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 周末培优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果醋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制作腐乳、泡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B.制作果酒、果醋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制作腐乳、泡菜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制作果酒、果醋、泡菜主要利用的是胞内酶,制作腐乳主要利用的是胞外酶
D.制作果酒、果醋的过程需保持菌种活性,制作腐乳、泡菜的过程不需要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制作果酒的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制作果醋的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制作腐乳的毛霉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制作果酒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制作果醋、腐乳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B错误;制作果酒、果醋主要利用的是胞内酶,制作腐乳主要利用的胞外酶,C正确;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过程中均需保持菌种活性,D错误。本题选C。
1.以下关于泡菜制作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泡菜制作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有可能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
B.泡菜腌制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
C.新鲜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D.乳酸菌在有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并发酵生成乳酸
2.如图是研究人员从红棕壤中筛选高效分解尿素细菌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配制步骤②、③的培养基时,应先调pH值后高压蒸汽灭菌
B.步骤③纯化分解尿素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可以获得单细胞菌落
C.步骤③采用涂布平板法接种,并需向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
D.步骤④挑取③中不同种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
3.关于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先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再向各组中加入等量的酶溶液
B.调节pH,使各组中的pH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
C.用玻璃棒搅拌加过酶的果泥,各组的搅拌时间可以不同
D.可以通过测定滤出的果汁的体积来判断果胶酶的最适用量
4.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已经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可以肥沃土壤、清洁环境、改善我们的食物、生产药品等。
(1)每种微生物的利用,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分离、提纯和培育。实验室筛选微生物需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 等条件(至少写2个),同时抑制或阻断其它微生物的生长,能达此目的的培养基称为 。在实验中,为了获得纯净的某种微生物,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污染,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其中对培养基采用的方法是 。
(2)常用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来处理生活垃圾,可用 法来筛选该目的菌,采用 法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3)在发酵生产中,常用到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但不同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不同。在用苹果制作苹果醋的过程中,先后用到酵母菌和醋酸菌,两者的发酵条件(温度和氧气条件考虑)前者是 ,后者是 。
(4)菌种需临时保藏时,要先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放入 ℃冰箱保存。
1.【答案】D
【解析】泡菜制作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有可能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A正确;泡菜腌制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B正确;新鲜蔬菜亚硝酸盐的含量低,C正确;乳酸菌是厌氧菌,其不能在有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其发酵产生乳酸需要在无氧条件下,D错误。
2.【答案】C
【解析】在配制步骤②、③的培养基时,应先调pH后高压蒸汽灭菌,A正确;步骤③纯化分解尿素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可以获得单细胞菌落,B正确;要筛选出能高效分解尿素细菌,所选用的培养基要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但牛肉膏和蛋白胨中都含有尿素,因此步骤③所用的培养基中不能含有牛肉膏蛋白胨,C错误;步骤④挑取③中不同种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D正确。
3.【答案】C
【解析】本题的疑难之处在于不知道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中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果胶酶的用量,而其余都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都处于适宜状态。用玻璃棒搅拌加过酶的果泥的时间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必须保持相同。
4.【答案】(1)温度、pH、营养 选择培养基 高压蒸汽灭菌
(2)刚果红染色 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答对一种即可得分)
(3)18~25 ℃、密闭 30~35 ℃、通入无菌氧气(空气)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