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 周末培优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只在血糖浓度升高时分泌胰岛素
B.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和某些激素的受体
C.下丘脑调节肾脏分泌抗利尿激素,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免疫调节是独立的调节机制,不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而血糖浓度正常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但也处于一定的水平,A错误;肌细胞可接受神经递质和激素的调节,故其细胞膜上存在神经递质和多种激素的受体,B正确;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错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即免疫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影响,D错误。
1.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是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 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 2.5进入人体的鼻腔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PM 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
C.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D.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2.下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a?e表示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过程与信息分子a、c、d有关
B.与信息分子b相比,a参与调节的反应更加迅速
C.信息分子d对c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作用
D.信息分子a?e均需借助血液运输才能作用于靶细胞
3.北京时间2013年4月13日,NBA球星科比在对勇士比赛中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伤害引起的痛觉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直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B.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C.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
4.某同学将一定量双黄连注射液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小鼠表现正常。若干天后,将小鼠分成两组,—组注射一定量的双黄连注射液,小鼠很快发生了皮肤红肿和心跳加快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小鼠表现正常。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双黄连注射液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注射液中含有毒素,导致小鼠皮肤受伤
B.注射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C.注射液中含有神经递质,使小鼠心跳加快
D.注射液中含有激素,使小鼠心跳加快
1.【答案】D
【解析】人体的鼻腔属于外部环境,PM 2.5进入人体的鼻腔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A正确;过敏原具有异物性,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免疫失调病,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有的颗粒物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B正确;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部位,C正确;血浆中存在的缓冲物质能够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
2.【答案】D
3.【答案】A
【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与分泌的,A错误;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B正确;图中c处为突触,兴奋传导时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正确;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D正确。
4.【答案】B
【解析】如果提取液中含有某种病毒,第一次注射就会使小鼠染病,A错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经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消灭过敏原,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所以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但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现象,如皮肤红肿、心跳加快等症状,B正确。如果提取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第一次给小鼠注射时就会出现小鼠心跳加快现象,C错误。如果提取液中含有某种激素,第一次注射就会使小鼠心跳加快,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