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18 22:1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四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
第12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凡是 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
凡是 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 “ 两个凡是”一新课探究探究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7年7月,邓小平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讲话,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指出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上工作上总方针领导上对待历史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重心改革开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集体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两个“凡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阶级斗 争为纲”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组织路线冤假错案平反冤 假错案前后十一届三中全会纵横联系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 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
的错误指导思想彻底纠正了“左”
的错误思想确立了毛泽东
领导地位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挽救党、红军、革
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新时期男劳力上工带扑克。
女劳力上工带纳鞋。
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当时的劳动节奏 在农村的改革要解决农民的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在当时能不能解决?为什么? 温饱问题!不能,因为当时,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背景缺少自主权
积极性不高集中劳动,吃大锅饭2)尝试:第一个吃螃蟹者: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3)发展:中央指导,全国推广包产到组,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范围方式4)新趋势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产业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极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一)水果生产基地绿色蔬菜基地花卉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基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出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1950土地改革1956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讲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十一届 三 中全 会召开纵横联系课堂小结“两个凡是”引
发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思想解放运动奠定
基础十一届
三中全会重心
转移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
设新时期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束缚农业生产
农民生活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逐步在全国
推开随堂训练1.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
A.平反冤假错案
B.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
C.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
C.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