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无端崖之辞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1无端崖之辞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16 15:4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第11课 无端崖之辞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垩漫(è) 斫之(zhuó) 郢人(yǐnɡ)
B.逡巡(qūn) 踵(zhònɡ) 怵(shù)然
C.恂目(shùn) 巨缁(zī) 期年(qī)
D.腊之(là) 黄馘(xù) 舐(shì)
【答案】A
【解析】B项,踵,读zhǒnɡ;怵,读chù。C项,期,读jī。D项,腊:读xī。 学科¥网
2.下列有关庄子文章中的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涸辙之鲋? 沉渔落雁? 相濡以沫? 螳臂挡车
B.朝三暮四? 害群之马? 越俎代庖? 每况愈下
C.庄周梦蝶? 踌躇满志? 切中肯綮? 遗笑大方
D.鹏程万里? 浮摇直上? 形如篙木? 心如死灰
【答案】B
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庄子与这个世界做了长久的厮守,故而有了最绵缈的缠绵。他对世界那种既恼又怜的丰富神情简直使人??????? 。他对世界,在极端的蔑视里有细致的?????? 与回忆,在极端的怜惜里有失望与无奈。他仿佛当众把一切都掷在脚下,???????? 给我们看,并遏制不住地冷笑;而当众人散去,他又收拾起这一切,把它们拥在胸前失声痛哭。
A.不可理喻 体察 踩踏
B.捉摸不透 体谅 踩踏
C.捉摸不透 体察 作践
D.不可理喻 体谅 作践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   ?   ,   ,
   ?   。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野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①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
②除此,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
③如“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时
④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奇怪迭出
⑤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美景吗
⑥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A.③⑤①⑥②④ B.⑥②③①④⑤
C.③⑤④①⑥② D.①⑥②③⑤④
【答案】A
【解析】③句中的“如”是举例,用来证明首句的观点;⑤句中的“美景”和③句中的“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呼应;①句中的“读庄子”用来切入正题,“手足无措”与⑥句中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呼应;②句中的“此”与⑥呼应;④句和后文照应。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处穷闾阨巷 穷:贫穷。
B.履危石 危:危险。
C.惠子相梁 相:辅佐。
D.益车百乘 益:增加。
【答案】D
【解析】A项,“穷”应为“偏僻”之意;B项,“危”应为“高”之意;C项,“相”应是名词作动词,为“做国相”之意。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B.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C.骛扬而奋鬐
D.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答案】D
【解析】A项,惮,通“怛”。B项,恂,通“瞬”。C项,“鬐”,通“鳍”。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顾”,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
B.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D.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答案】AC
【解析】A、C两项相同:回头。B项,但,只。D项,回头看。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两项是(  )
A.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B.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
C.揖御寇而进之
D.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答案】CD
【解析】C、D两项相同,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项,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二、阅读拓展训练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徐无鬼》)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庄子·田子方》)
9.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郢人垩慢其鼻端 垩:白色土。
B.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 听:顺从。
C.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 措:安放。
D.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 履:踩,践踏。
【答案】B
【解析】B项,听:任意。
10.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而:连词,却。
B.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 之:代词,这件事。
C.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 与:连词,和。
D.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乎:助词,吗。
【答案】C
【解析】C项,与:介词,和。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斧头任意砍向那尘土,把那苍蝇翅膀一般大小厚薄的尘土全部砍了下去,鼻子却丝毫没有受伤,这是匠石的高妙之处,也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
B.郢地人面对斧头呼呼生风地从自己鼻子尖上砍过来,岿然站立面不改色,这是郢地人的高妙之处,又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
C.匠石的头任意砍向郢地人鼻子上那尘土,《庄子》这里是单说匠石的高妙,斧头挥动得如此之快,没有伤到郢地人的鼻子。
D.庄子斧头是借助砍尘土的例子发感慨:自从惠子死了以后,自己已经没有谈话的对象了,自己已经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答案】C
【解析】其实,《庄子》这里不是单说匠石的高妙,也不是单说郢人的高妙,其根本是在说二人搭档配合的高妙。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译文:

(2)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译文:

