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期中复习)2018年4月22日+每周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期中复习)2018年4月22日+每周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4-18 16:4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月15 每周一测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一、选择题
1.一种鹦鹉的羽毛黄色和绿色、条纹和非条纹的差异均由基因决定,两对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如图显示了鹦鹉羽毛的杂交遗传,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非条纹对条纹完全显性
B.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亲本P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D.F2中的绿色条纹个体全是杂合子
2.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须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现有基因型均为AaBb的双亲,在他们所生后代中,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
A.2/16 B.3/16 C.9/16 D.4/16
3.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
4.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
B.每一对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
C.F1细胞中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相互融合
D.F2中有16种配子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5.有关下列两个细胞分裂图象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均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
B.①、②中均含两对同源染色体
C.①能产生4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D.②能产生1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6.兔的毛色白(B)对黑(b)是显性,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一只杂合公兔产生一万个精子,其中含b和Y染色体的精子约有
A.10 000个 B.5 000个 C.2 500个 D.1 250个
7.下图表示在人体某一个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数(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的时期是

8.某种昆虫控制翅色的等位基因共有五种,分别为VA、VB、VD、VE、v。其中VA、VB、VD、VE均对v为显性。VA、VB、VD、VE为显性基因,都可以表现出各自控制的性状。该昆虫体细胞中的基因成对存在,则基因型种类和翅色性状种类分别为
A.15种和10种 B.10种和7种
C.15种和11种 D.25种和7种
9.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此器官是睾丸
B.曲线图中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是FG段
C.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有甲、乙,具有4对同源染色体的有甲、丙
D.CD段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对应于甲细胞
1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B.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
D.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卵细胞核的融合
二、非选择题
11.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如果用A代表显性遗传因子,a代表隐性遗传因子,则甲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__,丙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__。
(2)实验三中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3)实验四中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理论上有__________粒。
(4)若将丙植株的花中未成熟的雄蕊全部除去,然后套袋,等雌蕊成熟后授以乙植株的花粉,则预期所结种子中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为__________。
12.野生岩鸽羽毛的颜色多种多样,现用灰色条纹岩鸽与白色无纹岩鸽作亲本进行交配,其子代中灰色无纹∶白色无纹=1∶l;让F1中的灰色岩鸽彼此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无纹:白色无纹∶灰色条纹:白色条纹=6∶3∶2∶1.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岩鸽羽色的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
(2)该羽色的遗传受_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_________(遵循/不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3)若该岩鸽羽色的灰色与白色的控制基因用A、a表示,有纹与无纹的控制基因用B、b表示,则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让F2中灰色条纹岩鸽彼此交配,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F2中致死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13.南瓜果型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能稳定遗传的南瓜品种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据此判断,________为显性,________为隐性。
(2)若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则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来说明所作的推断。
(3)实际上该实验的结果是: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依据实验结果判断,南瓜果形性状受________对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________定律。请用遗传图解说明这一判断(另一对基因设为B、b)。
(4)若用测交的方法检验对以上实验结果的解释,测交的亲本基因组合是___。预测测交子代性状分离的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
1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起初对此假说持怀疑态度,他和其他同事设计了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杂交实验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的现象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萨顿的假说。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的事实,摩尔根等人提出以下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
(2)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等方法力图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下图的实验图解是他们完成的测交实验之一:

①上述测交实验并不能充分验证摩尔根等人的假设,原因是__________。
②为充分验证其假设,请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设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为B、b。亲本从上述测交子代中选取。)
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子代的基因型:___________。
15.如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
(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_____________。
(4)由于Ⅲ-3个体患有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 000和1/100;H如果是男孩则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如果是女孩则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因此建议Ⅲ-2婚后_____________。

