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1—3单元练习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
1.1917年11月一艘名为“阿芙乐尔”号的巡洋舰上突然发出了一声炮响声,炮弹的火光划破了寂静的夜空,这是世界历史上哪一次革命的场景( )
A.法国大革命 B.法国巴黎公社运动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2.改革和革命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推动力。下列事件中,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
①1861年改革 ②1917年“二月革命” ③十月革命 ④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右边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揭示了十月革命的( )
A.历史背景 B.发展过程 C.历史影响 D.消极意义
4.苏联和中国在建国初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同之处是重点发展 ( )
A.轻工业 B.商业 C.重工业 D.交通运输业
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它对中国革命的最主要影响是( )
A.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 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6.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 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俄国“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的斗争是( )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三年国内战争 D.八一九事件
7.乐乐看到同学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什么,他听到了“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等字眼。乐乐由此断定,同学们正在谈论的主题应该是( )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世界格局多极化
8.下列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美国在这两次会议上获利都很大 B.大国操纵,充满了矛盾和斗争
C.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D.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9.1919年有人在《每周评论》上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此番言论针对的是巴黎和会的哪一项决定( )
A.不承认中国是战胜国 B.禁止德国同奥地利合并
C.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D.签订《九国公约》
10.右边的漫画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初德国人.日本人参加哪次会议后的心情(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1.毛泽东曾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此次会议上所签署的《九国公约》打破了哪一国家独霸中国的局面(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12.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这一体系表述正确的是( )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B.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和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C.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太平洋地区和东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D.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13.一战后,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旨在调整国际秩序,但它们都试图以牺牲中国主权利益来达成目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 B.《北大西洋公约》 《四国条约》
C.《华沙条约 》 《五国条约》 D.《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
14.《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根据是《凡尔赛和约》( )
A.没有充分满足法国等战胜国的要求 B.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的新秩序
C.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权益
15.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
A.明治维新——《大日本帝国宪法》——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B.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从根本上解决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创造条件
D.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16.《顾维钧回忆录》里写道“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材料所描述的情形发生在( )
A.1919年的巴黎和会 B.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
C.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 D.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
17.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退出一项新军事战略,表示美国将重返亚太地区。“一战”后,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凭借哪一条约从亚太地区的中国获取了最大的侵略利益?( )
A.《四国条约》 B.《色佛尔条约》
C.《五国海军条约》 D.《九国公约》
18.一战后列强在欧洲的新秩序是通过一系列的跳跃,对一系列国家进行“约束”,对一系列国家利益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中《凡尔赛和约》所“约束”的国家主要是( )
A.苏俄 B.日本 C.德国 D.中国
19.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 )
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2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战后的世界做出了安排,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称为( )
A.维也纳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21.列宁曾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两个大国是指( )
A.美国与日本 B.德国与法国 C.英国与日本 D.中国与美国
22.1932年12月24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记载:“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这段日记反映的是( )
A.苏联工业化建设的背景 B.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C.法西斯统治下的状况 D.二战后美国的状况
23.胡佛在其美国总统竞选辞中称:他会使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车。但他的诺言在1929年被无情地粉碎了。“粉碎”其诺言的是( )
A.美国内战的爆发 B.经济大危机的发生
C.十月革命的冲击 D.“三国同盟”的建立
24.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的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这表明( )
A.罗斯福新政没有效果 B.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
C.美国即将爆发经济危机 D.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
25.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C.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 D.成功开启美苏“冷战”模式
26.美国内战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的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消除了国内种族歧视
27.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
A.美国缺乏技术人才 B.纽约劳动力大量剩余
C.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美国经济困难 D.经济大危机造成工人失业
28.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29.分析以下世界经济危机情况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1929~1933年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等部门的危机
1933年与1929年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37.2%,贸易总额缩减2/3
A.持续时间比较长 B.物价上涨比较快 C.涉及范围特别广 D.破坏程度特别高
30.1933年,罗斯福新政期间,迪士尼动画片《三只小猪》上映,主题曲“我不怕大灰狼”鼓舞了美国人民战胜危机的士气。罗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 )
A.缩减农业生产 B.实施“产业复兴法” C.恢复银行信用 D.发展对外贸易
31.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B.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C.兴修水利以防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32.某班举行辩论会,双方辩手主要观点如下:
据此,请判断此次辩论会的主题是( )
A.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C.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D.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33.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并成为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的是( )
A.意大利 B.德国 C.西班牙 D.日本
34.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在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国家恐怖。其中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掀起反犹狂潮的国家恐怖发生在( )
A.德国 B.西班牙 C.意大利 D.日本
35.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针对失业严重情况(见图),德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三国军事同盟 B.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C.把工业纳入备战轨道 D.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
36.右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某一次会议上几个国家领导人的留影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是( )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华盛顿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签订《九国公约》的华盛顿会议 D.慕尼黑会议
37.“我们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到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们”是指下列哪国人( )
A. 德国 B.捷克斯洛伐克 C.波兰 D.奥地利
38.在二战前的漫画《希特勒、墨索里尼与狗》中,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希特勒话中的“狗”是指( )
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美国
