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浩瀚的宇宙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6.2 浩瀚的宇宙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4-18 16:5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浩瀚的宇宙》同步练习
我们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可以推断星系之间正在相互退行远离
B. 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
C. 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
D. “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
科学家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可以看到它的光谱,如图给出了太阳的光谱上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宇宙在膨胀,即别的星系与我们
A. 逐渐靠近
B. 逐渐远离
C. 距离不变
D. 无法判断
下列星球中,属于卫星的是
A. 太阳
B. 地球
C. 土星
D. 月球
太阳系中属于行星的是
A. 太阳
B. 地球
C. 月亮
D. 冥王星
关于宇宙爆炸,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宇宙起源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原始火球”
B. “原始火球”的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
C. “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升高
D. 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密度无限大,但温度不是很高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______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等若用如图所示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来类比宇宙,小金属粒可看成宇宙中的______ ,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金属粒都在______ ,此理论被______ 现象所证实.
在探究宇宙的同时,人类也在探索______ ,电子显微镜是人类的“火眼金睛”通过它,人类能逐渐深入地看清______ 的不同粒子,能看到放大200万倍的铱原子的排列图.
宇宙每时每刻都在______ ,我们生活在______ 的世界里;______ 填科学家名字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建立了三大定律,______ 填科学家名字提出了相对论.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登陆月球,月球是太阳系中的______ 星如图所示为玉兔号月球车离开着陆器后独自在月面上展开科研工作玉兔号的设计中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太阳能帆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 能的装置;它的相机可以将拍摄到的画面通过______ 选填“可见光”或“无线电波”传送回着陆器当它在月面上匀速行驶时,它的动能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38题. 2015年12月17日,我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天,正式启程寻找宇宙中的“幽灵”--“暗物质”. 同学们可能习惯认为,宇宙主要是由可见的发光恒星和少量的其他不发光星体如行星构成但是天文科学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得知,构成宇宙的成分远比这些多首先,宇宙中在遥远的星系之间的广大区域存在着看不见也很难探测出来的星系际气体,这些看不见的星系际气体的质量大约是全部恒星系和发光气体质量总和的10倍其次,宇宙中还存在别样的物质,这些物质不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微子和黑洞,估计这类物质的质量总和大约是所有恒星系含行星质量总和的三分之一. 可能你觉得这些已经够玄了,但是还有更多更玄的科学家已经得知,宇宙中还有另外一种物质,它们不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或任何现在已知的别种粒子如中微子构成的虽然有科学家提出过几种假设,但是没有人知道这种物质的组成它不与电磁波相互作用,因此它不能因发光像恒星那样或反射光像行星那样或吸收光像星系际气体那样从而被人发现,也没有人在实验室检测到它但是由于它对星系中星体有引力效应,我们知道它是存在的,而且知道它的含量很多这种所谓“暗物质”的总质量是全部恒星系和发光气体质量总和的大约60倍关于“暗物质”是什么?没有哪种已知的物质形式能够说明它,科学家认为它同寻常物质的相互作用必定很弱,否则现在它应当已被我们发现了不论它是什么,它就在我们周围也许每秒钟有几十个“暗物质”粒子穿过你的身体,而不在你的身体上留下任何效应. “暗物质”已经激发了在宇宙射线中和高能物理实验的许多探测工作我国发射的“暗物质”探测器--“悟空”,是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在今后的3年太空工作中,“悟空”将通过高空间分辨、宽能谱段观测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寻找和研究暗物质粒子,有望在宇宙射线起源和伽马射线天文学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搭载着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时,火箭点火后搭载着探测卫星加速上升,在此阶段: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依据本文的描述,宇宙中暗物质的总质量大约是星系际气体的______倍 你认为暗物质之所以称为“暗”是因为:______. 通过本文的描述你觉得天文科学家是如何发现星系际气体的?答:______.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宇宙由物质构成,红移现象更加说明了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星系正在离我们而去,故A正确. 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像一个凸起的大透镜,故B正确; C、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黑子是太阳上物质的一种激烈的活动现象,所以对地球的影响很明显,故C错误; 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故D正确. 故选C. 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宇宙正在膨胀. 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 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航天器可以探索宇宙奥秘. 本题考查了分子组成、人类探究太阳即宇宙的历程以及宇宙相关知识,考查的知识面较广,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2.【答案】B
【解析】解:根据红移理论说明:这说明了星球在远离地球. 故选B. 科学家们又发现了红移现象,就是远距离星球射向地球的光以红光为多,近距离的则以紫光为主. 宇宙由物质构成,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 3.【答案】D
【解析】解:太阳能够发热发光,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地球、土星是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而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故选D. 能够自身发光发热的星体称为恒星,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为太阳;绕着恒星转动的是行星;绕着行星运转的是卫星. 本题考查对恒星、行星及卫星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 4.【答案】B
【解析】解:太阳系总共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是恒星,月亮、冥王星不属于行星. 故选B. 太阳系总共有八大行星这八大行星需要大家熟记. 本题考查学生对太阳系中行星的了解情况,和生活联系很紧密,根据生活常识也可作答. 5.【答案】B
【解析】解:“原始火球”由于温高,所以非常不稳定,误; 原始火球”的密度大,有着极点温度,故D误; “始火”涉及到了宇宙中的全部物及全部的时、空,是整性的爆,故B正; 选B. 宇宙大爆仅仅是一种学说,根据天文观究后得到的一种想大约在15亿年前,宇宙所有物质度密集在一点,有极高的温度,我称之为原始火球”“始火球”不稳定,因而生了巨大炸大以后,物始向外大膨胀,成了今天们看的宇宙. 本题考查宙大炸理论的,要求能熟记相关容.