【答案】(1)匠石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放手砍下去,全部把那点儿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受伤。郢人站着,脸色一点儿都没变。
(2)伯昏无人说:那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上可以登上青天窥探,下可以潜入地下的黄泉,意气奔放于八方,神情不会改变。 学科.网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残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选自《庄子·说剑》,有删改)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  谋:为……谋划。
B.请治剑服??????  ???????????? 治: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  ?????????? 趋:小步快走。
D.王乃校剑士七日  ????????? 校:使……较量。
【答案】A
【解析】A项,“谋”应为“有所图谋”之意。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日夜相击于前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甚矣,汝之不惠
C.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则天下之民引领而望之矣
D.太子乃与见王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答案】C
1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B.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C.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D.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答案】A
【解析】A项,断句时注意标志词“曰”“夫”“者”,还有相同句式,如“示之以虚”“开之以利”。
1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答案】B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译文: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译文:

(3)夫子休,就舍待命。
译文:

【答案】(1)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王对斗剑的喜好。
(2)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3)您歇着吧,到馆舍等待命令。
【解析】翻译句子要注意抓关键点:(1)整个句式为判断句式;“所欲用周”所字结构,想要用我的原因;绝:杜绝,中止。(2)宾语前置句式;得:得到。(3)就:到;舍:馆舍。
【参考译文】
当年赵文王喜好剑术,击剑的人客居在宫门左右,有三千余人,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赵文王喜好击剑从来就不曾得到满足。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赵国。太子悝十分担忧,征求左右近侍说:“谁能够说服大王,使他停止对斗剑之士的喜爱,(我就)赠予他千金。”左右近侍说:“只有庄子能够担当此任。”
太子于是派人携带千金厚礼赠送给庄子,庄子不肯接受。跟随使者一道前往,会见太子说:“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王对斗剑的喜好。假如我对上游说大王却触犯了大王的心意,对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意愿,那也就一定会遭受刑戮而死去,我哪里还用得着这些赠礼呢?假如我对上能说服大王,对下能合于太子的心愿,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太子说:“是这样。父王的心目中,只有击剑的人。”庄子说:“好的,我也善于运用剑术。”太子说:“如今先生一定是穿儒服去会见父王,事情一定会弄糟。”庄子说:“请让我准备剑士的服装。”三天以后剑士的服装备办完毕,于是面见太子。太子就跟庄子一道拜见赵文王。学科&网
庄子不急不忙地进入殿内,见到赵文王也不行跪拜之礼。赵文王说:“你想用什么话来开导我?”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好剑术,因此用剑术来参见大王。”赵文王说:“你的剑术怎样能遏阻剑手、战胜对方呢?”庄子说:“我的剑术,十步之内可杀一人,行走千里也不会受人滞留。”赵文王听了大喜,说:“天下没有谁是你的对手了!”庄子说:“击剑的要领是,有意把弱点显露给对方,再用有机可乘之处引诱对方,后于对手发起攻击,同时要抢先击中对手。希望有机会能试试我的剑法。”赵文王说:“您歇着吧,到馆舍等待命令。我将安排好击剑比武的盛会再请先生出面比试。”
赵文王于是用七天时间让剑士们比武较量,残伤六十多人,从中挑选出五六人,让他们拿着剑在殿堂下等候,这才召见庄子。赵文王说:“今天可让剑士们跟先生比试剑术了。”庄子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赵文王说:“先生所习惯使用的宝剑,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平日所用的剑长短都适应。不过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让我先作些说明然后再进行比试。”
赵文王说:“愿意听听你介绍三种剑。”庄子说:“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百姓之剑。”赵文王说:“天子之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之剑,拿燕谿的石城山做剑尖,拿齐国的泰山做剑刃;用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用四季来围裹;用五行的道理来支配天地,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赵文王听了茫然若有所失,说:“诸侯之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之剑,拿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应民意而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赵文王说:“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庄子说:“百姓之剑,全都头发蓬乱、鬓毛突出,很威武,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喜好百姓之剑,我私下认为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
赵文王于是带着庄子来到殿上。厨师献上食物,赵文王围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庄子说:“大王安坐下来定定心气,有关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于是赵文王三月不出宫门,剑士们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