1.【答案】D

2.【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视觉正常必须是同时含有基因A和B,其次要充分利用AaBb自交后代中的如下比例:A_B_∶A_bb∶aaB_∶aabb=9∶3∶3∶1.故A_B_的视觉正常,占总数的9/16。
3.【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为9∶7,说明A__B__是一种表现型, A__bb、aaB__、aabb是另一表现型,则测交后代就是为1∶3; 如果F2的分离比为 9∶6∶1,说明A__B__是一种表现型,A__bb、aaB__是同一表现型,aabb 又是另一表现型,则测交后代就为 1∶2∶1;如果F2的分离比为 15∶1,则说明A__B__、 A__bb、aaB__为同一表现型,aabb 为另一表现型,则测交后代就为 3∶1。A正确。
4.【答案】C
【解析】孟德尔在研究两对性状的遗传时,F2中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由此推断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且每一对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基因在遗传的过程中是不会发生相互融合的,C项错误。
5.【答案】D

6.【答案】C
【解析】可把性染色体和基因型同时考虑,即基因型为BbXY的个体,产生的精子有BX、bX、BY、bY4种,其中bY型精子所占的比例为1/4。
7.【答案】B
【解析】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经过间期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是体细胞中的二倍,应为92条,而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相同,着丝点数目没有增加,故染色体的数目仍是46条。
8.【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的疑难在于易将复等位基因的遗传与自由组合定律混淆。由题意可知,VA、VB、VD、VE、v中任意两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即杂合基因型有=10种,同时也可以同种基因纯合,又有5种,所以共有15种基因型;15种基因型中VAVA与VAv、VBVB与VBv、VDVD与VDv、VEVE与VEv,表现型相同(4种),所以表现型种类共有11种,C正确。
9.【答案】C
【解析】由丙图细胞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是雄性,A正确;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此时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对应图中FG段,B正确;图中丙只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CD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是由着丝点分裂引起,CD段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甲细胞,D正确。
10.【答案】C
【解析】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正确;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C错误;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核和卵细胞的核相融合,D正确。
11.【答案】(1)紫色 AA Aa
(2)0
(3)198
(4)1∶1

12.【答案】(1)灰色、无纹
(2)两 遵循
(3)Aabb、aaBB
(4)灰色条纹∶白色条纹=2∶1
(5)1/4
【解析】分析题中的灰色无纹:白色无纹∶灰色条纹∶白色条纹=6∶3∶2∶1,可知灰色∶白色=2∶1,可判断纯合灰色致死,致死个体占1/4。无纹∶条纹=3∶1,符合性状分离比,可进一步判断灰色、无纹为显性性状。亲本灰色(A_)与白色(aa)交配,后代出现白色个体,故亲本关于该性状的基因型为Aa。亲本条纹(bb)与无纹(B_)交配,后代只有无纹,则亲代关于该性状的基因型为B B。由此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2中的灰色条纹个体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AA个体致死,故其子代中灰色条纹∶白色条纹=2∶1。F2中致死的个体占1/4。
13.【答案】(1)扁盘形长圆形
(2)扁盘形∶长圆形=3∶1

(3)两自由组合
P:AABB(扁盘形)×aabb(长圆形)

F1:AaBb(扁盘形)

F2:9/16A_B_∶3/16A_bb∶3/16aaB_∶l/16aabb
(扁盘形)(圆球形)(圆球形)(长圆形)
(4)AaBb×aabb 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1∶2∶1

14.【答案】(1)支持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2)①控制眼色的基因无论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测交实验结果皆相同②XbXb、XBYXBXb、XbY
【解析】(1)在摩尔根的实验中,F2中只有雄性的果蝇出现了白眼,这说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与性别有关的,将控制眼色的基因定位于性染色体上可以圆满地解释相应的现象,因此该实验是支持萨顿假说的。(2)利用F1中的雌果蝇进行测交实验时,无论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后代均会出现1∶1∶1∶1的表现型之比。根据性染色体遗传的规律,可以选用表现显性性状的红眼雄性果蝇与表现隐性性状的白眼雌性果蝇杂交,如果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后代中的雄性与亲本中的雌性具有相同的性状,而后代中的雌性与亲本中的雄性的性状相同,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15.【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1/3AAXBY、2/3AaXBY
(4)1/60 000 1/200 1/60 000 0 优先选择生育女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