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青岛版六三制7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五年级下青岛版六三制7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4-17 15:4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理解和掌握它们的特征,形成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探索发现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操作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各个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形成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空间概念。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和框架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要学习的这节课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物品有关。来,试着猜一猜屏幕上可能会出现什么?
好,老师来揭开这一层面纱。
(教师拉开屏幕)
看到这些生活用品,同学们会想到我们以前学习的哪些形状?
(教师引出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新知探索
1.说到长方体同学们,同学们是不是经常见到它?
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体,你们小组中也有长方体。那么老师跟同学们一块看一看、摸一摸,咱们初步感受一下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学生:平平的面 两个面相交的线 三条棱相交于一个点
通过刚才的初步感受,同学们我们发现长方体有面、棱、顶点这些特征。那么长方体在面、棱、顶点上还有什么具体的特征呢?同学们还想不想更深入的了解一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下面同学们小组中交流一下,探讨一下面、棱、顶点的特征具体有哪些,在小组活动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下活动要求。21cnjy.com
注意:先运用展台展示学生的记录表(学生把记录表放在展台上,手中拿着学具给全班同学演示)
小组汇报面的特征
面的个数:6个面 方法:数一数 教师演示立体长方体数面
面的形状: 都是长方形 (有时候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面的特点:上下完全相同 左右完全相同 前后完全相同 方法:量一量、剪一剪 结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小组汇报棱的特点
棱的条数:12条 方法:数一数
棱的特点: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方法:量一量
小组汇报顶点的特点
顶点是由三条棱相较于一个点,有8个
认识长、宽、高
刚才老师听到有个同学这样说,三条棱相较于一个顶点。
老师把这个地方拿了出来,同学们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
这里在数学里我们把这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同学们请动脑筋想象一下,老师如果把长方体的长宽高变成一样长,会出现什么形状?
同学们想不想继续学习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相信同学们有了探究长方体特征的经验,是不是很快就能确定探究正方体的方向和方法。
用小组中的正方体,方向是面、棱、顶点,方法:数一数、量一量、剪一剪
注意:先运用展台展示学生的记录表(学生把记录表放在展台上,手中拿着学具给全班同学演示)
小组汇报正方体的特征
面的特征:正方体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等
棱的特征:12条棱 长度都相等
顶点的特征:8个顶点
学习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在刚才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们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呢?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课堂练习
课件演示练习题内容
课堂小结
多媒体播放动画,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发言总结。
最后老师想和同学们分享一句话:从观察中找到快乐,从细节中找寻答案。这是大数学家高斯说过的一句名言。这节课我们会发现数学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希望同学们可以做到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如果是这样,你会发现我们所学的数学就源于我们的生活。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