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
一、大气层:
1、大气的重要性
a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b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氧气、二氧化碳);
c臭氧层防止紫外线的伤害; d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固体杂质) 等。
2、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根据大气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球分成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层序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特点
第一层(对流层) 0--17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强烈的对流运动,大部分天气现象
第二层(平流层) 17---5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下部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适合高空飞行
第三层(中间层) 50---8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第四层(暖层) 80--5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又称电离层,完成远距离无线电通讯
第五层(外层) 500-10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过卫星来传送
其中与人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3、对流层特点: 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b.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c.两极厚度约8千米,赤道约17-18千米。
d.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二、天气和气温;
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叫天气。
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
其中气温是最基本的要素。
2、气温是空气的温度,表示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测量的仪器是温度计,单位是摄氏度(℃)。一天中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3、百叶箱a.百叶箱朝向哪个方向开着?朝向北方,防止太阳光的直接辐射。
b.百叶箱为什么漆成白色?反射太阳光,使所测温度接近真实温度
c.百叶箱离地面的高度一般是多少?为什么?
1.5--2米左右,这个高度空气稳定,并且人类活动都在这一高度,更具有实用价值。
三、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很大。
2、大气压的测量可用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常用单位有 毫米汞柱(mmHg)、百帕(hPa)。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105帕=10.3米水柱
3、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01×105帕或760毫米汞柱,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
4、气压的大小跟空气的密度有直接关系。离地面越高,空气的密度越小,大气压也越小。
5、气体和液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气体和液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气体和液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四、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大气压对天气、人体和液体沸点有很大的影响。
2、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其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运动,天气晴朗、干燥。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其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运动,天气阴雨、多云。晴天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气压比夏天高。
3、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增大。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4、生活用品与大气压:真空压缩保存袋、吸尘器、抽水机等
五、风:
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的气压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风向和风速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2、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可用风向标来测风向。北风是从北吹向南的风。
3、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单位有:米/秒、千米/时。风速常用风级表示。可用风速仪来测风速。
六、为什么会降水:
1、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空气湿度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 (常用百分比表示)
2、观测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是最常用的湿度计,其原理是:空气中水汽越多,湿球温度计上的水蒸发就越少,与干球温度计温差就越小。
3、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
4、空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1)空气相对湿度达到100% (2)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 (3)空气中有微小的灰尘颗粒。
5、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固态和液态的水)。
6、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云滴→云滴增大→降水
7、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用毫米来度量。测量工具:雨量筒
七、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等压线: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的为高气压区;天气晴朗干燥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的为低气压区。天气阴雨潮湿
2、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
冷锋:向暖气一侧移动的锋,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
暖锋:向冷气一侧移动的锋,带来降雨、升温天气。
3、常见天气系统,高压、低压、暖锋、冷锋、台风等
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影响范围较大);冷锋系统、暖锋系统(影响范围较小)
八、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陆性质、地形、季风。
2、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要素,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3、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单位:焦/(千克·℃),符号为 J/(kg·℃),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4、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2×103焦,也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降低1℃时将放出4.2×103焦的热量。
5、a.水的比热最大;b.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放热的多少无关;c.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d.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6、由于水的比热比砂石、泥土的比热大,陆地和海洋的物理性质不一样,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相反。因此,沿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比内陆的要小,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7、近海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就多,远离海洋的内陆降水就少,近海受不到海风吹拂的地区降水也少。
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8、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对流层,地面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迎风坡比背风坡易形成地形雨。
9、季风:不同季节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世界上季风区域很广,以亚洲季风最盛行。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季风对我国的气候影响最大。
九、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候
1、我国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其中季风性气候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季风气候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
2、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
冬季气温低,降水少(气候干燥) ;夏季气温高,降水多(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南方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北方,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
3、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
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集中在夏季,季节变化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很大,但日照充沛。
4、我国是一个灾害性天气频繁的国家,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寒潮、台风和洪水。
5、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每年袭击我国的寒潮平均有5次,是一种强烈的降温天气,会带来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
6、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低压)形成于北太平洋的西部,台风半径一般有数百千米。台风中心叫台风眼,特点是风平浪静,云量很少。它的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狂风暴雨区,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7、台风的危害:台风带来的大风能吹倒大树和不牢固的建筑物,海上狂风巨浪会影响船舶航行,但在干旱季节,台风也会带来丰富的降水。
8、引发洪水的原因:持续性的暴雨、台风,人类活动(如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过度砍伐、过度放牧)。
9、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大面积农业灌溉等都能改良局部小气候,增加湿度和降水量,减轻旱涝灾害的危害。相反,毁坏森林,排放大量有害物质等,会造成气候恶化。
10、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地增加,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使全球的气温有变暖的趋势,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