6.【答案】下降;天体;运动;谱线红移
【解析】解: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美籍俄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第一次将广义相对论融入到宇宙理论中,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宇宙开始于高温、高密度的原始物质,最初的温度超过几十亿度,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宇宙开始膨胀红移说明宇宙的星体之间在互相远离,据此逆向推断,宇宙中的物质在若干年前应该是聚合在一起的,是一次特殊事件使得原始的物质团向外扩散即大爆炸. 故答案为:下降、天体、运动、谱线红移. 宇宙大爆炸仅仅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 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红移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指物体的电磁辐射由于某种原因波长增加的现象,在可见光波段,表现为光谱的谱线朝红端移动了一段距离,即波长变长、频率降低红移的现象目前多用于天体的移动及规律的预测上,简而言之,红移说明天体之间的距离在一天天的变大,所以说明宇宙大爆炸,而且目前处于膨胀阶段.
7.【答案】微观世界;组成物质
【解析】解:在探究宇宙的同时,人类也在探索微观世界,重点关注粒子及其结构; 人类通过电子显微镜能逐渐深入地看清组成物质的不同粒子,能看到放大200万倍的铱原子的排列图. 故答案为:微观世界;组成物质. 了解人类在探究宇宙和微观世界中的一些做法与成就,可结合题意做出解答. 人类在不停地探索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以推动对整个宇宙和粒子结构的认识,这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8.【答案】运动;运动;牛顿;爱因斯坦
【解析】解: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在宇宙中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由物理学发展史可知,牛顿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建立了三大定律,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故答案为:运动;运动;牛顿;爱因斯坦.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牛顿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可顺利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了对宇宙普遍特征--运动的了解,以及对物理学史知识的了解,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9.【答案】卫;电;无线电波;不变
【解析】解:在太阳系中,月球是卫星; 太阳能帆板是太阳电池板,它的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卫星使用; 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而无线电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它的相机可以将拍摄到的画面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回着陆器; 嫦娥三号着陆器匀速下降时,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 故答案为:卫;电;无线电波;不变. 太阳系中月球是属于地球的天然卫星,因为月球在围绕地球运转,所以是一颗卫星.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而无线电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动能的大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跟质量和高度有关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就是机械能. 本题综合考查太阳能、无线电波以及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考查内容较多,综合性强,难度不大.
10.【答案】变大;6;它同寻常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弱,现有的物质形式无法说明它;观察通过星系际气体的光,通过了解光被吸收的情况从而发现星系际气体
【解析】解: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升空时,高度不断增加,质量不变,所以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暗物质”的总质量是全部恒星系和发光气体质量总和的大约60倍,看不见的星系际气体的质量大约是全部恒星系和发光气体质量总和的10倍,所以说宇宙中暗物质的总质量大约是星系际气体的6倍; 暗物质之所以称为“暗”是因为它同寻常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弱,现有的物质形式无法说明它. 天文科学家观察通过星系际气体的光,通过了解光被吸收的情况从而发现星系际气体. 故答案为:变大;;它同寻常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弱,现有的物质形式无法说明它;观察通过星系际气体的光,通过了解光被吸收的情况从而发现星系际气体.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暗物质”的总质量是全部恒星系和发光气体质量总和的大约60倍,看不见的星系际气体的质量大约是全部恒星系和发光气体质量总和的10倍,据此解答即可; 暗物质之所以称为“暗”是因为它同寻常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弱,现有的物质形式无法说明它. 天文科学家观察通过星系际气体的光,通过了解光被吸收的情况从而发现星系际气体. 本题考查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此题比较新颖,属于中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