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期中复习)2018年4月16日+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期中复习)2018年4月16日+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4-18 16:5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月16日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下列关于泡菜和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橘黄色染料
B.绿色食品中不会含有亚硝酸盐
C.盐水倒入泡菜坛前要煮沸冷却,防止微生物污染
D.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质,不能用于食品生产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A项错误;绿色食品中也可能含有亚硝酸盐,只是含量在安全范围内,B项错误;盐水倒入泡菜坛前需要煮沸冷却,目的是防止微生物污染,C项正确;亚硝酸盐是致癌物,但作为防腐剂可以用于肉质食品的加工,D项错误


1.下列关于家庭中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严格的灭菌
B.都需要接种相应微生物
C.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都利用异养微生物发酵
2.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索,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
B.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
C.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厌氧菌
D.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
3.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中的蛋白质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一种水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GABA具有降血压、抗焦虑等功能。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豆腐在前发酵、加盐腌制和后发酵过程中GABA的含量变化,为富含GABA的腐乳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实验步骤如下:
①豆腐白坯表面接种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48 h,获得毛坯。
②将毛坯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加盐腌制5 d。
③腌制后加入卤汤,置于28 ℃恒温箱中后发酵90 d。
④分别采集不同阶段的腐乳坯样品,测定GABA含量(单位:mg/100 g干重),结果如下。

请分析回答:
(1)豆腐白坯表面接种的菌种主要是 ;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
(2)步骤②中,加盐腌制的正确方法是 。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同时,盐还能 。
(3)在加盐腌制过程中,腐乳干重中的GABA含量 ,其原因是 。
(4)在后发酵过程中,GABA含量再次增加的原因是 ,后发酵 d后的腐乳出厂销售比较合适。

1.【答案】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微生物发酵的相关知识。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A正确;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B正确;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需氧菌,C错误;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D正确。本题选C。
3.【答案】(1)毛霉 15~18 ℃
(2)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3)下降 GABA是水溶性氨基酸,加盐腌制使豆腐中的水分析出,GABA也随之析出
(4)毛霉产生的蛋白酶继续发挥作用 6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