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化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2.3化学平衡(一)(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天化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2.3化学平衡(一)(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4-18 07:4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化学平衡一
1.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
H2O2+I- → H2O+IO- 慢 ① H2O2+IO- → H2O+O2+I- 快 ②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I-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它可增加该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
B. H2O2分解的反应快慢主要由反应①决定的
C. 反应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 D. 2v(H2O2)=2v(H2O)=v(O2)
2.T℃,将2 mol X和1 mol Y充人一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已知:2X(g)+Y(g) 2Z(s) △H=-M kJ·mol-1。10 min后达到平衡,生成0.2 mol Z,共放出热量N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1教育网
A. 在10 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2 mol·L-1·min-l
B. 在0~10 min内,Y的反应速率为 mol·L-1·min-l
C. 增加Z的物质的量加快逆反应速率
D. 反应达平衡后,保持T℃,通入稀有气体增加压强,则化学反应速率变快
3.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2 SO2(g)+ O2(g)2SO3(g) △H<0。得到如表中的两组数据:
实验编号
温度/℃
平衡常数/mol-1·L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SO2
O2
SO2
O2
1
T1
K1
4
2
x
0.8
6
2
T2
K2
4
2
0.4
y
t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1在前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υ(SO2)=0.2 mol·L-1·min-1 B. T1、T2的关系:T1 > T2
C. K1、K2的关系:K2>K1 D. x= 1.6,y=0.2 ,t<6
4.下列化学工业所采取的措施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合成氨工业:温度控制在500℃左右
B. 接触法制硫酸:SO2在常压下催化氧化
C. 侯氏制碱法:往母液中继续加入食盐和氨气
D. 石油化工:将分馏得到的重油在高温下裂化
5.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H2(g) + I2(g) 2HI(g) + 9.4KJ,下列说法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C. 反应放出的热量恰好为9.4KJ时 D.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6.在300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下表:21·世纪*教育网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 25℃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
C. 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mol/L
D. 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mol/L,则此时v(正)>v(逆)
7.一定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2
H2
NH3
NH3

500
1
3
0
0.5

500
0.6
1.8
0

550
0
0
2
a
A. 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等
B. 达平衡时,容器②中H2的转化率大于25%
C. a<0.5
D. 起始时向容器①中充入1 mol N2、2 mol H2、0.5 mol NH3,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8.下列说法中可以说明2HI(g)H2(g)+I2(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1)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2)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3)c(HI)= c(I2) (4)反应速率υ(H2)=υ(I2)=0.5υ(HI)
(5)c(H2)∶c(I2)∶c(HI)=2∶1∶1 (6)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7)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8)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9)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10)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A. (1)(2)(5)(9)(10) B. (2)(6)(9) C. (6)(7)(10) D. 全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可逆反应m A(s)+n B(g) e C(g)+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21·cn·jy·com
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平衡后,若升温,则K减小 B. 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C%增大
C. 化学方程式中n>e+f D. 达平衡后,若增加A的量,B的转化率增大
10.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
2X(g)+Y(g) ?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B. 将容器体积变为5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
C. Y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05 mol/(L·s )
D. 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
11.反应2A(g) 2B(g) E(g) Q(Q>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21cnjy.com
A. 缩小体积加压 B. 扩大体积减压 C. 增加E的浓度 D. 降温
12.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2N2 (g)+6H2O (l)4NH3 (g)+3O2 (g) – Q(Q>0) ,如果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www-2-1-cnjy-com
A. 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 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13.已知A(g)+B(g)C(g)+D(g) 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完成下列填空: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反应(选填“ 吸热”、“放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mol/(L·s),则6s时c(A)=______mol/L,C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3)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g)和3molB(g),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2-1-c-n-j-y
a.c(A)=c(C) b.容器中压强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v逆(D)=v正(B)
(4) 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
14.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大多以化合态存在,通过金属冶炼得到金属单质工业上生产Na、Ca、Mg都用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但生产钾是用金属钠和熔化的KCl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制取:
KCl + Na NaCl + K + Q (Q<0)
有关数据如下表:
熔点℃
沸点℃
密度 (g/cm3)
Na
97.8
882.9
0.97
K
63.7
774
0.86
NaCl
801
1413
2.165
KCl
770
1500
1.984
(1)请结合平衡移动理论分析,为什么能用该反应制备金属钾。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常压下金属钾转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_____℃,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_____℃。21*cnjy*com
(3)在制取金属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任写两点)
(4)相比于电解熔融氯化钾,此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到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________。
15.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温度
500
800
①2H2(g)+CO(g) CH3OH(g)
K1
2.5
0.15
②H2(g)+CO2(g) H2O(g)+ CO(g)
K2
1.00
2.5
③3H2(g)+CO2(g) CH3OH(g)+ H2O(g)
K3
(1)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平衡正向移动 B.达到新的平衡后体系的压强增大
C.H2的转化率增大 D.体系的密度增大
(2)某温度下反应①中H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开始加入2molH2和1molCO,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1L,则B点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3)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l、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__________。(用K1、K2表示)。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CH3OH(g)、H2O(g) 的浓度(mol/L)分别为0.8、0.1、0.3、0.15,则此时v正_______ v逆(填“> ”、“= ”或“< ")。【来源:21cnj*y.co*m】
(4)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已知c(CO)一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l如图所示,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I变为曲线II和曲线III。当曲线I变为曲线II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当曲线I变为曲线III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
16.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是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
(1)在太阳能的作用下,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1所示,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2)CO2经过催化氢化合成低碳烯烃.其合成乙烯的反应为2CO2(g)+6H2(g)CH2=CH2(g)+4H2O(g) △H,几种物质的能量(在标准状况下,规定单质的能量为0,测得其他物质在生成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如下表所示:则△H=__________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物质
H2(g)
CO2(g)
CH2=CH2(g)
H2O(g)
能量/kJ?mol-1
0
-394
52
-242
(3)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2和n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2)中的反应,CO2的转化率与温度、投料比[X= ]的关系如图2所示。①X1_________X2(填“>”、“<”或“=”,下同),平衡常数KA_________KBwww.21-cn-jy.com
②若B点的投料比为3,且从反应开始到B点需要10min,则v(H2)=_________。
(4)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利用太阳能将CO2转化为低碳烯烃,工作原理图如图3。
①b电极的名称是_________;②产生丙烯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