚌壳和鹅卵石的条带状岩层,这能说明( )
A.螺蚌等生物原来是生活在山崖上的 B.地形是在变化的,海陆也会发生变迁
C.地形是稳定不变的 D.地形发生改变都是很剧烈的
17.我国台湾省多地震的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属于火山岛 C.位于两大板块交接处 D.人口密集
18.下列地形变化是由于生物作用直接引起的是( )
A.宁波东钱湖的形成 B.大堡礁(珊瑚礁)的形成
C.风蚀蘑菇的形成 D.上海崇明岛不断地“长大”
19.下列自然现象可以反映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
①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 ② 华山北坡大断崖
③ 采石场上有弯曲的岩层 ④ 青藏高原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小明同学暑假里跟随父母到新疆旅游,其中最难忘的就是沙漠的风光,有一群群载着游人的骆驼和一起一伏的沙丘,而且沙丘还会缓慢地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沙丘流动的原因是(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搬运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地形能够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这是来自地球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而 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22.火山喷发物质主要有 、 和 。
23.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先感觉大地在 颠簸,然后 摇晃,破坏性地震在 级以上。
24.岩石圈由 和 的上部共同组成,板块“漂浮”在 上。
25.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不同的是:
板块学说认为, 和 的板块都在 上“漂移”。
26.为了描述地形高低起伏的情况,经过实地测量各地的高度,把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成了等高线。用这种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 。在等高线 的地方表示地形陡峭;等高线 的地方表示地形平坦。
三、分析探究题(27—29每空1分,30一34每空2分,共40分)
27.日本素有“火山国”之称,其境内有火山270多座,活火山80座左右,约占世界活火山的10%,如富士山便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而且日本也是地震多发国家;同时,阿尔及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是地震、火山频发地带。根据以上材料试分析:
(1) 日本、阿尔及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 假如你正在家中写作业,突然发生了地震,你将采取怎样的防震措施:

28.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单位:米)
(1) 写出C处的地形名称 ;
(2) 试在地形图上标出山顶的位置;(用▲表示)
(3) A点和B点的高度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 一位登山运动员要想登上山顶,可以分别从A点和B点出发,请问从哪一点出发会省力些 。这是因为 。
2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板块的名称:
A B
D E
(2) 从图中可看出红海位于 板块与 板
块的张裂地带,若干年后,红海的面积将 。
(填“变大”或“变小”)
(3) 相互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山脉的两大板块是 (填字母)。
30.2008年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截至2009年4月25日10时,遇难69225人,受伤374640人,失踪17939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
(1) 汶川地震的震级是 。
(2) 对于文中提到的“北京时间”,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填选项号)
A.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 B.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
C.北京时间是四川所使用的时间 D.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处的地方时
(3) 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发生地震时,下列行为中不合适的是
(填选项号)
A.如果在一楼,就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B.如果在楼层很高的地方,就迅速躲到小房间的墙角里。
C.如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在桌子底下。
D.地震发生时,跑到窗边大声呼救。
(4) 国家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地质力学所等单位专家根据调查监测和评价研究结果,对灾情进行“会诊”初步形成三个结论。其中一个原因是: 板块向 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31.读图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
通过上面提供的材料(图片)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
32.根据左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点海拔 米。a点相对c点的高度是 米。
33.大南山位于蛇口半岛,海拔336.15米,面积为3.5平方公里。她扼守珠江口,雄视伶仃洋,登高一望,香港、深圳尽收眼底。政府现已将其规划为森林公园。图乙是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绘出的大南山地区地形图,请依图答:
(1) 图中所示为山脊的是 。
(2) 形成图中所示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填选项号)
A.内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沙作用 D.海浪作用
(3) 现在政府已经修建了一条可以到达山顶的公路,由图中可知,公路所处的北坡坡度较缓,判断的理是:此处 。
34.科学考察表明,在南极洲的地层中有很多煤,同学们知道,煤是森林埋入地下形成的,森林的存在需要温暖的气候条件。分析一下,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为什么会有煤呢

参考答案(七)第四章变化的地形
1-5:BAAAC 6-10:CAABA 11-15:CCBDD 16-20:BCBDC
21.内部,外部,内部,外部 22.岩浆,火山灰,水汽烟雾
23.上下,左右,5级 24.地壳,地幔,软流圈
25.大洋,大陆,软流圈 26.高度相同的各点,等高线地形图,密,疏
27.这些地方都位于太平洋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略
28.峭壁,略,相等,A,等高线疏,所以是缓坡
29.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非洲,印度,变大,B与C
30.8.0级,A,D,印度洋,亚欧 31.地震火山带大都处于板块交界处
32.1300米,1100米 33.B,A,等高线较疏
34.南极原来处在温暖的地区,长有茂密的树林,随着板块的漂移到了现在所在的位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