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岩石每一厘米的岩层便代表了几十年到几百年的时间。铜壶滴漏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长毛象琥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 浑浊 山麓 海枯石烂
shí zhuó lù kū
粗糙 刨刮 楔形文字
cāo bào xiē 字词:沙砾lì 掸dǎn去 沟壑
沉淀diàn 龟jūn裂 帷wéi幕钟鼎dǐng文课文内容分段第一段:(1—5)讲述了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时间的记录。
第二段:(6—30)详细讲解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段:(31—32)读懂大自然,造福人类。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的独句段共几 段?分别是哪些?
(2、6、8、12、14、19、23、25、28)
3 · 以上所说的独句段中,有哪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6)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8)4、“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 迹。”(23)
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25)
6、“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8)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19)重点研习一、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提示一:读第8—19自然段。提示二:岩石经受着阳光、霜雪、风沙、空气、水流、生物和人类的“攻击”。山崖裂缝——崩落(碎石,沙砾,泥土)—旅行-----沉积——堆压形成新的岩石。二、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提示一:读第20—22自然段。提示二: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 运动等方面去思考。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三、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提示一:读第23—27自然段。提示二:可从岩石结构、石头颜色、生物化石等方面去考虑。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四、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提示一:读第28—30自然段。提示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化石去思考。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小 结通过岩石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说明了
气候的变化、记录了古生物的状况及上亿年
的时间的痕迹,留下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
失的后动。
五、人类了解岩石的变化有什么好处提示:读第31—32自然段。增加知识
找寻宝藏小结重点分析第6—22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提示二:
解题思路:简括各自然段意思——合并相关段落——对照顺序类型进行发现6、
7、
8、
9、
10、
11、12、
13、
14、
15、
16—18、
19—22、总提下文
自然界中岩石的各种现象
过渡,引起下文
岩石毁灭所呈现的现象
概说呈此现象的原因
空气和水中酸的作用
雨水的作用
生物的作用
人的作用
岩石生存的原因
岩石生存的结果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