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尊生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4尊生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16 15:4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第14课 尊生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利轻亡其身(jiàn) 栎社见梦曰(jiàn)
B.衣葛絺(yī) 散木(sǎn)
C.棺椁(guǒ) 实熟则剥(pū)
D.女将恶乎比予哉(nǚ) 小枝泄(xiè)
【答案】C
【解析】A项,第二个“见”读xiàn;B项,“衣”读yì;D项,“女”读rǔ,“泄”读yè。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重失之        失:违背
B.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累:拖累
C.弟子厌观之 厌:厌恶
D.实熟则剥 实:果实
【答案】C
【解析】厌:满足。
3.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是不材之木也
B.几死之散人
C.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
D.太后之色稍解
【答案】C
【解析】A、B、D三项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C项,之:语助词。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
B.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C.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D.虽富贵不以养伤身
【答案】A
【解析】A项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使动用法。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
B.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
C.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D.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E.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答案】B E
【解析】B、E项,比得上。A项,追上。C项,趁着。 E项,等到。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
B.而不以害其生 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C.犹之可也 勿言之矣
D.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答案】B
【解析】A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的;B项均为介词,因为;C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代“栎社树”;D项介词,被/介词,跟。21教育网
7.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冬日衣皮毛
A.虽贵富不以养伤身
B.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
C.是不材之木也
D.合同异,离坚白
【答案】C
【解析】例句,名词用作动词,穿。A项,动词用作名词,用来养生的物品;B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被杀;C项,名词用作动词,成材;D项,坚、白,形容词作名词,硬度、颜色。21·cn·jy·com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弟子厌观之
B.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C.至于曲辕
D.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答案】B
【解析】B项,古今义相同。A项,古义:满足。今义:厌恶。C项,古义:到,到达。今义:连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D项,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连词,用在表转折关系的句子的前半句。
二、阅读拓展训练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9~12题。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www.21-cn-jy.com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2·1·c·n·j·y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絜之百围  絜:用绳子等计量圆筒形物体的粗细。
B.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辍:中止。
C.实熟则剥  剥:剥落。
D.几死,乃今得之  几:将近、几乎。
【答案】C
【解析】剥,通“扑”,击打。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B项,语气词,表强调/代词,他的。A项,副词,就。C项,语气词,用于主谓之间舒缓语气。D项,副词,才。21cnjy.com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匠石师徒去齐国的曲辕看到了一棵被当作神树的栎树,树冠高大,树身粗壮,看的人如同赶集一样多,而匠石师徒认为其无用对此却不屑一顾。【来源:21cnj*y.co*m】
B.匠石认为栎树是百无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长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无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出处:21教育名师】
C.许多树木正因为对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间许多事物都是如此。栎树因为无用才活得长久,又因为长寿而被世人尊为神树。21·世纪*教育网
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说理。柤梨橘柚果蓏等结出的果实能为人所用而常被击打挫伤,相反,栎树因为无所可用却免遭斧斤得以保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A
【解析】“匠石师徒认为其无用对此却不屑一顾”错,文中师父不屑一顾,但徒弟却看了个够。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是不能用作材料的树,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它才能如此长寿。
(2)你要拿什么和我相比呢?你将把我跟有用的树木相比吗?
【解析】略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21*cnjy*com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因杖筴而去之。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
(节选自《庄子·让王》)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暇治天下也  暇:空闲
B.而不以易生   易:交换
C.秋收敛     敛:敛藏
D.子皆勉居矣   勉:勉励
【答案】D
【解析】勉:尽力。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我为天子     物以群分
B.我适有幽忧之病   始臣之解牛之时
C.事之以皮帛而不受  锲而不舍
D.虽贵富不以养伤身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答案】D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州支父不接受天下,体现他们对生命的看重。《庄子》借推倒天下的价值来确立生命的价值。
B.子州支伯托病辞绝天下,说明拥有天下和珍视生命二者不可得兼。
C.善卷追求自给自足、逍遥自得的生活,乐享适意人生,天下对他来说反而没有什么价值。
D.因亶父珍视百姓的生命,所以称其"可谓能尊生",说明《庄子》提倡的尊生包含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两方面内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B
【解析】提高生命价值不等于天下与生命不可得兼。只是有道之人把生命看得最重,即使拿世人看得最重的天下来换,他们也不会为此伤害生命。www-2-1-cnjy-com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又哪里用得着去统治天下呢?可悲啊,你不了解我!
(2)当今世上的人们,居于高官显位的,都时时担忧失去它们,见到利禄就轻率地为之贴上了自己的性命,这难道不很糊涂吗?2-1-c-n-j-y
【解析】略
【参考译文】
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又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说:“让我来做天子,那还是可以的。不过,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病症,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空闲时间来治天下。”统治天下是地位最高、权力最重的了,却不能因此而妨碍自己的生命,更何况是其他的一般事物呢?只有忘却天下而无所作为的人,方才可以把统治天下的重任托付给他。21*cnjy*com
舜让天下给子州支伯,子州支伯说:“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病症,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多余时间来治理天下。”由此可见,天下应当是最为贵重的东西了,可是却不能用它来替换生命,这就是怀道的人对待天下跟世俗大不一样的原因。【版权所有:21教育】
舜又把天下让给善卷,善卷说:“我处在宇宙之中,冬天披柔软的皮毛,夏天穿细细的葛布;春天耕地下种,形躯能够承受这样的劳作;秋天收割贮藏,自身完全能够满足给养;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儿,太阳下山了就返家休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而心中的快意只有我自身能够领受。我又哪里用得着去统治天下呢?可悲啊,你不了解我!”也就没有接受。于是善卷离开了家而隐入深山,再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的住处。
大王亶父居住在邠地,狄人常来侵扰,敬献兽皮和布帛狄人不愿意接受,敬献猎犬和宝马狄人也不愿意接受,敬献珠宝和玉器狄人仍不愿意接受。狄人所希望得到的是占有邠地的土地。大王亶父说:“跟别人的兄长住在一起却杀死他的弟弟,跟别人的父亲住在一起却杀死他的子女,我不忍心这样做。你们都去和狄人尽力居住在一块儿吧!做我的臣民,跟做狄人的臣民有什么不同?而且我还听说,不要为争夺用以养生的土地而伤害养育的人民。”于是拄着拐杖离开了邠地。邠地的百姓人连着人、车连着车跟随他,于是在岐山之下建立起一个新的都城。大王亶父,可以说是最能看重生命的了。能够珍视生命的人,即使富贵也不会贪恋俸禄而伤害身体,即使贫贱同样也不会追逐私利而拘累形躯。当今世上的人们,居于高官显位的,都时时担忧失去它们,见到利禄就轻率地为之贴上了自己的性命,这难道不很糊涂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