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二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东台市第二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18 07:4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教育联盟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能力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4分)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它们因为出于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委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深埋在石缝间狭àì(???)的空隙里。www-2-1-cnjy-com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字注音。(2分)
倔强(???)????? ?狭àì(???)
上述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1分) ___改为 ___ ___
语段中有一处语病,请修改(1分)
2、默写(8分)
①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
②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
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
③ 其为人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④即使我们一时难以做到 ,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如一只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让温暖的夏夜充满嘹亮的蛙鸣。2-1-c-n-j-y
⑤独学而无友, 。
⑥ 管中窥豹,?????????? ?。
⑦ ,疏而不漏。
3、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A.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B.后花园中繁花似锦,蜂蝶翩飞,生意盎然,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迥然相异。。
C.继携程亲子园被暴虐童事件后,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再次被爆出骇人听闻的虐童事件。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类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应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②④③①⑤ B.⑤③②④① C.③⑤②④① D.④⑤①②③
5、语文综合性训练。(4分)
(1)、完成含有“狼”字的两个成语。(2分)


(2)学习了“狼”专题后,同学们对狼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在如果有人认为:狼是一种可恶、凶狠的动物,应该被消灭。你会对这些人说些什么? (2分)21*cnjy*com


6、走进名著:(4分)
王伦便起身把盏说道:“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来源:21cnj*y.co*m】
①王伦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2分)

②这番话给王伦带来什么后果?(2分)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古诗阅读:(4分)
牡 丹
徐 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①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②朝霞。
【注】①占断:独占。②破:超出、胜过。
7、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2分)
【出处:21教育名师】

8、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2分)


(二)文言文阅读:(11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版权所有:21教育】
【乙】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21*cnjy*com
9、下列各项中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B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C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D马之千里者
10、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比行百里始奋迅。

11、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12、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3分)


(三)议论文阅读(9分)
“价值”杂说
司马牛
  ①2017年8月8日,科学界大师级的人物柯俊逝世,虽有领导人致电悼念,但媒体却反响平平。而那几天对某明星的绯闻却炒得沸反盈天、热闹非凡。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舆论反差,着实令人诧异。
  ②不过,这倒使我想起,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去世前的十年中,他已经不是相声舞台上的最活跃者,名气、挣钱都逊于许多新“星”。每次演出,“出场费”有限,“追星族”也不怎么簇拥他。但是他故去后,许多清醒的评论家都公认他是中国相声事业的一个“句号”。什么叫“句号”?他身后的那些“星”都未沾上相声“事业”的边儿之谓也。若是有哪位新“星”举起钱袋子对侯先生说:“你有什么了不起,咱们比比身价!”这就是错用了衡量“价值”的标准。“星”们所玩的是相声“商业”,侯先生从事的却是相声“事业”。两者的“价值”类属也不同,这也许就是艺术大师与“星”们的最大区别。
  ③难怪前几年曾有学者说:如果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把知名度、发财度作为一个人事业成就的唯一标志,这是一件很不妙很糟糕的事。侯先生与新“星”,不管怎么说都是说相声的,属于“同类比较法”。而科学家与明星隔行如隔山,可比性更低。像柯俊这些科学家所从事的是“小众”事业,看上去似乎很“高冷”。而相反,“星”们尤其是娱乐明星,得靠粉丝的关注为生。为此,不少明星千方百计依靠一些商业网站大刷“存在感”,炒“热度”,而网站则要靠明星拉点击率、拉流量,结果是做大了公众的媚俗规模,也放纵了公众的“重口味”。这恐怕正是当下科学家被冷落、“星”们被热捧的一个重要原因。
  ④但我们不能因为科学家遭受新媒体“冷遇”,就看轻了他们的价值。柯俊教授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婉拒了国外众多知名研究机构的邀请,毅然偕妻携子回国。他几十年来教书育人,潜心科研,成为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者、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这样一位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奠基人,甚至连最后的遗体都无私捐献了,他的离世本应享尽哀荣。这不仅是对逝者的肯定和嘉许,更是对科学家价值的肯定。对矫正当下人心浮躁、价值失范,也大有裨益。
  ⑤当然,社会是多元的,人们的需求也是多样的,娱乐明星的价值也不能小觑。但说到底,科技创新、科教强国,还是要靠柯俊们及广大科教工作者的顽强拼搏、奋力攻关。总不能因为柯俊们身上没有所谓“娱乐”和“眼球”价值就冷遇他们,弄到“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地步,这就不仅仅是柯俊们个人的悲哀了。
  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倘若在舆论导向上都不能做到,遑论其他。
(选自《今晚报》2017.11.9,有删改)
13、通读全文,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全文的中心论点。(2分)