39.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捷克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这里的“死亡证书”指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 D.欧洲联盟条约
40.“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英国这一主张在下列哪次会议中得以体现( )
A.巴黎和会 B.慕尼黑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雅尔塔会议
4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德军入侵波兰 B.德军入侵苏联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42.1941年,德.日法西斯在欧洲.亚洲连续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大。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 )
国闪击波兰 ②德国突袭苏联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3.右图所示军事行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B.第二次也界大战全面爆发
C.美国宣布对日本作战 D.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44.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
A.莫斯科保卫战 B.中途岛海战 C.斯大林格勒会战 D.诺曼底登陆
45.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二战风云”的影片回顾展,以下是某部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根据片段中的对白判断,该影片为( )
A.《诺曼底登陆》 B.《血染珍珠港》 C.《中途岛海战》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46.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灾难和痛苦。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但都以失败告终的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日本
47.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请问:这个第二战场是相对于哪个战场来说的 ( )
A.苏德战场 B.北非战场 C.太平洋战场 D.中国战场
48.某校九年级李小亮同学制作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卡片,其中“——”前后内容搭配不恰当的是( )
A.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B.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点
C.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德国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
49.法西斯德国未能击败英国的原因中,不包括( )
A.新首相丘吉尔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 B.德国空军经受不住巨大的损失
C.英吉利海峡使德国精锐陆军无能为力 D.苏德战争的爆发牵制了德军
50.“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经处于战争状态。”罗斯福演说中谴责的日本“卑鄙的进攻”是指( )
A.偷袭苏联 B.偷袭波兰 C.偷袭珍珠港 D.柏林战役
51.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以1944年6月一 场著名的登陆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这场战役是( )
A.阿拉曼战役 B.中途岛战役 C.诺曼底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关于战役的卡片
信息1: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
信息2:苏德战场
信息3:苏军胜利
信息4: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52.右边是关于某次战役的资料卡片,根据卡片信息推断它是( )
A.珍珠港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53.两次世界大战的相似点中,不包括( )
A.德国都是罪魁祸首 B.美国都参加了战争
C.中国都参加了战争 D.日本都是战败国
54.右图是1942年美国印制的海报。图上“united”(团结).“win”(获胜)等宣传语和美、英、苏等国国旗,可以判断海报与下列哪一文献密切相关(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55.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共同的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与之抗衡。”罗斯福说得“类似的总战略”指的是( )
A.美英等国签署《联合国宪章》,成立联合国 B.美英等国组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D.美国对德.日等轴心国宣战
56.2015年5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莫斯科是个英雄城市,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C.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57.下列图片,反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斗争的是( )
A.油画《五四运动》 B.报道西安事变的报纸 C.从慕尼黑返回的张伯伦 D.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58.决定成立联合国,对二战及战后的世界格局造成了巨大影响的国际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雅尔塔会议
59.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 ②德国突袭波兰 ③诺曼底登陆 ④攻克柏林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60.1940年5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苦.眼泪和汗水,我们将战斗到底……”1941年,斯大林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法西斯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 D.英国和苏联互相短视
61.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最后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能够建立的关键是( )
A.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B.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62.“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这段材料应该出自( )
A.雅尔塔会议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波茨坦会议
63.1945年4月30日,一场激战之后,苏联红军终于将胜利的旗帜插到了德国国会大厦楼顶(如图)欧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迎来胜利。这场战役是(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攻克柏林战役 D.诺曼底登陆
64.世界大战的硝烟因时间推移而消逝,却带给人类永久的反思。下列关联不正确的是( )
A.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B.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D.1945年德国法西斯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65.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经济危机的打击
C.德、日法西斯的扩张 D.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
6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约定的和平”
材料一:但是,这并不是永久的胜利,克里孟梭说:“这是一个各自保持警惕的和平,是一个手扶剑柄签订的和平,是一个虽已签字但并未真正实现的和平……”威尔逊更是一针见血:“我们不久就会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冲突,这场冲突的结果将不再是一场战争,而是整个世界的大灾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法国》
材料二: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德国》
(1)材料一所述“和平”是通过哪次国际会议搭建起来的?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协定”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这次会议把英法长期推行的什么政策推向顶峰?
“打出的和平”
材料三:战争的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分量。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
(3)材料三所述“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持久的和平”
材料四:“持久和平”是“世界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梦想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4)试运用所学知识论述: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的道路是什么?
6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摘自马丁 路德 金1963年8月的演说
材料三:“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 罗斯福
(1)材料一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指哪次战争
(2)材料二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准 他对美国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材料三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 有何特点?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4)综观美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C C C B B A C A D A A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C C B A B B D B C D C B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B A B A C D B A B B A B C C A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A A D B C C C D D C B D D B B
61 62 63 64 65
B A C D A
66.【答案】 (1)巴黎和会。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体系。 (2)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
(3)抗美援朝战争。①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②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或者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坚持走的道路是: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67.【答案】(1)美国独立战争
(2)林肯;贡献:①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美国的奴隶制。②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实行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度过经济危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4)①国家的主权的独立与统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②要改革生产关系,推进和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重视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④要善于抓住历史机遇,实现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
正方: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 调控能力,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应充分肯定。
反方: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销毁了大量农产品,造成严重浪费,不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