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化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2.3 化学平衡(二)(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天化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2.3 化学平衡(二)(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4-18 07:4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化学平衡二
1.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2.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设起始=Z,在恒压下,平衡时 (CH4)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H>0
B.图中Z的大小为a>3>b
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
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 (CH4)减小
3.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CH3OH(g)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4.在某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H2(g)+N2(g) 2NH3(g) △H<0。t1时刻到达平衡后,在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II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IB.I、II两过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IC.I、II两过程达到平衡的标志: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D.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以是向密闭容器中加H2和N2混合气
5.在一定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发生A(g) B(g) + C(g)反应。反应过程中c(C)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在0 ~50 s的平均速率v(C) =1.6×10-3mol/(L·s)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 0.025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B)=0.11mol/L,则该反应的ΔH <0
D.反应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 1 mol A,该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0.1 mol/L6.在初始温度为500℃、容积恒定为10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如图充料发生反应:CO2 (g) +3H2 (g) CH30H(g)十H2 O (g)△H= -25kJ/mol。已知乙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55倍;乙、丙中初始反应方向不同,平衡后对应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刚开始反应时速率:甲>乙 B.平衡后反应放热;甲>乙
C.500℃下该反应平衡常数:K =3×102 D.若a≠0,则0.97.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 +Cl2(g)COCl2(g),其中容器Ⅰ中5 min时到达平衡。
m容器编号
温度/℃
[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O
Cl2
COCl2
COCl2

500
1.0
1.0
0
0.8

500
1.0
a
0
0.5

600
0.5
0.5
0.5
0.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器Ⅰ中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0.16 mol·L-1·min-1
B.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容器Ⅱ中起始时Cl2的物质的量为0.55 mol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加入CO 0.8 mol、Cl2 0.8 mol,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大于80%
8.下列图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1 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常温下,等量锌粉与足量、等浓度盐酸反应(滴加CuSO4溶液的为虚线)
C.图3表示 KNO3 的溶解度曲线,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D.图4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9.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 Si(s)+4HCl(g) △H=+QkJ/mol(Q>0)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
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
D.反应吸收0.025Q kJ热量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10.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I表示t℃时容器中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II表示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结合图像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可表示为:2A(g)+B(g)C(g) ΔH﹤0
B.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25
C.当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t℃,在第6 min时再向体系中充入0.4 mol C,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0.25
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CO2的捕集利用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完成下列填空:
(1)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2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CO2(g)+4H2(g)CH4(g)+2H2O(g) 已知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若温度从300℃升至400℃,重新达到平衡,判断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变化。(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v正
v逆
平衡常数K
转化率α
(2)相同温度时,上述反应在不同起始浓度下分别达到平衡,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如下表:
[CO2]/mol·L-1
[H2]/mol·L-1
[CH4]/mol·L-1
[H2O]/mol·L-1
平衡Ⅰ
a
b
c
d
平衡Ⅱ
m
n
x
y
a、b、c、d与m、n、x、y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
12.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它的利用包括氢的制备、储存和应用三个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储氢反应:MHx(s)+yH2(g)MHx+2y(s) ΔH<0达到化学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b.吸收y mol H2只需1 mol MHx
c.若降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若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氢气,则v(放氢)>v(吸氢)
(4)利用太阳能直接分解水制氢,是最具吸引力的制氢途径,其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
13.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4?(绿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2)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72?)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_____。
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4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
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回答下列问题:
(1) NaClO2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
(2)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含有SO2和NOx的烟气,反应温度为323 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3mol·L?1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
离子
SO42?
SO32?
NO3?
NO2?
Cl?
c/(mol·L?1)
8.35×10?4
6.87×10?6
1.5×10?4
1.2×10?5
3.4×10?3
①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_____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②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______ (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______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___________。
(3)在不同温度下,NaClO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SO2和NO的平衡分压px如图所示。
①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升高,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均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反应ClO2?+2SO32?===2SO42?+Cl?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__________。
(1)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反应II的ΔH2= kJ·mol-1。
(2)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 。
A.使用催化剂Cat.1 B.使用催化剂Cat.2 C.降低反应温度
D.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E.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
(3)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对CO2转化成CH3OH的选择性有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