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构成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的构成说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12-10 07:28:00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第4节 物质的构成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设想
六、教学过程设计第4节 物质的构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出自己见解,交流、分享、协作,尊重他人教学设想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实验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设计①联系生活设疑,突破难点
②师生互动,突出重点
③联系实际现象,直击知识点
④小结阅读书本P140 一、二两段文字1、蔗糖溶于水后是否变成其他物质?
判断理由?
2、若存在,蔗糖以什么颗粒存在于
溶液中?
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______个水分子
4、用什么仪器可以观察到分子?
5、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吗?1021一个水分子的直径不足1纳米酒精、水的混合实验
黄豆芝麻混合的模拟实验
猜想
Ps.模拟实验不是实验,
黄豆芝麻混合的模拟实验并不能证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气体分子间空隙最大(按压针筒)
固体 液体 气体 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视频:NO2与空气混合实验
演示实验:红墨水分别在冷热水底部的扩散实验
图片展示知识点回顾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之间有间隙
3、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中物质的构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教学安排为一个课时。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3、扩散现象。
在此之前,学生对自然界中大至宇宙、小至微小的生物甚至是细胞的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后还将继续学习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本节课是从宏观走向微观的一个巨大的飞跃,既是已有知识的拓展和延续,又为今后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学情分析
宏观现象,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的。但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较大的难度。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物质的构成”一节正是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走向微观的一个巨大飞跃,要使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微观的概念,对微观世界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分子概念的构建是本节的难点。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四、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以及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③情感与态度
在教学中,一方面激发学生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
五、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我将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实验成为主动学习者,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六、教学过程设计
①联系生活设疑,突破难点
展示甘蔗图片并提问:甘蔗汁中主要含有哪些物质?
再通过观察块状、粉末状、溶于水的蔗糖,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接着要求学生阅读书本回答预设的五个问题:
1、蔗糖溶于水后是否变成其他物质?判断理由?
2、若存在,蔗糖以什么颗粒存在于溶液中?
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______个水分子
4、用什么仪器可以观察到分子?
5、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吗?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可以让学生自主构建分子的概念,我设计的五个问题源自课本又高于课本,由浅入深地攻克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畏惧心理。
最后在回答第三问时,给出的数据1021比较抽象,我会给出“一个水分子的直径不足1纳米”让学生对分子的大小有直观的掌握。
②师生互动,突出重点
首先进行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然后给出黄豆芝麻混合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混合体积的减小是由于芝麻进入到黄豆颗粒的间隙之中。
接着引导学生对酒精与水混合实验进行猜想,得出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强调模拟实验并不是实验,也就是说:黄豆芝麻混合实验并不能直接证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为了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隙最大,我会邀请一大一小两名学生进行比赛活动:按压装有等体积空气和水的密闭针筒,看谁的力气大。由学生得出:气体分子易被压缩。给出图片示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和液体分子的排列。师生共同得出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隙最大。
③联系实际现象,直击知识点
首先播放视频:NO2与空气混合实验
然后演示实验:红墨水分别在冷热水底部的扩散实验
最后图片展示:煤堆移走后变黑的墙角
这三步分别从物质的三态说明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其中第二步可以说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④小结
小结部分安排的是知识点的回顾,如下。旨在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各要点。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之间有间隙
3、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中