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18 18:3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 渴望读书的“   ”大眼睛自学检测1.跋涉 摄影 捐款 忧郁 丰碑 讲述
贫穷 援助 返回
2.这张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照片是记者( )
拍摄的,照片里的女孩叫( )。这张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 )的标志。自学提纲1.浏览课文,快速找出能概括眼睛特点的词语。
2.“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
3.课文是怎样描写“大眼睛”的?请你再仿写一段。
4.由这双“大眼睛”你想到了什么?四五  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这就是我们学习的地方。窄小的民房里闪烁着无数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看着这块破旧的黑板,就仿佛看到了孩子们一笔一画书写的情景。再苦再累我们也要读书!漫漫求学路靠着石凳小心翼翼地书写着每一个字。可是就连(         )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我要读书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小孩,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来自西北山区贫困学生 真实生活的图片拾柴回家,书本随身手提取暖盆这样齐读书让温暖 的心持续得更久远 啃着冻硬的玉米馍,孜孜不倦地看书 失学孩童,放牛的女娃.她期盼着,重回教室的到来院坝教室有书声,谁知道这声音还能持续多久冷冻的小手,握笔的小手,写下了农家娃对未来的希望如此破烂的教室现在也倒塌了!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触,你又想为“希望工程”或贫困的学生做点什么?10万中小学生给山区贫困孩子捐21万枚硬币为赞皇山区贫困学生爱心捐助活动 苏明娟1983年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父亲苏良友、母亲锺业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简朴的乡村生活。1991年冬天,8岁的苏明娟和她的5个同学像往常一样走在去往学校的路上。天蒙蒙亮,远处的炊烟从很远的山那边升起来——还有一个小时的山路。对于这条羊肠小道,这些孩子已经再熟悉不过了。苏明娟挎着妈妈为她缝制的小书包,手里拎着一个碳炉,这是她在上课时用来取暖的,因为所谓的课堂不过是旧时的土地庙,年久失修,别说窗户,连土墙都残缺不全,如果没有这个小炉子,她的小手就会被冻僵,但即使这样,上学对这几个孩子来说,还是一件最快乐的事。 因为山多地少,金寨乡历来非常贫困。而苏明娟家每年的土地收成也仅仅够全家吃三个月,更多时候,她的父亲只能依靠每天起早贪黑上山砍柴、抓鳝鱼换来的钱买点口粮维持生计,因此苏明娟每个学期100多元的学费,就成为这个家最大的负担,而李万的资助,也让这个濒临崩溃的家,重新看到了希望。但对于苏明娟来说,最大的精神支柱不是钱,而是李万叔叔写给她的一封封信。那些饱蘸着爱的笔墨的文字,那些信里所传达出来的“爱”已经深深扎进苏明娟幼小的心里了。后来,来自大连的一对退休老夫妇也加入了资助苏明娟的行列,他们拿出了仅有的退休金,苏明娟将钱还给老人,老人不要。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苏明娟将这笔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苏明娟至今还记得当年父亲对她说的话:“姑娘,你要懂得知恩图报。” 谢 谢苏明娟义务支教。堂清检测1.“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是渴望读书的( )照片的名字是( )。
2.这双大眼睛是那样(),那样()。闪烁着(),充满着()。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儿童的故事,从心灵唤起人们的()和()。
3.请以“大眼睛”我想多你说.....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