14、文章的第②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5、如果以下材料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
  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不被绝大多数中国人所知,但是她却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使上千万的疟疾患者免除了死亡。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12 分)
花?盆
①人们都爱以貌取人,可我呢,以花选盆,好盆栽好花。 有的因为盆子好看,还得到了特别待遇,放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有两个居然跃上了音箱,花枝垂下来,婀娜多姿的,又养眼,又怡心。只有一盆,在墙角放了好多天,都没管,原因是那花盆太破旧了,也不知盆龄多大了,边沿都掉了渣, 好象一碰就要碎了似的,和别的花盆相比,那可真是一个丑小鸭一个白天鹅了,因为扔了可惜,我把那些从别的盆里剪下来的难看的吊兰茎,剪成了几段,随意插在了那里,活不活的,倒没在意,就像一块庄稼地,荒着还不如长些草,倒有些绿意。
②又过了些日子,我到阳台上晾衣服,突然的就惊喜了,我看到那个破盆里的花根,不知何时, 冒出了那么多叶子,竟把那又黑又破的盆沿遮住了,那叶片好鲜嫩,阳光下油绿绿,亮晶晶,光闪闪, 在几个花茎的顶端,竟然开出了几朵深红色的小花,那么小巧,那么清秀,不张扬,不炫耀,就那么静静地,袅袅地开着,像个淑女,那么文静、娴雅。 在“百花”都沉睡的时候,它竟然绽放了一枝独秀, 这让我倒有点不好意思,有点渐愧了。
③ 由于这个花盆丑陋,我是那么瞧不起它。 每日里,看也不看它一眼,给别的花松土,不瞅它, 给别的花浇水,也时常把它落下,让别的花登上大推之堂,却把这个丑小鸭放在特角奋兄,可你看, 它对这,在乎吗? 看来没有,它可能没有人这么世故,也没人这么多想法,在它看来,有光,有土,再有那么一点水,就够了,至于盆子嘛,好坏还不是一样,哪有那么多讲究呢,盆子再好,自己生命力不强,怕风怕雨的,开不出花,那又顶啥。 看来,这不会说话的花,倒给人上了生动的一课啊。
④ 仔细想想,花美不美丽,与盆子的好坏,没有丝毫联系,花需要的是土,就象人口渴了,最想喝的是水,至于盛水的杯子,是玻璃的还是塑料的,是土气还是推观,是昂贵还是低廉,有什么关系呢,可人们总爱一厢情愿地认为,好盆里长的花一定名贵,好杯里盛的水一定甜美,就象看到一个美女,就觉得外表美丽,心灵也一定美,看到人家买了别墅,就觉得住在里面的人也一定高贵。
⑤美颜华屋,那都是外在的东西,根本就代表不了什么,房子宽大,心胸可能狭小,外表美丽,灵魂可能低贱,看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有多少财富,多大权势,而要看他的品性,学识,看他的人生境界及对社会的贡献。 就如花盆精致,花不一定漂亮,杯子贵重,水不一定干净,美德就像那盆里的花,杯中的水,不开你总不见美丽,不喝你总不知滋味。
⑥花与盆,交相美,相得益彰,就像人美心灵更美,那当然是两全其美。 但现实往往不那么尽如人意。 美貌,财富,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离我们而去,只有把善良,仁爱,宽容这些美德注入到我们的生命中,溶化在我们的血液中,我们的生命才会焕发出夺目的光辉,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有意义,幸福才会与我们永远在一起。
16、请根据内容概括出“我”对旧花盆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2 分)
→惊喜→
17、文章第①段从丑陋的花盆写起有什么的作用? (4 分)


1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3 分)


19、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③段中“这不会说话的花,倒给人上了生动的一课”中“生动的一课”的内容。(3 分)


三、作文(40分)
20、有一种花,它不开放在枝头,它不需要风的吹拂,也不需要阳光的照耀。它开放在我们的心底,它比春风更温暖,比阳光更灿烂。它是母爱,是友谊,是诚信,是梦想……
请以“开在心底的花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材料,确定选材和立意;2、书写工整规范;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不得少于600字。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参考答案:
1、jué 隘
委改成萎
“它们因为出于山石的贫瘠”删去“因为”或者“出于”
2、略
3、A
4、C
5、(1)狼狈为奸、狼狈不堪、狼子野心、狼心狗肺、如狼似虎、豺狼当道、虎狼之势、引狼入室
(2)答案不唯一,但必须阐明自己的观点,不能消灭它们,狼的存在自有它存在的道理。
6、①拒绝晁盖等众豪杰在梁山入伙②被林冲所杀(林冲火并王伦)
7、①暮春时节,群芳凋谢,牡丹独开,享尽春光,占断万物之风光。②在早晨旭日东升的时候,是牡丹的千姿万态冲破了朝霞,给人带来了美丽和希望。21教育网
8、将牡丹与传说中的洛川神女类比,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千娇百媚,胜过灿烂的朝霞。诗人以洛神喻牡丹,运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抒发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21cnjy.com
9、D
10、(1)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显现不出来。
(2)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力奔跑。
11、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12、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的道理,第二问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任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来谈。21·cn·jy·com
1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倘若在舆论导向上都不能做到,遑论其他(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应该从舆论导向上做起)。www.21-cn-jy.com
1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了侯宝林大师的例子,并且把侯宝林大师和许多新“星”相对比,得出两者的“价值”类属不同的观点,从而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把知名度、发财度作为一个人事业成就的衡量标准是不准确的结论。2·1·c·n·j·y
15、第④段。理由:文章第④段论述的是我们不能因为科学家遭受新媒体“冷遇”,就看轻了他们的价值。而材料中科学家屠呦呦的事迹正与此相吻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6.瞧不起 惭愧
17.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与下文丑陋的花盆里开出美丽的花形成对比,突出了主题:美与不美和环境的好坏没有联系,和外在的条件也没有联系,美德最重要;使文章波澜起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8.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破花盆里的花不争艳、不媚俗、不计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惊喜、愧疚之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示例:花美不美丽,与盆的好坏没有丝毫联系,正如人一样,品德的好坏,与外貌的美丑、衣服的贵贱、住宅的好坏、钱财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只有把善良、仁爱和宽容这些美德注人我们的生命中,血液里,生命才会焕发出夺目的光辉,这样的人才是最美的。 (围绕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