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中心小学备课记载
教学章节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科学是…… 第 1 课时
教材分析 《科学是……》是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的第一课,也是学生接触科学课的第一课,因此不论在活动的选择还是内容的编排上都考虑到了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将科学家的活动与学生的亲身经历结合在一起来理解科学是什么。凭借已有经验,孩子们会觉得科学是和科学家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是一些像发明创造之类的大事情,与自己无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感觉亲切,没有拘束,便很容易说出“因为好奇,自己才有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恰恰与科学家的内心活动是一致的。本课谈科学是什么,着重从外延上谈科学,而不是从内涵上灌述什么是科学,教学过程中切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想知道,爱提问。科学探究: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2、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科学知识:1、知道科学是什么。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 、理解科学是什么。3、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课前准备 一张对折的纸条、铅笔、彩色笔等材料。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谈话: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科学”课。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板书课题:科学)二、了解科学是什么1.师问:当你听到“科学”这两个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翻开教科书开阔一下视野)2.师问: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提示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想一想,你为什么会做这些事情?3.师:好奇心让我们想弄懂许多事情,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4.(1)阅读故事:学生自学琴纳和牛痘的故事。(2)学习汇报:琴纳发现牛痘疫苗的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3)提出问题:“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4)寻找问题可能的原因:到奶牛场考察,发现牛和女工都得过牛痘。进一步提出问题:“是不是患过牛痘就不再患天花?”(5)做试验证明:给一位8岁的小男孩接种牛痘,又种天花,小男孩安危无恙。扩大实验范围,接种全村2000多村民,结果无一人再患天花。(6)试验成功:直到今天,琴纳的发现仍然在保护着我们的健康。三、活动,理解科学是什么1.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2.讲解“动起来小人”的制作方法。(学生制作)讲解如何“玩”。在学生“玩”之前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3.交流“玩”后的发现。(小人动起来了)4.原理解释:1824年,英国医生罗吉特通过类似的实验研究,发现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电影就是根据这一发现的原理制作的。四、总结,课外延伸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收集你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他有什么成果,他是如何开展研究的。 “科学”这个概念意义深刻,远非三年级学生能够理解,本课将“科学是什么”定义在让学生获得对科学的一种理解层面上。由自身的经历再到科学家的经历,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拉近了科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觉科学其实并不神秘,意识到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想问题、做事情。“让小人动起来”是一个有趣的活动,目的是借助这个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其意识到好奇心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一个小发现可以成就大科学家”。收集科学家研究活动资料的活动,目的是从众多的科学家的研究中找出共同地方,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分析与解释、交流与质疑、结论与拓展等。通过这些科学家的经历,引导学生对“科学是什么”说出自己的理解。
板书设计:科学是……科学家:牛顿、琴纳、居里夫人、李时珍……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